- +1
為救命說出的秘密:大學生患病得知系領養,急尋親人移植骨髓

李建林。 本文圖片 受訪者提供
如果不是身患白血病,治療需進行骨髓移植,22歲的李建林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身世。
父母一直對自己很好,視如己出,李建林從未懷疑過“自己不是親生的”。一開始,李建林也不相信,覺得是不是有人搞錯了,直到父親親口跟他說,他才慢慢接受這個事實。
李建林的父母李雄宇、李秋萍已年近六旬,是廣東化州市人。4月28日,李秋萍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2000年4月,他們從化州福利院領養了一個6個月大的嬰兒,取名為李建林。多年來,夫妻倆一直在廣東中山打工,全力撫養李建林,供其讀書。

生病前,李建林的身體很好,他喜歡打籃球。
“生死關頭,為了救他才說的身世。”李秋萍說。
4月19日,在公安部門和寶貝回家志愿者的協助下,李建林成功完成了DNA采集入庫。李秋萍表示,由于年代久遠,化州福利院沒有留下可供尋親的線索。李建林的故事經媒體報道后,有一個疑似親人出現,但DNA鑒定結果尚未出來。
目前,李建林正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接受治療中。李建林表示,他最大的想法是早日康復,盡快返回大學讀書。

得知要治好李建林的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父母告訴了李建林的身世,并幫其尋親。
為救命說出的秘密
在生病前,李建林的身體很好,“從小到大基本沒看過幾次醫生”。他有一米八五的個頭,喜歡打籃球,是一個陽光男孩。他是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文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享受著屬于他的青春美好時光。
今年3月15日,李建林出現了發燒癥狀,去醫院檢查發現了大問題。3天后,李建林在珠海市人民醫院確診患有白血病。之后,他轉院至位于廣州的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治療。

診斷書顯示,李建林患有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4月1日出具的診斷結果顯示,李建林患有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并有膿毒性休克、重癥肺炎、急性心力衰竭等諸多癥狀。4月17日,李建林從父母口中得知一個秘密——他是領養的。
“生死關頭,為了救他才說的身世。”李秋萍向澎湃新聞表示,醫生告訴他們,想徹底治好李建林的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于是他們夫妻決定告訴孩子這個秘密,并開始尋找孩子的親生父母。
據李秋萍介紹,她和丈夫都是1963年出生的,夫妻倆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孩子,便想到領養。他們夫妻先領養了一個女孩,2000年4月,又從化州福利院領養了一個六個月大的男孩,取名為李建林。化州福利院工作人員跟他們說,李建林出生不久被遺棄,后被送到福利院。

小時候的李建林。
多年來,李秋萍和丈夫在廣東中山打工,并帶著孩子在中山生活。李秋萍表示,她幫人帶孩子,丈夫在工地做工,夫妻倆全力撫養兩個孩子,供兩個孩子讀書,“一直把兩個孩子當作親生的撫養”。
想早日返回大學讀書
目前,李建林正在醫院接受化療,他的體重也從150多斤掉到了110多斤。李建林表示,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他的病情基本穩定,沒什么大的副作用。
李建林的家庭較為困難,而他的治療費用保守估計也要數十萬元。得知李建林的情況,眾多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踴躍捐款。李秋萍記得很清楚,兒子的班上同學捐了11500元,老師捐了9300元,兒子在學校圖書館做兼職,圖書館也捐了2600元。另外,家屬發起的水滴籌也籌集到30萬元。
“很感謝他們的幫助。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家)可能就比較困難。”李建林說,他很驚訝也很感動,感受到了那么多的幫助和愛心。
“(就算)找到了親生父母,他也是我們的兒子。”李秋萍向澎湃新聞表示,他們夫妻的想法是,一邊讓李建林接受治療,一邊全力幫其尋找親生父母,“待找到親生父母,再考慮做骨髓移植,如果找不到,就只能在骨髓庫里等”。
李建林表示,從治療角度講,他也希望早日找到親生父母。他的心愿是能早日康復,盡快回到學校讀書。
據李秋萍透露,由于年代久遠,化州福利院沒有留下可供尋親的線索。李建林的故事經媒體報道后,有一個疑似親人出現。目前,DNA鑒定結果尚未出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