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告別“素質論”,長城保護就要有硬措施

景區亂涂畫,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八達嶺、慕田峪長城,更成為重災區,很多涂鴉刻劃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留下來的“舊賬”,但更讓人痛心的是“新債”還在添加。
比如,去年NBA火箭隊球員鮑比?布朗到慕田峪長城游覽時,悍然在長城磚上刻下名字和自己的球衣號碼,甚至洋洋得意地發到微博上。在輿論壓力之下,鮑比?布朗做出道歉并刪除了相關微博,但是并沒有受到任何實質性的行政處罰。
而這次八達嶺長城管理部門提出了“人防加技防”的手段,目前,已在景區安裝300多個高清攝像頭,一旦發現問題會及時處置并留存錄像,為公安部門提供證據,還和區旅游委建立“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的聯合懲戒機制。
做了壞事,就應該受到懲戒,這樣才能以儆效尤。長城保護、文明旅游的老問題,不能總是放在“素質論”上隔空發議論,應該有切實的預防、懲戒措施。中國的街面安全指數一直很高,所謂“深夜擼串有安全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監控的廣泛使用:人在做,監控在看,做了壞事,很容易就能認定主體,進而事后追究,這就沒有多少人敢以身試法了。
長城是中國人的集體文化遺產;其文化象征意義,不言而喻,長城城磚上各種“到此一游”的破壞,不能總是只有曝光,沒有解決方案。要明白,《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規定“刻劃、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是可處以拘留的嚴重違法行為。
但是,幾十年來,一些游客肆無忌憚地以身試法,刻劃城磚,嚴重破壞了長城應有的尊嚴。對于破壞長城的行為,除了輿論譴責之外,要有更實質性的追責,否則,惡性循環還會繼續,是謂“破窗效應”。
這次八達嶺長城管理方安裝了300多個高清攝像頭,為長城設置了一把結實的保護鎖。而類似因為保護不善、監控不得力,文物受到肆意破壞,又找不到責任人的事情還有不少,比如,清華大學的重要紀念物日晷,居然被人刻了字。
落實文物保護,不能放在“素質論”上空發議論,應該投入人力、物力和技術,讓破壞者不敢以身試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