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見到了吸血鬼,還在他的城堡住了一夜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愛好者,一定都對德古拉這個名字很熟悉,這個經(jīng)典的吸血鬼形象,影響了后世對吸血鬼的創(chuàng)作。《德古拉》和另一位愛爾蘭作家喬瑟夫·雪利登·拉·芬努的《卡蜜拉》一起成為吸血鬼文學的經(jīng)典小說。他到底是如何被塑造出來的呢?
布萊姆·斯托克是愛爾蘭的小說家及短篇小說家,吸血鬼文化的開山鼻祖。
1847年11月8日,布萊姆·斯托克出生在都柏林的近郊,在家里的7個孩子中排名老三。一種不知名的疾病使他直到7歲都臥病在床,他媽媽就用鬼故事和傳奇故事逗他開心。盡管仍然顯得害羞和書生氣,斯托克在青春期卻并不羸弱。也許是為了彌補自己早年的虛弱,他此時正在轉(zhuǎn)變?yōu)橐粋€優(yōu)秀的運動員。在都柏林的圣三一學院,他戰(zhàn)勝了羞怯并被稱為校級健將。年輕的布萊姆一直夢想當一個作家,但是他的父親卻有更為保險的計劃。布萊姆屈從于父親的期望,成為了都柏林城的一名公務員。當他在自己的政治道路上前行時,他寫了一部名為《愛爾蘭即決法庭辦事員的職責》的枯燥無味的小說。斯托克在做公務員的8年中不停地寫小說,第一部是幻想小說,名叫《水晶杯》,由倫敦學會出版。三年后又出版了一部名為《命運的枷鎖》的、分為四部分的系列恐怖小說。同時他還是都柏林《晚間郵報》的名譽戲劇評論家,之后成為了《愛爾蘭回聲》的編輯。
1878年,亨利·艾爾文為斯托克提供了一份在倫敦萊森戲院作演員經(jīng)理人的工作。斯托克立即辭去了公務員的工作,與Florence Balcombe弗勞倫斯·拜爾康比結(jié)婚,動身去了倫敦,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不到一年,弗勞倫斯生下了他們唯一的孩子諾埃爾。盡管斯托克和妻子保持著表面上的和諧,據(jù)說已經(jīng)互相疏遠了。盡管身負重任,斯托克還是設(shè)法擠出了時間來寫小說。
他的第一部書《夕陽之下》(1881)由8個怪誕的童話故事組成;第一部長篇小說《蛇的足跡》出版于1890年;同年,斯托克開始了他的大作《德庫拉》的準備工作,這部小說出版于1897年,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斯托克曾經(jīng)目睹了一艘俄羅斯雙桅船“迪米特里”號在惠特白港外沉沒。結(jié)合這次經(jīng)歷和鎮(zhèn)上的氛圍,他完成并在1897年發(fā)表了這部充滿了性壓抑和中世紀式恐怖的小說,它給人的沖擊至今無與倫比。
斯托克創(chuàng)作了多部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及小品文,但他的名字始終與《德古拉》聯(lián)系的最緊密。斯托克堅持寫作,直到1912年4月12日他去世的那一天。
《德古拉的客人》被認為是著名小說《吸血鬼德古拉》中被刪掉的一章,出版于作者死后兩年。書中還包括作者的其他一些佳作,如1882年的《法官之宅》《吉普賽人的預言》《紅手掌之夢》等優(yōu)秀中、短篇作品。

周圍突然一片寂靜,我便停下了腳步。暴風雪過去了,大自然陷入一片沉寂,我的心臟似乎也停止跳動。旋即,月光穿透了云層。我正身處墓地,眼前的方形物體原來是一座巨大的大理石墳墓。大雪將這墳墓完全蓋住了,整座墳墓白雪皚皚。月光下,暴風雪大有卷土重來之勢,風呼嘯著,像無數(shù)只猛犬或野狼在低聲長嚎。我感到非常害怕,身子明顯變冷,漸漸地,寒氣似乎將我的心也攫住了。月光如水,傾瀉在大理石墳墓上,暴風雪再次來臨的征兆愈加強烈,來勢洶洶。我在某種魔力的驅(qū)使下向墳墓靠近,想弄清它究竟是什么東西以及為何這里只有這一座墳墓。我繞著墳墓走了一圈,只見那多立克風格的墓門上用德文寫著:
1801年
來自施蒂里亞的
伯爵夫人德·格拉茨
長眠于此
這座墳墓由一些大石塊組成。墳墓的頂上,堅硬的大理石中間似乎嵌了一枚大鐵釘或一根鐵棍子。我走到墳墓后面,墓石上用大大的俄文字母刻著
“逝者之生命永不止息。”
這整件事如此詭異而神秘,把我嚇了一跳,這使我頭暈目眩。我頭一次感到要是自己當初聽了約翰的話該多好。就在這時,我腦中竟莫名地閃過一個念頭——今晚就是“沃爾普吉斯之夜”!這個念頭令我萬分震驚。
