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明成皇后︱“孤兒”如何破例成了王妃

孫科志
2017-10-23 17:21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哲宗國王三年喪之后,其神位被安奉在宗廟(稱祔廟),前王之事算告結束。而這時高宗已經15歲,在當時算是成人了,婚姻之事自然提上了議事日程。于是在1866年1月1日,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垂簾聽政的趙大妃頒布了教旨:“自十二歲至十七歲,處子禁婚”,即所謂的禁婚令。按照禁婚令,全國十二歲至十七歲的處女禁止出嫁,準備接受王室的挑選,這在當時被稱為“揀擇”。

成為王妃的必經之路

按照朝鮮王朝的慣例,王室在為國王或王世子挑選妃嬪的時候,都會先在全國下禁婚令,禁婚的對象是那些與國王或王世子年齡相仿的處女。因為高宗時年十五,所以規定禁婚的對象為十二歲至十七歲的處女。當然并不是這一年齡階段的所有處女都在禁婚之列,一些處女被排除“揀擇”范圍之外。那么哪些少女被排除在揀擇范圍之外呢?一般情況下,在頒布禁婚令的同時,禮曹會起草一份“國婚禁限外許婚諸條”上報,也就是不在禁婚范圍之內、可以照常許婚的條件。高宗時“國婚禁限外許婚諸條”的內容如下:

一、 國姓

二、姓貫不同李氏

三、大王大妃殿同姓限七寸親,異姓限六寸(寸是計算親疏關系的尺度)

四、王大妃殿同姓限五寸親,異姓四寸

五、大妃殿同姓限五寸親,異姓四寸

六、殿下異姓親族當婚者限八寸

七、父母未俱全者

首先第一條和第二條將全國所有李姓處女排除在外,這也反映了朝鮮王朝儒家社會秩序確立后形成的“同姓不婚”原則。第三條限制的是大王大妃(翼宗之妃豐壤趙氏)的親族,大王大妃同姓親族且親疏關系在五寸之內和異姓親族且親疏關系在四寸之內的處女不屬禁婚范圍,可照常許婚。第四條限制的是王大妃(憲宗之妃安東金氏)的親族,王大妃同姓親族且親疏關系在五寸之內和異姓親族且親疏關系在四寸之內的不在禁婚之列。第五條限制的大妃(哲宗之妃安東金氏)的親族,大妃同姓親族且親疏關系在五寸之內和異姓親族且親疏關系在四寸之內的不屬“揀擇”對象,可照常許婚。第六條對高宗的親族也作了一些限制,即高宗的異姓親族且親疏關系在八寸之內的處女也不在挑選范圍之內。以上逐條雖說是為了防止近親婚姻,同時也把當時最大的外戚勢力安東金氏的許多女子攔在了選妃對象的范圍之外,而這正符合大院君排除安東金氏影響的想法。最后一條要求被“揀擇”的對象須父母健在。

一般情況下,禁婚令頒布之后會向全國派遣揀擇使,在全國挑選合適的處女,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進行全國海選。海選之后,揀擇使將各地挑選到合適的處女帶回京城,等待王室的進一步挑選。揀擇使挑選的人數并沒有嚴格的規定,可多可少,多的可有數百名,少的只有數十名。在禁婚令頒布后,各地的“揀擇”隨即展開,完成“揀擇”的地方會把挑選的處女名單上報上來,到了1月15日,各地均上報了挑選的處女名單,全國范圍的“海選”宣告結束,接下來的便是王室的“揀擇”。

