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首位00后CEO”赴俄學哲學,其母說這孩子是放養的
近日,小米CEO雷軍的兩條微博點贊轉發,讓17歲少年李昕澤一夕之間紅透網絡。
這個00后少年,尚未踏出校園已成立公司兩年,當起了“CEO”。因將三四十歲的人稱為“老一輩”等言論,他遭到了不少網友的惡語相向,同時也“一夜成名”,被媒體稱為“中國首位00后CEO”。
那么,這個讓雷軍“點贊”的00后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他又有著怎樣的“創業故事”?4日,紅星新聞電話采訪了他和他的母親,嘗試了解“00后CEO”背后的故事。
兩年前,在讀初三的李昕澤成立了洛陽某網絡科技公司,自稱“00后第一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電腦桌面、APP、瀏覽器等產品開發,號稱麾下有300名員工,遍布全國各地,通過網絡辦公,員工基本都是00后,最小的僅11歲。
{專訪李昕澤}
談學哲學
“很多高管都是學哲學出生,商科已經爛大街了”
紅星新聞記者聯系上李昕澤時,他在俄羅斯,正獨自一人前往圣彼得堡國立大學辦理留學手續。手機那頭的他,語氣不急不緩,聊起天來頭頭是道,顯得老練沉穩。他笑著說,這兩天光是找他的個體投資人就不少于15個,媒體也不少,“搞得我天天都在跟人聊天,談投資、接受采訪。”
對于自己的走紅,李昕澤既不否認有雷軍的功勞,也不避談自己因“口出狂言”遭受的網絡熱議。
“我看過印象最深刻的評論是——這個孩子要是走正道必成大器,要是不走正道必坐牢里。”李昕澤說,還有很多類似的評論以及無厘頭的怒罵,但他并不在意。“成王敗寇,要是我成功了,就不是狂妄,要不成功我這就是狂妄,這就要看運氣了。”
這次去俄羅斯學習哲學是李昕澤自己的選擇。他說,自己的編程不算出彩,學出來也只能是一個平庸的程序員,做不到最好,倒不如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有動力去學、而且還對自己身心有益的專業。
雖然李昕澤選擇的專業與他成立的公司性質完全不符,但他說,通過上網查詢,他發現很多公司高管都是學哲學出身的,“而且學哲學的人普遍領導能力更高一些,更何況現在商科都已經爛大街了,哲學可以修養身心,讓人以理性看待世界,在未來我感覺是很實用的。”

談抄襲質疑
“我們的確借鑒了很多,學習了很多,但不學習怎么成長呢?”
李昕澤將自己的公司稱為“世界第一青少年開發公司”。他說,目前公司的300多名員工大多是和他一樣的00后。對于員工的招收標準,他說:“沒有年齡限制,剛開始還有一個20多歲、在我們看來就是老年人的員工呢。”
之所以員工大多數為00后,他表示:“90后、95后都瞧不上我們,說我們是毀掉的一代,那我們能被誰瞧上呢?只能被自己瞧上了。”
因公司大多數成員都是不具備專業素質的學生,李昕澤公司開發出來的產品則顯得稚嫩生澀,甚至還有不少專業人士質疑他們的產品涉嫌抄襲。
對此,李昕澤有自己的看法:“有的產品確實像,但不是說長得像就是抄襲。我們的確借鑒了很多,學習了很多,但不學習怎么成長呢?如果只是做出自己的東西,不符合大眾的口味,那要怎么發展呢?我們借鑒了他們,發展成自己的產品,這樣不好嗎?”
李昕澤的公司幾乎沒有盈利,這就導致員工們沒有工資可領。但李昕澤說依舊有不少的人自愿加入他的公司,“有的人感覺這個公司可能成為未來的蘋果,想著可以吹牛就加入了。每個人層次不同,加入理念不同。”
談公司愿景
“做一個像微軟蘋果一樣的偉大公司”
雖然有一個辦公地點,但李昕澤口中“遍布各地”的員工基本上都不會出入公司,而是利用業余時間網上辦公。考慮到這種形式不太正規與專業,李昕澤稱,如果后續有談妥的投資,他將把一部分錢用于建立實體工作室,分布在幾個人口比較多的省份,“雖然這需要的資金很多,但是對于那些投資人來說是九牛一毛。”
李昕澤說,那些投資商之所以看中他的公司,是因為情懷二字。以前很多創業者就是從二十多歲開始打拼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受到的冷言、不屑剛好應驗在了現在的他們身上。“他們覺得投我們就像是投情懷一樣,他們應該幫助我們做大,讓這個公司變成一個偉大的公司。”

