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鄭裕彤家族新世界百貨私有化受阻,投資者“搶貨”博加價回購
香港鄭裕彤家族麾下的新世界百貨中國(下文簡稱“新世界百貨”,股票代碼:00825.HK)雖然做出了退市的決定,但其私有化進程卻顯得沒有預想中順利。
8月15日,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00017.HK)和新世界百貨發布聯合公告,宣布第三個截止日期要約相關條件仍未達成,也就是說,私有化新世界百貨的計劃第三度延期。
僅一天之后,便有香港媒體報道稱,有中資行持倉大幅增加,不排除是有投資者“搶貨”博新世界加價收購。
而根據新世界百貨的公告,新世界集團似已無意再一次延期或加價,這也意味著本次新世界百貨的退市計劃或許會黃了。
離私有化成功還差約2400萬股
2017年7月5日,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及新世界百貨中國有限公司聯合發布公告稱,將透過瑞士銀行香港分行提出自愿有條件現金要約收購新世界百貨全部已發行股份(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已持有股份除外)的方式進行建議私有化。
瑞銀代表新世界發展提出要約,以收購新世界百貨全部要約股份,現金代價為每股要約股份2.00港元。除非根據收購守則另有修訂或延期,否則根據綜合文件所載的要約預期時間表,要約將于2017年7月18日(首個截止日期)下午四時正停止接納。
公告還稱,在遵守相關規定之情況下,若新世界發展于要約截止前收到有關不少于90%要約股份及不少于90%無利害關系的新世界百貨中國股份的有效接納,則新世界發展擬藉行使其權利強制收購該等未被要約收購的要約股份,以實現新世界百貨中國的私有化。
然而,此后的收購進程卻并不那么順利,其私有化一而再、再而三地延期。
根據公司最新公告,截至8月15日,即第三個截止日期下午四時正,要約人新世界發展已接獲要約項下約3.96億股要約股份的有效接納,相當于要約股份約84.67%、無利害關系的公司股份約84.69%,及公司于公告日期已發行股本、投票權的約23.46%。
這意味著距離新世界百貨私有化成功仍差了大約2400萬股。
港媒稱投資者“搶貨”博新世界加價
香港媒體報道稱,新百貨私有化計劃有可能會觸礁。自8月1日宣布第二度延期至8月15日的約兩周期間,新世界僅成功多買約1000萬股,進度可謂非常緩慢。
香港媒體在報道中還透露,中資行持倉大幅增加成為了新世界集團收購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根據中央結算系統(CCASS)數據顯示,新世界7月25日宣布入市掃入4550萬股新世界百貨后,建銀亞洲持倉在7月31日開始逐步增加,兩周內由不足20萬股增加至1047.5萬股,按昨日收市價約1.96港元計,市值逾2000萬港元。
香港媒體報道同時引述基金界人士說法稱,不排除是有投資者“搶貨”博新世界加價收購。
發布不提價聲明,卻沒有把話“說死”
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15日的公告中特別強調,香港新世界集團提出第三度延期,至本月28日截止,并且聲明若28日仍未成功就不會再延期。
公告還同時作出了不提價聲明,稱如首個截止公告及第二個截止公告規定,瑞銀為及代表要約人宣布要約仍將保持在每股要約股份2港元。要約人將不會提高約價。
但令人玩味的是,公告中并沒有把不提價的決定“說死”。公告中明確寫道:"除非出現絕對特殊情況"這個例外。這也意味著,在“絕對特殊情況”這一條件之下,新百貨私有化仍有提價可能。至于何為“絕對特殊情況”,公告并沒有寫明。
新世界地產私有化也曾一波三折
事實上,鄭裕彤家族麾下上市公司的私有化進程似乎都經歷過一波三折。此前,新世界中國地產的私有化計劃也曾因為小股東反對而遭遇過失敗。
早在2014年6月15日,新世界股東會雖然已經順利通過了新世界中國地產的私有化決議,但在同日下午的法院會議上,交易卻敗于“數人頭”的規則:由于有約66%的股東反對,盡管持反對票的小股東僅僅手持300萬股份,但卻打敗了占據了20億股份的贊成票。最終一度導致新世界中國地產的私有化擱淺,其股價也一度狂跌。
不過,此后鄭氏家族并沒有放棄對于新世界中國地產的私有化計劃。2016年1月,關于新世界中國地產的私有化計劃重啟,并最終獲得了成功。
由此看來,新世界百貨私有化能否成功,仍要看新世界集團的決心究竟有多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