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糖網病”,悄無聲息奪走視力
63歲的李大媽是北方人,快人快語,為人耿直,性格豪爽。雖說患糖尿病十多年了,但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飲食基本上不控制,平時又缺乏鍛煉,老伴說她,她還嫌老伴啰嗦,所以李大媽血糖控制得不太理想,經常忽高忽低。
一段時間以來,李大媽覺得眼睛看東西有些模糊,到醫院檢查后醫生說有輕度白內障,因此她也沒太在意。這天起床,李大媽突然發現右眼視力下降很明顯,好像有片紅色的云霧在眼前飄動。老伴嚇壞了,趕緊陪她到醫院眼科就診,醫生仔細詢問李大媽的病史和檢查眼底后,說李大媽患有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病),而且右眼玻璃體還有積血。那什么是糖網病?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還得從罪魁禍首糖尿病說起。

Ⅰ型糖尿病屬于胰島功能完全喪失,臨床也稱之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屬于胰島功能相對喪失,臨床稱之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我國糖尿病患者主要以Ⅱ型糖尿病為主,大約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左右,而Ⅰ型糖尿病多發于兒童和青少年,只占總人數的10%左右。
糖尿病是全球性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和人均壽命的延長,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糖尿病出現眼底變化并不決定于血糖的水平,而主要取決于糖尿病病程的長短。據統計40歲以后,有5年糖尿病史的病人,29%有眼底改變;病程15年以上的病人,78%出現眼底改變。糖尿病并發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最常見的視網膜血管病,為50歲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患糖尿病的時間越長,控制越差,發生糖網病的可能性越大。早期糖網病可無自覺癥狀,病變發展到黃斑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減退。如果繼續發展,眼底病變從非增殖性到增殖性轉變,可導致廣泛的視網膜新生血管,引起視網膜出血;如果出血量多的話可發生玻璃體積血,就像文中的李大媽一樣,視力會急劇下降。另外可導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我們必須意識到,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和發展,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合理控制和早期治療糖尿病對于控制糖網病是有效的。改變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適當的鍛煉,進行恰當的藥物干預可能會改變糖網病的預后。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去醫院眼科檢查眼底,努力做到管住嘴、邁開腿,可不能大意喲。
李大媽的右眼經過玻璃體切割手術,清除了玻璃體的積血;又用激光封閉了眼內視網膜的新生血管,從此她再也不敢任性,注意適當的鍛煉和控制血糖,終于挽救了有用的視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