民間流傳著一個迷信:“沃爾普吉斯之夜”來臨之時,便是魔鬼們的狂歡夜——墳墓的門紛紛開啟,死去的人來到地上,四處游蕩。那時便是世界上所有惡靈的盛宴。幾個世紀前,這里曾是一座人煙稀少的村莊,正是約翰之前特意避開的地方,自殺之人埋葬之處,也是我現(xiàn)在獨自身處的地方。猛烈的暴風雪再次襲來,厚厚的白雪將我覆蓋。我凍得瑟瑟發(fā)抖,男子氣概也蕩然無存。為了不讓自己因為恐懼而崩潰,我鼓起勇氣,回想曾經(jīng)接受過的哲學觀點和宗教信仰。
這時突然刮起了一陣極其可怕的龍卷風。頓時地動山搖,猶如萬馬奔騰。風暴張開它冰冷的翅膀卷土重來,不過這回不是下雪,而是下起了碩大的冰雹。這冰雹的威力如同巴利阿里的吊運工人揮舞的皮鞭那樣猛烈,把柏樹的枝干和枝葉都給打掉了,好像它們不過是些直立的玉米。柏樹下也就不能再待了。我便沖向最近的一棵樹,不過很快就不得不走了。現(xiàn)在我在這里唯一的容身之所就是大理石墳墓那深陷進去的多立克式的門洞。我蜷縮在那扇青銅大門前,冰雹撞擊在門上,似乎給了我一絲安慰——只有當冰雹從地上彈起來,碰到大理石邊沿時,我才會被砸到。

我靠在門上時,門輕輕地動了一下,朝里面開了。在這樣肆虐的風暴里,即使有一處墳墓可以容身也是好的。我正打算走進去時,天空中出現(xiàn)了一道叉形閃電,把整個天空都照亮了。就在那一瞬間,我這個活人朝漆黑一片的墳墓里望去——一個美麗的女人似乎正睡在一口棺材上。她的臉頰圓潤,嘴唇鮮紅。這時,頭頂上一陣雷聲隆隆,我好像被一個巨人的手抓住了,再次被扔進了風暴里。整件事太過突然,乃至我生理上和精神上都還沒意識到,冰雹就已經(jīng)砸過來了。同時,我有一種奇怪而強烈的感覺:這里不止我一個人。我朝墳墓望去。就在這時,又一道令人目眩的閃電劃過,這道閃電似乎打到了墳墓頂上的那根鐵棍,順著鐵棍穿過了整塊大理石,大理石因此炸裂了,形成了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那死去的女人從火焰中掙扎著站了起來,不過她那痛苦的尖叫聲很快就被隆隆的雷聲給淹沒了。最后在我耳邊回蕩的便是這兩種可怕的聲音,之后,我又被巨人的手抓住并拖走了。冰雹不斷地砸向我,狼群的嚎叫引起陣陣回聲。最后,我依稀看到一個白色龐然大物在移動,仿佛周圍墳墓里所有沉睡的幽靈都被喚醒了。冰雹劈頭蓋臉地砸下來,令我置身于白色混沌之中。那些幽靈正穿過這片混沌,朝我逼近。
我漸漸恢復了一些意識,接著是一陣可怕的疲倦感。有一段時間我什么都想不起來,之后才慢慢恢復知覺。雙腳陣陣疼痛,動彈不得,像是麻了。脖子后面,整根脊椎骨還有耳朵那兒一片冰涼,也麻了,卻還感覺得到痛楚。我的胸腔里卻有一股令人愉悅的暖流。這簡直就是一場噩夢——我身體的噩夢,如果我可以這樣來形容的話。我的胸口像是有什么沉重的東西壓著,連呼吸都很困難。
這種昏昏沉沉的狀態(tài)持續(xù)了許久才消失——中途我肯定昏睡了過去。接著,某種惡心的感覺襲來,和暈船剛開始的感覺很像,還有一種想要掙脫什么的強烈欲望,但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四周一片沉寂,仿佛整個世界都陷入沉睡或已經(jīng)死去,唯一打破這片沉寂的是某種動物的喘息聲,它正向我逼近。喉嚨那里有一股暖流,有什么東西在刮擦喉嚨,接著我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某種巨大的動物正壓在我身上,舔我的喉嚨。我的心一沉,熱血涌上了腦門。出于天生的謹慎,我一動不動地躺著,但這野獸似乎察覺到了我的變化——它抬起了頭。我微微睜開眼,那是一頭巨狼,碩大的眼睛像兩團火焰在燃燒。白色的尖牙在血盆大口的襯托下閃著異樣的光芒,灼熱刺鼻的呼吸越來越近。
點擊圖片進入閱讀
德古拉的客人怪誕故事集
【作者】[愛爾蘭] 布萊姆·斯托克(Bram Stoker)
【譯者】郝米娜、肖爽、衛(wèi)鳳嬌、林小力
【責任編輯】林小力
本書是在1914年、作者布萊姆·斯托克死后由其妻子弗勞倫斯發(fā)表,全書由多個驚奇古怪、險象環(huán)生的短篇故事構(gòu)成。其中,本書的第一章《德古拉的客人》被認為是著名小說《吸血鬼德古拉》中被刪掉的一章,出版于作者死后兩年。此章講述了一個英國人(也就是《德古拉》的主人公)遭遇的恐怖經(jīng)歷。在第一章的末尾,主人公得到了他將要造訪之人,德古拉伯爵的消息。另外,本書還將作者的其他一些佳作整合出版,如1882年的《法官之宅》《吉普賽人的預言》《紅手掌之夢》等優(yōu)秀中、短篇作品,不失為一本佳作。
原標題:《我見到了吸血鬼,還在他的城堡住了一夜》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