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政治危機升級以色列執政聯盟命懸一線,內塔尼亞胡將回歸?
灰蒙蒙的催淚瓦斯塵霧中,穆斯林祈禱者架起路障,向猶太禮拜者和身穿防暴盔甲的以色列警察擲出一塊塊石頭——一如每年的伊斯蘭教齋月,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的阿克薩清真寺又一次爆發暴力沖突。
今年的伊斯蘭教齋月、猶太教的逾越節、基督教的耶穌受難日及復活節罕見重疊于4月中下旬。4月17日,以色列警方稱,在一群巴勒斯坦人向阿克薩清真寺“西墻”處的猶太禮拜者投擲石塊后,警方進入清真寺“驅散并擊退人群”,逮捕了至少300名巴勒斯坦人。但穆斯林目擊者則表示,以色列警察“襲擊”了包括清真寺工作人員在內的大量“普通人”。
這是近一年來發生在阿克薩清真寺最嚴重的暴力事件。此次事件讓今年的齋月暴力進一步升級,將本已岌岌可危的以色列聯合政府推向破裂邊緣。4月17日晚些時候,參與以色列總理貝內特政府組閣的阿拉伯政黨“聯合阿拉伯名單黨”(“拉姆黨”)宣布“凍結”其在議會和執政聯盟的成員資格,此前擁有微弱優勢的貝內特聯盟命懸一線。

以色列總理貝內特。人民視覺 資料圖
誰是加害者?
以色列現政府可謂由總理貝內特煞費苦心拼湊而來,執政聯盟囊括了從左翼到極右翼的八個政黨,其中最特別的是首次參與組閣的阿拉伯政黨“拉姆黨”。彼時各方跨越政治光譜的強行聯盟,也為日后的分歧加劇埋下伏筆。在齋月這一敏感時刻,意識形態的沖突也注定會爆發。
據半島電視臺報道,4月17日沖突的導火索是極右翼猶太團體呼吁在逾越節期間襲擊阿克薩清真寺大院,這引起了阿拉伯穆斯林的憤怒并開始訴諸暴力,隨后以色列警方前來“護送”猶太禮拜者,還“襲擊”了院內的阿拉伯穆斯林。半島電視臺稱,巴勒斯坦人認為以色列警方在清真寺大院的行為是一種挑釁。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指出,阿拉伯政黨與執政聯盟分歧的核心問題在于,究竟誰是加害者?“根據左翼或是阿拉伯政黨的觀點,襲擊者是被逼的,主要是為了表達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王晉表示,“但是猶太政黨認為這些人就是恐怖分子,不值得同情,同情就是在否定(以色列)這個國家,這是一個根本問題。”
事實上,在齋月臨近之前,以色列境內的暴力因子已經被激起。自3月22日至4月1日齋月到來之時,以色列境內已發生數起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十余人死亡,其中包括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聲稱負責的多起槍擊事件。與此同時,社交平臺上泛濫的假新聞和被篡改過的視頻也加劇了對立局面。
執政聯盟命懸一線
4月18日,“拉姆黨”領導人曼蘇爾·阿巴斯警告稱,若以色列現政府對于圣殿山的政策未改變,該黨“凍結”執政聯盟及議會席位的決定可能將成為“永久性的”。阿巴斯表示,“拉姆黨”隨時可以撤出其所擁有的4個議會席位,“但若政府改變態度,‘拉姆黨’將結束抗議活動”。
貝內特領導的執政聯盟原本占有以色列議會120個席位中的61席。但4月7日,貝內特所在的統一右翼聯盟黨黨鞭伊迪特·西爾曼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和議會,這意味著貝內特聯盟失去微弱優勢,聯盟與反對黨席位比變為一比一。這種情況下,一旦“拉姆黨”退出,貝內特政府將很可能倒臺。
“凍結資格可以發揮警告作用,可以來威脅和表示憤怒,但‘拉姆黨’并不敢真的退出執政聯盟。”王晉認為,貝內特政府組建實為不易,而且本屆政府成立后,給予了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德魯茲人等群體很多福利政策,若未來政府倒臺,下一屆政府能否繼續保持這些政策仍是未知。“這個政府(對他們而言)是可以接受的,只是現在迫于壓力,他們必須要表態。”他說道。
