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東方美學,至高至上,青年藝術家許晶掀起紫砂國風熱浪

“真實、親切、生動,是紫砂藝術的創作中心”—— 許晶
第一次見到許晶老師的時候,就被她大大方方自來熟的性格所吸引住。在她眼里有兩種光,一種是與人交談時自信大笑的光,一種是創作紫砂時無比專注的目光。

01 最美妙的緣分,就是與紫砂的相遇
許晶是一位80后女藝術家,生于山西的她身上帶著淳樸與熱情,還有一種奔放爽朗的青年精神。30+的年齡也許夾雜著焦慮,而她似乎沒有受到任何束縛,整個人的氣質與談吐,讓很多人覺得與年齡不匹配,每每談起藝術,她自信優雅的輸出總會讓話題更具趣味。

她曾感慨到:最美妙的緣分,就是與紫砂的相遇。

2005年,她考入山東美術學院,當時是建筑專業,更多的是團隊合作完成一些內容。但她更想要擁有獨立的署名,于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獲一些小成就,哪怕一次也好。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博物館里了解到了中國傳承千年的陶藝史,大為震撼。陶藝作品天然的感觸以及制作材料的可塑性,讓她有了創作的欲望,立下信念一定要學。

為了真正了解這門技藝,畢業后她毅然遠赴紫砂起源之地——宜興。那里擁有紫砂說不完的史今故事,聚集著無數紫砂行業的佼佼者...到了宜興,她的紫砂夢,也就正式開始了。
初學紫砂,既要坐得住,又要清晰思路,在敲打泥片的過程中,也難免會誤打自己的手,而每一次的疼痛的背后,也是一種進步。人在熱情狀態下,學習效率更高,她用行動便詮釋了這個道理,不久后,便開了自己的紫砂工作室。

不拘泥于單獨的創作,她也經常參與對外學習交流,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中,她成為山西省美術家協會陶瓷藝委會會員,這也更加堅定了她要將紫砂做得更加出色的決心,這種力量促使她不斷進步。除了熱愛,身上便多了一份使命感。
02 時代造是藝術創作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處于快速發展的時代,有互聯網、有機器工業等等快捷便利的一切,無論是節奏還是方式,都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純手工制作就顯得愈發珍貴,許晶就是其中之一,堅持雙手創作便是她珍貴的初心。她認為:“時代造就是藝術創作最重要的一部分”。機器無法取代創作者的思想,無法替創作者表達情緒,這是她堅持認為的工藝美術的意義。



談到創作的方向,她說:“建筑學出身的我更希望紫砂藝術可以出現在大維度空間內,不只是像古代的實用器物,單單喝茶還不夠。”在她心里,紫砂先是藝術品,才是茶具。

除了實用的特性之外,更多的應該是作為藝術品陳列欣賞。
現在,適用于紫砂擺放的裝飾空間并不多,于是她便緊跟時代腳步,設計出了極簡主義風格的紫砂藝術品,符合更多人的審美,將這份“標簽”逐漸轉化。


在茶具的創作上,她借由作品,以更加新穎的方式傳承五千年歷史文化,講述中華民族的愛與美,表達紫砂陶藝的溫度。她的作品,也在歷史、文化及時代的點綴下迸發出了別樣的生命力,有力量,有靈魂!

《絲路》

《漠上窗影·九色鹿》
許晶本身對古典文學的熱愛,結合藝術品的創作,設計出了非常多構思巧妙的映射元素。例如作品《陋室銘.案牘》,案牘本是劉禹錫《陋室銘》 中的詞,指批閱公文的桌子。她取用這個文化元素來映射當下社會中人們的焦慮繁忙,直擊主題!

《陋室銘·案牘》
當下社會正在發生著一輪“傳統文化熱”,許晶也希望這個“熱”包含著紫砂的一部分。
03用自己的力量做符合時代的藝術品
工藝美術是中國獨有的奢侈品,集聚著中國工匠的智慧,當下推動一小步,回頭再看就是一大步,時代的發展就是通過這一點一滴的力量而進步。許晶希望這里有自己的力量。
她始終保持一種態度:藝術可延展。
紫砂的延展性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將各種不可能變為可能。以前大家對于紫砂的標簽多為端莊,古樸,保守......而我現在就是要嘗試跨界,推翻標簽,做時尚的紫砂,做符合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品,用我的力量。”

跨界的嘗試過程中,她探索過繪畫,探索過雕塑,她希望研制出的藝術品,是具有時代元素的,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吸睛的,更受年輕人喜愛的。

創作之余,許晶很喜歡參觀博物館,觀看傳統文化的紀錄片,去看各地的文物以及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甚至有段時間沉迷于敦煌壁畫,而這些正是她汲取營養的方式。女性藝術家在工藝美術的領域上本就屬于少數,但也正是這份小的占比,讓許晶更加以思考。

談到個人生活,許晶大方地說到:“我自己比較喜歡中式的服裝,這就是中國本身的魅力,無可取代的東方美學。”
她認為中式審美仍舊是至高的審美。用自己這份力量,能夠將中式審美以及古典文學灑落至全世界,那便是力量最偉大的地方。

04藝術簡歷
許晶,畢業于山東美術學院,現居上海。紫砂藝術家,非遺紫砂導師團講師,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陶瓷藝術專業委員會理事,山西省美術家協會陶瓷藝委會會員,畢業后因對紫砂這門傳統手藝的好奇,來到江蘇宜興,追求現代中式紫砂美學,擅長中華傳統文化結合現代造型理念的創作手法,在對紫砂新美學的探索之路上,得到師父謝強老師的耐心指導。其作品充滿了強烈的時代氣息和現代美感。作品多次在國內外陶瓷藝術大賽中獲獎。
代表作品
《漠上窗影·九色鹿》《千山暮雪》《皓月玄窗》
獲獎經歷
2019年10月 作品《千山暮雪》 榮獲首屆世界壺藝大賽銀獎。
2019年6月 作品《斷章丶窗夢》 入圍第二屆中國好手藝大展
2019年5月 作品《平城丶窗夢》 入圍2019山西當代國際陶藝交流展
2019年2月 作品《皓月玄窗》 榮獲第三屆“CHINA?中國 ”陶瓷藝術設計大賽“銀獎”
2018年11月 作品《靜夜思丶明窗》 榮獲第十一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展“金獎”
2018年9月 作品《石器時代》 成功入圍第七屆臺灣國際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展
2018年9月 作品《千島壺影·水天一色》榮獲杭州“千島壺杯”文創大賽“銀獎”
2018年6月 作品《竹窗壺影》獲得“海瀾杯”全國青年陶藝家創新作品大賽“銀獎 ”
注:以上內容均為“十里玉見”版權內容,如需轉載或有其他商務咨詢,可聯系我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