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圳市市長:正制訂未來10-20年全市住房供應與保障計劃
8月22日下午,市六屆人大四次會議在閉幕會后舉行記者會,新當選的深圳市市長陳如桂與媒體記者面對面溝通交流,就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破解“大城市病”以及提升民生幸福水平等方面的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羅莉、市政府秘書長李廷忠參加了記者會。
談深圳印象:“我非常喜歡這座城市”
深圳電視臺:您到深圳工作一個月,對深圳有何新的印象和認識?您當選市長后,政府將有什么新舉措?
陳如桂:我來深圳工作時間很短,但感覺和印象非常好。深圳的城市環境很優美,藍天白云,綠茵環抱,整潔有序,城市建設上水平,充分展示出一座現代化大都市的新形象。深圳充滿著創新活力,經濟發展有速度、有質量、有效益,勢頭很好。這里的市民很文明、很包容、很上進,處處洋溢著幸福快樂的和諧景象。我非常喜歡這座城市。
當選深圳市長以后工作怎么抓,我還在思考。剛才我在人大發言時說到,政府要講政治、抓落實、求實效。我想,今年的工作任務就是要真抓實干、開拓進取,把市委部署的工作推動落實好,把今年的工作計劃任務完成好,全力以赴抓好經濟運行,抓好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和投產運營,抓好民生實事的落實,抓好城市安全運行。最近市委強調突出抓好兩項工作,市政府正在推進落實中。一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深圳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指示精神,我們正在籌劃出臺提升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致力率先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比如在推進國際貿易便利化平臺建設方面,我們要打造“速度最快、費用最低、設施最好、服務最優”的國際一流口岸,推動深圳更好地創新發展。
二是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信息化平臺優化升級,打通信息孤島,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高政府服務市民和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構建陽光高效的責任政府。
談破解“大城市病”:“以硬作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
人民日報:深圳高速發展到今天,不可避免地出現“大城市病”,請問您怎么看,如何破解?
陳如桂:深圳的城市建設管理總體是很好的,展現了現代化都市的新形象,很多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生活在深圳的市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但是,由于城市發展很快、人口過度密集、市政設施和公建配套不足、城市管理能力不適應城市高速發展的需要等原因,深圳和其他大城市一樣,也出現了高房價、交通擁堵、水體污染、垃圾圍城、城中村環境差、公共服務資源不足、配置不均衡等“大城市病”問題。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城市病”治理工作,科學論證綜合整治的技術路線,制訂了近期和中遠期工作計劃,持續加大了投入,明確了工作責任主體,很多問題得到了遏制,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接下來,我們將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在原來工作基礎上,下大決心,加大力氣,一任接著一任干下去,并結合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更加科學、更加系統的治理。特別是要按照王偉中書記提出的“以硬作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的工作要求,全面推動各項治理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關于高房價問題。我們將繼續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確保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政府正在按照市委的工作部署,制訂未來10-20年全市住房供應與保障計劃,將出臺相關的政策意見,構建多層次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做到“高端有市場、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基本做到有購房能力的人群通過市場來解決住房問題,收入低、住房條件差且符合政府保障條件的人群由政府兜底保障。今后要在努力解決好人才房問題的同時,也要關注沒有能力購房、又不符合政府保障條件的夾心層人群住房問題,包括公務員、教師、醫生、警察以及為城市提供公共服務的公交地鐵司機、環衛保潔等人群,應該都有政策性公租房輪候預期。同時要盤活存量,建立全市統一的住房租賃監管和服務平臺,減少中間收費環節,讓市民住有所居、踏實生活。
關于水環境治理問題。我們將在原有的工作基礎上,結合新情況新問題,繼續全面實施雨污分流,實施河涌的截污、清淤和補水,同步推進堤岸的綠化美化以及道路和公共設施配套。繼續加大面源污染綜合整治,做到工程措施、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執法措施并舉并重,全面落實治水責任制,確保治水成效。我們完全有信心將水體治好,請大家監督。
關于交通問題。我們將加快實施交通專項整治計劃,大力發展智慧交通,繼續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科學疏導科學管理,努力為市民創造更好的出行條件。城市交通發展堅持公交優先,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特別是運量大、速度快、效能高、舒適、安全、可靠的軌道交通。當我們的公共交通發展得很好了,公交服務品質能夠吸引市民、滿足市民出行需要時,個人依靠小汽車出行就將大幅減少,交通擁堵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談城市規劃建設:
未來城市建設重點依然是交通基礎設施
南方都市報:請問您對深圳的規劃有何評價和思考?接下來城市建設的重點是什么?
陳如桂:深圳的城市規劃總體上是高水平的。三十年前的規劃,到現在也不落后,特別是中心城區的規劃建設具有國際化大都市的先進水平。與特區共同成長的深圳規劃,樹立了我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標桿,值得充分肯定,也正是這個優秀的城市規劃,支持了深圳的高速發展。
深圳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新情況,遇到了一些新問題。規劃部門正在組織開展2016-2030年的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我想,新一輪的規劃應該加強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的對接,加強與周邊城市區域協調發展布局的對接。要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更加關注城市的宜居品質。在規劃實施管理上,要積極推動多規融合,做好重要節點的城市設計。
未來的城市建設重點依然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樞紐工程、軌道交通、高快速路網等。加快前海等新區建設,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同時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力推進生態修復工程。
談“讓市民更加熱愛這座城市”:城市建設發展的目的是讓市民生活更美好
深圳特區報:您倡導“要讓市民更加熱愛這座城市”,想知道您將如何踐行這個理念?
陳如桂:城市建設發展的目的是要讓市民生活得更美好。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26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想,我們的城市建設發展,如果能順應老百姓的要求,特別是能高質高效地滿足老百姓的需求,在這里能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住房問題解決得好,小孩讀書有好學校,生病了有國內外最好的醫療服務,城市生態環境好,安全文明和諧,大家生活得踏實、美好,市民就一定會更加熱愛這座城市。歷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很多學校、醫院和體育文化等設施項目正在新建和擴建中。深圳有能力辦更多更好的學校和醫院,包括中小學和大學,包括綜合醫院和高端專科醫院,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絕大多數市民的子女能夠在深圳讀到好的中小學,中學畢業后,可以在外地上名牌大學,也可以在深圳上名牌大學,大學畢業后在深圳能夠找到好的工作,或者通過深圳國際化合作平臺,有更多機會到國外交流學習和深造。
談服務創新型企業:城市經濟靠企業創造,政府務必善待企業
南方日報:您來深圳后,先后到華為等企業調研,您和任正非等企業領袖談了些什么?政府打算對在深圳的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有什么特別的服務和支持?
陳如桂:我來深圳工作后,先后到華為、富士康等一些企業調研,主要是想了解一些電子信息技術企業的發展情況,了解政府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臺的一系列服務企業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也想聽聽企業高層對深圳科技產業創新的建議和意見。城市經濟是靠企業來創造的,政府務必要善待企業,幫助企業,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加快發展。
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產業是深圳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希望深圳的一些龍頭骨干企業繼續發揮創新引領作用,牢牢占據全球創新鏈中的關鍵環節,引導更多的國內外創新資源、創新要素、創新人才、創新資本在深圳集聚集群發展,推動深圳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全球創新網絡的樞紐城市。
我和任總聊到下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等,聊到深圳在創新發展中的原始創新問題,聊到國際創新人才的流動規律問題等等,任總很有見解,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和觀點很精辟、很獨到。任總是一位具有寬廣國際視野和鮮明愛國情懷的創新型企業領袖,令人敬佩。
(原題為《讓企業做大做強更快發展 讓市民更加熱愛這座城市》)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