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60歲以上新冠患者約占八成,47位仁濟醫護人員支援周浦醫院

仁濟醫院副院長張繼東帶隊,入駐浦東新區周浦醫院隔離病房。 本文圖均為 上海仁濟醫院 供圖
3月以來,上海本土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市級三甲醫院與各區結對,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同時不斷加強患者的救治能力。
作為地處浦東新區的三甲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承擔著區域內醫療救治重任,3月25日起,分批次派出共計47名醫護人員支援新冠救治定點醫院——周浦醫院(新冠救治定點醫院)。
周浦醫院的病區里收治的多為老年患者,60歲以上的患者約占80%,其中,四分之三患者還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慢性疾病,有的則長期臥床。除了治療新冠肺炎,還要治療基礎性疾病,防止并發癥的發生,這給醫療隊員的救治護理工作帶來不小挑戰。

仁濟醫院醫護人員在隔離病房照顧患者
3月26日,仁濟醫院副院長張繼東帶領15名醫護進入周浦醫院住院部隔離區,一起排摸病人實際情況。2020年,張繼東曾作為上海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總領隊支援武漢雷神山醫院,擁有豐富抗疫救治經驗。
面對一些老年患者在轉運入院過程中信息缺失、一時無法求證的情況,張繼東建議首先給予每位患者唯一的編號,要求醫院信息科開放以編號為主的信息保障系統,確保治療檢查信息不遺漏、病人不搞錯,再根據病情立即對病人進行輕、中、重癥分層分診,讓患者分流到各自相應病區,確保每個人都能得到最恰當的治療。
張繼東說,面對不斷增加的收治病人數量,他想到要快速轉變策略,帶領醫療隊主動承接急診重癥病區,同時又重新從醫院調集30余位醫療骨干,全面負責病區內所有診療工作。

患者出院前的合影
王老先生是周浦醫院的一名患者。4月1日晚,他被收治進入仁濟醫院負責的病區,來院時他呼吸急促,醫生了解到他曾有過腦梗、高血壓病史,且未接種新冠疫苗,呼吸科主任秦慧結合外院CT考慮患者新冠肺炎診斷明確,伴有低氧血癥,確診王老先生為新冠肺炎重型。
另外,經過其他檢查發現,王老先生同時合并心肌損傷、心功能不全,秦慧醫生立刻給予其高流量呼吸治療儀吸氧,緩解呼吸困難,還用胸腺肽提高他的免疫力,同時心內科醫生密切監測王老先生的心功能狀態。經過10多天的治療,目前患者病情逐漸好轉,同時核酸轉陰,達到出院標準。
“此次上海所經歷的疫情和兩年前的武漢有很大不同,奧密克戎病毒傳播性強、潛伏期短,新冠重癥患者以高齡老人為主,且伴有基礎性疾病和未接種疫苗史,仁濟醫院在這次支援任務中積極探索救治方案,不放棄任何一位老人。”張繼東表示。
張繼東同時介紹,入駐周浦醫院的仁濟醫療隊員,涵蓋了呼吸科、重癥醫學科、全科醫學科、心內科等科室,充分發揮多學科優勢,每天把重癥病人和特殊病人的各項指標進行群內討論,協調治療方案;針對信息缺失的老年病人,醫療隊員通過排摸患者隨身攜帶的物品,翻找每一片記錄藥品的信息紙和藥瓶,并根據生命體征、化驗結果做出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方案,規范患者檔案。
在治療工作上,仁濟醫院還開展了肺部超聲和心臟超聲、深靜脈穿刺置管、俯臥位通氣治療等。護理團隊在仁濟專利的吸痰保護裝置下,給排痰困難患者吸痰,既緩解患者的病情,又有效阻擋患者產生的氣溶膠或者飛沫等對醫護人員的傳播,降低醫護人員被感染的幾率。在得到周浦醫院的認可后,吸痰保護裝置被“仿制”成多套,在各病區投入使用。
經過近1個月的努力,截至4月20日,仁濟醫療隊負責的重癥病房共收治住院118人次,已出院60人次,符合出院標準待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2人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