在收到各地陸續呈報上來的名單之后,大王大妃指示禮曹選定2月中的吉日,禮曹選定2月13日為“初撿擇”吉日,2月25日為“再撿擇”的吉日,3月2日為“三撿擇”的吉日。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并沒有按原定的日子進行,初撿擇選在2月25日進行。在經過一番“撿擇”之后,大王大妃下令:“僉正致祿女、幼學金遇根女、縣令趙冕鎬女、令徐相祖女、龍岡縣令兪初煥女,再揀擇入之,其余并許婚。”也就是說,在初撿擇中挑選了5名處女進入第二次撿擇,對其他少女的禁婚令也隨之解除。接下來便是所謂的“再撿擇”,“再撿擇”在4天后的2月29日進行,在這次挑選中,只選定了一名王妃候選人,即閔致祿之女,這與以前通常選擇3名左右的少女進入“三撿擇”相比確實是有點不同尋常。3月6日“三撿擇”時,大王大妃征求大臣們的意見:“大婚,欲定于僉正致祿女,卿等之意何如?”大臣們也只能表示祝賀,稱大王大妃的決定乃“宗社臣民無疆之福”。事實上因“再撿擇”只選了一名處女為王妃候選人,3月6日的“三撿擇”只能是走走過場,完成相應的禮儀而已。

在“三撿擇”中被選定的少女從被選定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享受類似于王妃的待遇,需要居住在指定的別宮,由侍衛隊守護的,需要在這里學習《小學》等儒家經典,還需要學習宮中生活所需要知識和禮節。同時嘉禮(即國王的婚禮)中的六個重要儀式——納彩、納征、告期、醮澧、親迎、典雁、同勞,除同勞宴外的其它五個儀式都在別宮中舉行,由此可知別宮的重要性。按照慣例,仁祖以后嘉禮時使用的別宮都是孝宗的於義宮,但在這次“三撿擇”開始之前,大王大妃就下令:“嘉禮時別宮, 以云峴宮為之”,也就是說高宗的潛邸、大院君的府邸被指定為別宮,高宗嘉禮中的五個重要儀式都將要在這里舉行,這無疑突顯了云峴宮主人的重要性。

“三撿擇”三天后的3月9日舉行了嘉禮的第一個儀式即納彩,在這一天選定的使節帶著大雁和立某某之女為妃的教書(相當于中國的圣旨)前往云峴宮,將其交給云峴宮的主人即大院君,然后再返回王宮報告納采禮已完成,接著依次舉行了納征、告期、醮澧等禮儀,親迎禮和典雁禮于3月21日舉行。這一天,高宗國王在侍衛將士的護衛和文武百官的陪同下來到云峴宮,典雁禮之后與王妃返回王宮,之后,高宗和王妃在昌德宮重熙堂又舉行了嘉禮的最后禮儀(即同勞宴與合巹禮),這樣嘉禮的全部過程才算走完。與“撿擇”一樣,嘉禮持續的時間與以往相比也明顯地縮短了不少。以往的嘉禮通常需要20天到1個月的時間,但高宗的嘉禮只持續了13天便告結束。此后,閔致祿之女即為王妃,史者一般稱之為閔妃。

大院君為何破例選孤兒為王妃

在為高宗挑選王妃和其嘉禮的過程中,除了持續時間與以往相比明顯偏短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這就是王妃的人選問題。在頒布禁婚令后禮部制訂的“國婚禁限外許婚諸條”的最后一條明確規定“父母未俱全者”被排除在“揀擇”范圍之外,而閔妃的父親閔致祿在閔妃8歲時就已離開人世,雖其母尚在,在當時仍被視為“孤兒”,并不符合“父母俱全”這一條件。然而,并不符合條件的閔氏不僅被納入“揀擇”的范圍,而且在“再揀擇”中被選定為唯一的候選人,這在朝鮮王朝五百多年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因而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都不能不令人產生遐想。從官方的文書來看,主持這次嘉禮的是大王大妃,但可以說,在這件事上大院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么,大院君為什么會選擇這位并不符合條件的閔氏為王妃呢?

