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藍色小鳥入籠,馬斯克再登《時代》封面:人們誤解他了嗎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收購推特究竟是想得到什么?
當地時間4月26日,美國《時代周刊》(Time)發表封面文章稱,馬斯克是一名理想的未來主義者,一直致力于解決他認為是人類最大的問題,正如他最近所說的那樣,他決定“擁有一個最受信任和廣泛包容的公共平臺對文明的未來極其重要”。
“現在,馬斯克選擇了他想要解決的下一個難題。”《時代周刊》總結說。

當地時間4月25日,社交網站推特(Twitter)宣布已與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達成收購協議,同意馬斯克以每股54.2美元的價格,總計約440億美元的現金全資收購推特。
《時代周刊》認為,馬斯克收購推特并將其私有化的驚人舉動,使他對政治、社會和人類話語的看法,成為一個緊迫的問題。
《時代周刊》稱,馬斯克很快就將控制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社交媒體平臺,他聲稱自己從事這項事業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社會利益。他表示一個包容性的自由言論舞臺很重要,但沒有回答如何才能達成這種平臺。
許多人討厭馬斯克,因為他保持著一種流氓可惡的公眾形象。在推特上,他有8000多萬粉絲。
他的朋友比爾·李(Bill Lee,自稱最初說服馬斯克收購推特)稱,馬斯克成為“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具病毒式社交影響力的人”是偶然的,而不是有意為之,他認為這是一種發泄怒火、與人直接聯系的方式。
其實,馬斯克通常不太關心別人的感受,就像他自己的兄弟金巴爾(Kimba)所說的那樣:“在商業方面,他是一位專家,但他沒有‘與人產生共鳴’的天賦。”
《時代周刊》認為,許多人對馬斯克是有誤解的。
美國許多自由派人士認為,馬斯克是一個貪婪的奸商,他與政府打交道的目的是最大化他的利益并逃避責任。但馬斯克的數十億美元大多是紙面上的,而不是在海外囤積的,這反映了投資者對特斯拉的估值。
此外,馬斯克似乎對致富不感興趣,除非是作為實現他對人類的雄心的一種手段。他曾多次將自己逼到破產的邊緣,就像2008年拿出自己的錢幫助特斯拉度過一段艱難的時期一樣。他認為自己是一名工程師,并對被描述為“投資者”感到惱火。據說,在他競購推特之前,特斯拉是他唯一擁有的上市股票。
關于馬斯克的另一個誤解是,他的公司在欺騙美國政府。此外,馬斯克還因無視公共健康和安全、工作條件等等遭到抨擊。
“馬斯克不喜歡美國政府的監管,認為這是官僚主義對創新的壓制。”《時代周刊》寫道。
在《時代周刊》看來,馬斯克對收購推特的解釋集中在對美國言論自由的擔憂上,這引起了保守派的共鳴,他們認為自己受到了推特平臺的審查,尤其是特朗普。所有這些都導致許多美國右翼人士站在馬斯克一邊。因此,在交易達成前,一群共和黨國會議員給推特董事會發了一封信并疑似威脅到,如果拒絕馬斯克的收購要約,國會將進行調查。
《時代周刊》認為,慶祝他收購推特的保守派人士,很可能錯誤地將他視為盟友,因為馬斯克認為自己超越了美國左翼和右翼的政治分歧。這是一種推動他職業生涯的觀點:拒絕二選一,以及以新的方式思考問題。
《時代周刊》指出,每個人都看到,“數字公共廣場”(以推特為代表的開放平臺)已經嚴重崩潰。目前尚不清楚馬斯克將為這場挑戰帶來什么想法,之前在宣布收購的一份聲明中,他提議“用新功能來增強產品,使算法開源以增加信任,擊敗垃圾郵件機器人,并對所有人類進行身份驗證。”如果修復社交媒體很容易,早就有人這么做了。
“馬斯克是一名理想的未來主義者”,《時代周刊》稱,馬斯克之所以富有,不是因為他玩弄了美國體制,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天才,用自己不可思議的意志力量來動員資源,追求自己的想法。他一直致力于解決他認為是人類最大的問題,正如他最近所說的那樣,他決定“擁有一個最受信任和廣泛包容的公共平臺對文明的未來極其重要。”
去年12月,馬斯克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人物”并登上封面,《時代周刊》因而受到嚴厲批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月26日稱,擁有全球最有價值的特斯拉汽車公司,同時是引領太空技術的SpaceX公司創始人,如今又將接管主導全美乃至全球社交生活的推特平臺。可以說,馬斯克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權勢人物”。
CNN認為,作為焦點新聞傳播的重要平臺,推特每天都在主導著全美對話。馬斯克買下推特,就等于擁有了極大的話語權。如果完成推特私有化,馬斯克在降低推特內容監管門檻方面不會面臨什么阻力。之前違反推特政策的人可能會被重新獲許啟用賬號。在馬斯克的收購計劃傳出后,推特上便出現了“離開推特”(#Leave推特)的話題標簽,許多人付諸行動。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統計,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幾乎在一夜之間掉了30萬粉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