2014年,正讀初二的李昕澤和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一起創辦了一家小型工作室,做游戲模組。當時他只是單純的是想把工作室發展成“厲害的”工作室,而現在想的是把公司發展成一個偉大的企業。他說:“偉大指的不僅是對中國人,說大點、裝一點就是對全人類的,就像微軟蘋果一樣。阿里巴巴還沒有做到全球級別,中國必須出一些全球級的企業,我們的國際地位國際實力必須要和我們企業、商業相匹配。”
現在,要出國念書的李昕澤考慮到要同時兼顧事業與學業的困難,他將讓公司的“常務委員”們代理他一部分職責管理公司。
{專訪李昕澤母親}
關于教育方式
采取“放養政策”,“什么都由著兒子”
李昕澤的媽媽肖蓓今年54歲了,對于兒子的走紅,她稱自己也不太清楚。有時她和丈夫也想看看兒子的采訪視頻,但因二人年齡大了,對網絡不了解,便一直沒有找到,“也不知道怎么去找。”
談起李昕澤,肖蓓有些感慨。她說李昕澤是自己的小兒子,打小起思維就和別的孩子不同,他愛看各類書籍,不管是天文、地理、歷史、政治,但凡家人有不懂的都會去問他。

肖蓓說李昕澤小學時因為哥哥換新電腦,就將舊電腦給了他。從那時起他就迷上了電腦。起先看兒子整天就知道玩電腦他們也會說上兩句,但后來發現他是在利用網絡看資料,就算偶爾玩游戲,玩的也是類似于建模型建飛機之類的智力游戲。
對于李昕澤,肖蓓說他們夫婦采取的基本上是“放養政策”。之所以什么都由著兒子,她解釋稱是吸取了大兒子的教育。他們的大兒子三十多歲了,從小管的特別嚴,后來卻發現他對父母的安排并不情愿,到現在都在抱怨,甚至在叛逆期時還提出輟學,至此,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是不是出了問題。到了第二個兒子李昕澤,他們便改變做法不再說服他。
關于兒子創業
自己辭職經商,“不跟兒子交流工作上的事情”
肖蓓回憶,兩年前的一個夏天,15歲的李昕澤突然向他們提出要注冊執照成立公司,當時她告訴兒子“你太小了,沒法注冊”,李昕澤便提出以她的名義申請。考慮到有個公司,顧客會更愿意相信兒子,她便在那年假期帶兒子去工商局登記注冊了。

紅星新聞通過查詢李昕澤公司的相關信息發現,公司的注冊資本為50萬元。對此,肖蓓表示因為一些政策原因,實際上根本花不了那么多,包括后來公司置辦桌椅之類的,都是兒子從自己的零花錢里省吃儉用存下來的。
肖蓓說,其實直到現在夫婦倆對于兒子在做什么都不了解,甚至算不上支持,工作上的事情兒子也基本上不會和他們交流。但作為過來人,肖蓓有著自己的考慮。她說自己在很小的時候就有個經商夢,但當時并不被父母支持。長大后她成了公務員,收入待遇都算不錯,但最終她還是選擇辭職經商,從事食品貿易。“父母的干涉其實沒什么作用,他埋藏在心里的種子別人撲不滅的,以后還要重新再走一遍。”
雖然也擔心李昕澤因年齡太小做錯事導致家人擔責,但想著畢竟是男孩子,如果凡事都讓他束手束腳的,對他的發展也不算太好。“早點受挫折他將來還能改變,但要是等他成年以后重新再走這條路的時候,就已經定性了,撞了南墻都不一定回頭。但現在還沒成熟就能調整,早一點摔跤就早一點爬起來。”
然而,肖蓓告訴紅星新聞,在家里看到的李昕澤和學校里的李昕澤是完全不一樣的。
她說,李昕澤平時在家不怎么說話,總是一副在思考的模樣。小學時成績還不錯,但從初中開始成績就變差了。高中時李昕澤班上換了幾個班主任,曾有個年輕的班主任,和她談話,說李昕澤和的別的孩子完全不同,談吐讓人吃驚,還告訴她成績不是唯一標準,自己很看好她的兒子。但后來換了班主任,就“好像不太喜歡他。”
肖蓓說,高中剛開學的時候,老師讓班里人自主演講,李昕澤曾自告奮勇上臺講了45分鐘。
雖然兒子現在火了,但肖蓓表示談不上驕傲,只是對兒子的省心感到寬慰。雖然看不明白兒子學哲學、做公司有沒有前途,但還是不想打擊他,“孩子這么小,你父母不支持他誰還能支持他。”
(原標題:《“中國首位00后CEO”赴俄學哲學 他媽說這個小兒子是放養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