在韓國提到閔妃或明成皇后(后來追封的封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如果你要問閔妃或明成皇后的名字,大概十有八九會回答“不知道”。在朝鮮王朝時代,大多數女性只有姓氏,沒有名字,因此現在很多韓國人不知道明成皇后的名字也并不奇怪。關于明成皇后的名字,1998年韓國乙未倭變(日本襲擊景福宮,弒害了閔妃)史料編纂委員會編纂了關于明成皇后的資料集,其中一份資料顯示明成皇后的名字為閔貞鎬,這大概是按照他哥哥的名字(閔升鎬)而起的名字。很多文學作品以“紫英”為明成皇后的名字,但這并沒有什么史料依據。

閔妃的父親閔致祿為閔維重的五代孫,閔維重為朝鮮王朝肅宗繼妃仁顯王后之父。閔致祿因門蔭走上仕途,先后做過一些地方的守令,后來到漢城擔任過司甕院主薄、掌樂院僉正等職。閔致祿先是娶吳氏為妻,但沒有留下子女,吳氏便離開人世,于是再娶韓氏,生下1男3女,但不幸的是1男2女都先后夭折,只有閔妃活了下來,故閔致祿從小就教她識字讀書。但作為四代單傳的閔致祿不得不考慮延續自家香火的問題,于是他接受了遠房表妹、興宣君夫人的建議,將其弟弟閔升鎬過繼為養子。其后不久,閔致祿因長期生活困苦和疾病纏身撒手西去,只有8歲的閔妃在距王宮不遠的感古堂中與母親相依為命。

在感古堂生活的這一段時間,閔妃讀了不少書,但相關記錄很少。1910年日本出版的《朝鮮最近外交史》一書中提到閔妃說自己幼年曾讀過《左氏春秋》,因此對歷史上各種權術的運用有了比較多的了解,同時也引起了她對歷史的興趣,讀了不少歷史方面的書籍,對本朝的歷史也有了較多的理解。高宗在1897年的《大行皇后志文御制行錄》中也稱閔妃“喜閱書,歷代治亂得失, 若視諸掌。國家典故及列圣朝嘉言、善行或史乘與寶鑒所未載者,后能言之”。這些讀書經歷伴隨其閱歷的積累,對閔妃后來在宮中維持其地位與積極參與朝政有莫大關聯。

閔妃少女時代所居的感古堂與興宣君的府邸即后來的云峴宮只隔一條路,加之興宣君的妻弟閔升鎬又被過繼為閔致祿的養子,兩家應該時有來往,興宣大院君選閔氏為王妃應該有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首先,閔妃出身名門世家,其高曾姑母曾是肅宗的王妃,其六代祖父曾歷任兵曹(部)侍郎、吏曹(部)判書等要職,其父閔致祿也曾歷任地方官和京官。其次,閔妃的父親從其高曾祖父起一連五代單傳,到了她父親這一代只養了這么一個女兒,為了傳承香火,不得已將高宗母親的弟弟作為養子。這種簡單的家庭關系也讓大院君不會擔心將來出現外戚專權,更何況承繼其父香火的哥哥還是大院君的小舅子。第三,閔妃自幼聰明穎慧,讀過不少經典,將來對高宗治國理政有所幫助。至于閔妃的相貌,做了王妃后,很多曾謁見過她的西方人在回憶錄中都稱她非常美麗,雙目極明亮尖銳,把她比作是完美的“歐洲貴婦”,而由中國人沈桑紅所著的描寫朝鮮亡國的小說《朝鮮遺恨》更把她稱作亞洲第一美人。也許正是這些因素使得大院君選擇她作為高宗的王妃。

由于閔妃居住的感古堂與高宗成長的云峴宮近在咫尺,兩人自幼就應該相識。從輩分上來說,閔氏應該是高宗的阿姨,但這個阿姨滿打滿算只比高宗大一歲,因此高宗一直把她看作是自己的姐姐。這種情結在高宗婚禮后的最初一段時間里還縈繞在其心中,這對閔妃來說是禍還是福呢?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保靖县| 新蔡县| 广饶县| 巴南区| 沁阳市| 三亚市| 区。| 平度市| 南昌市| 兰西县| 富民县| 罗源县| 海丰县| 柳林县| 苏尼特左旗| 焦作市| 通江县| 陆良县| 马边| 秦皇岛市| 筠连县| 八宿县| 普格县| 合阳县| 永川市| 沂水县| 东海县| 饶河县| 连云港市| 乌兰察布市| 盘锦市| 盐山县| 西藏| 大姚县| 武冈市| 潢川县| 冀州市| 姚安县| 凤台县| 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