去年10月,在新政府上臺不久后,以色列內閣批準了一項史無前例的計劃,將耗資94億美元用于改善以色列阿拉伯人的就業、醫療、住房和基礎設施,此外還將投入10億美元解決阿拉伯人居住地區的高犯罪率問題。在“拉姆黨”的推動下,聯合政府還承認了幾個阿拉伯村莊的地位,將一些曾經的“非法住宅”聯入國家電網。
以色列媒體報道稱,“拉姆黨”的“凍結”措施將持續兩周,在此期間將保持與貝內特及后半任期將擔任總理的外長拉皮德協調,“防止與政府永久決裂”。
然而,縱使“拉姆黨”退出的可能較小,任何風吹草動也足以顛覆局面。據《以色列時報》報道,在伊迪特·西爾曼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后,4月9日,另一名右翼聯盟黨成員、以色列內政部長阿葉萊特·沙凱德與目前退居在野的利庫德集團舉行了會談。消息人士稱,若沙凱德加入前總理內塔尼亞胡領銜的利庫德集團,她可以“扮演任何想要的角色”。報道稱,沙凱德在最后時刻拒絕了利庫德集團,但這并未打消人們對于沙凱德退出的疑慮。
“現在貝內特政府命懸一線,因為右翼要求采取更加激進的措施。”王晉表示,“平息局勢很困難。從現在來看,貝內特一直在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既要保證以色列右翼猶太人對安全的要求,又要確保左翼阿拉伯人的權益,這很難平衡,只能小心翼翼地拖延或是維持。”
內塔尼亞胡的回歸?
目前的混亂局面也給了潦倒下臺的前總理內塔尼亞胡可乘之機。自近期以色列政治危機爆發以來,反對派中規模最大的前執政黨利庫德集團一直試圖撬走更多的執政聯盟成員,企圖一舉扳倒貝內特政府取而代之。
以色列第12頻道4月18日報道稱,“拉姆黨”議員馬贊·加納伊姆接到了代表利庫德集團發聲的多個電話,敦促其拒絕“拉姆黨”“凍結”參與執政聯盟的決定,而是推動退出聯盟。消息人士稱,這些人士向加納伊姆提出了有關其政治未來的“慷慨提議”。但加納伊姆本人澄清,自己無意與利庫德集團合作。“任何反對現政府政策的人都會更加反對內塔尼亞胡政府的政策。”他表示。
去年3月,在以色列一年內舉行的第四次議會選舉中,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奪取最多數議席,但并未成功組閣,讓機會落在了議會第二大黨、中左翼的“擁有未來”黨領導人拉皮德頭上。“內塔尼亞胡沒能成功并不是因為選票不夠,而是因為他此前的一些私人恩怨,導致了那些本該加入他陣營的右翼政黨沒能與他合作。”王晉認為。
“‘只要不是內塔尼亞胡,誰都行。’當時他們是這樣一種心態。”他指出,“如果現在安全局勢進一步嚴峻,絕大多數以色列民眾要求一個強硬右翼政府的呼聲會更高,這時候很多人就會重新考慮是否要支持內塔尼亞胡,他回歸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政治學系在讀博士生劉炳辰近日則在澎湃新聞撰文指出,“對以色列民眾而言,很多人認為內塔尼亞胡的時代已經過去,他們不希望再看到一個老人重新成為他們的總理。而且內塔尼亞胡此前長期執政為以色列帶來的貪腐、極端右傾等等問題被許多人認為嚴重破壞了以色列的民主制度與政治生態。”
目前,內塔尼亞胡可以寄希望于54名支持利庫德集團的反對派議員投票贊成對執政聯盟的不信任案,在不進行新選舉的情況下推翻貝內特政府,但他仍需要從貝內特的聯盟中再“策反”7人才能獲得61個席位的微弱多數優勢,但目前看來,公開表態的仍僅有西爾曼一人。即使重新選舉,利庫德集團再次贏得多數席位,內塔尼亞胡仍然會面臨組閣的難題。利庫德集團在過去四次選舉中都沒能組閣成功,就算有第五次,其結局未必會讓內塔尼亞胡滿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