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企業“謀變”,繁榮在這里靜悄悄發生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在綜藝《拜托了冰箱》的一期節目里,當何炅從戚薇的冰箱里拿出了一瓶香水,戚薇緊張地跑過去說:當心!嚇得何炅連連道歉。有網友扒出,這是一瓶存世超過60年的法國Lanvin。
一瓶香水究竟值多少錢?

戚薇曾在一次采訪中親自爆料,自己收藏的幾瓶古董香水,假如非得估一下價,隨便一個瓶都可以頂北京的一套房子,甚至一套別墅。
影視明星韓雪,也曾因為佩戴過價值1760萬的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Sky Moon Tourbillon腕表“上過頭條”。
網友紛紛感嘆:“這是將一套北上廣深的房子戴在了手上啊!”
沒錯,百達翡麗就是《泰坦尼克號》里,沉沒海底三十年,打撈起來后表針還能走的那塊表的品牌。在業內素有“表王”之稱。
更有資深網友指出:戚薇的香水和韓雪的表,是有錢也買不到的。
為什么呢?
以百達翡麗為例。作為頂級奢侈品牌,百達翡麗是全球為數不多的獨立制表企業,研發、機芯和外部元件均在自有工坊內設計生產。百達翡麗每年的產量不過2.5萬-3萬只。在全世界也僅開設了5家旗艦店。
更關鍵的是,百達翡麗等級森嚴的會員制度。
它會給每一位顧客留下購買記錄,必須先從入門款(十幾萬)開始買起,達到一定標準,百達翡麗認定了你是真正的愛表之人后,才有資格排隊預訂復雜款。高端一點的表一般百萬級起跳,一排隊可能就是三五年甚至八九年時間。
百達翡麗為每一枚時計作品提供終身的保養、維修與修復服務,其最經典的廣告語是:“沒有人真正擁有百達翡麗,只不過是為下一代保管而已。”
這背后恰恰是社會地位、財富的傳承。
豪車法拉利也是如此。法拉利內部有一個規定,一年購買三輛法拉利能成為法拉利的超級會員,獲得購買限量版車型的資格。
著名富豪李兆佳,曾在三年內購買了9輛限量版本的法拉利,當他想買下一輛新車時被法拉利拒絕了,因為他買了太多限量版法拉利超跑,讓其他超級會員失去了買車資格。
百達翡麗和法拉利,通過會員制度,圈定了自己的私域——非富即貴的上流社會那些人。
這可謂是最傳統的私域模式,這種私域神秘、專屬、等級的特性,只為少數人所享有。
但,這個私域忽然有了一個開口。
2018年4月,百達翡麗注冊微信官方公眾號,并發布了首篇推文《開創屬于你的傳統》,并附上了微信小程序和官網的鏈接。
除了百達翡麗,GUCCI、DIOR、阿瑪尼、法拉利等奢侈品品牌們,紛紛從疫情這個黑天鵝事件中意識到數字化渠道的增長空間,入局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朋友圈等,玩起了時下最火的私域運營。
普通人動動手指頭,勾個“同意”鍵,就能享受到被各種私域包圍的感覺。
中國互聯網,讓商業的普惠性得到了延展。

這是中國的一幕奇觀。
象征著身份地位的頂級奢侈品品牌,與普通人吃喝拉撒相關的賣菜、賣紙尿褲的,同處一個平臺,打出同一套動作。
傳統的私域籬笆,正在被拆掉。頂級奢侈品品牌,也開始變得“接地氣”。
比如DIOR,不時逢節假日,就在朋友圈投放個H5廣告,增加新產品的曝光度;阿瑪尼(Armani),也使出了“點擊綁定微信,注冊成為會員,臻享專屬禮遇”的小招,吸引新粉絲。
私域,是眼下最時髦的數字化工具,一個萬物皆可用的工具,它不分尊卑貴賤、不論資排輩,它給所有品牌、所有消費者一個平等的機會。
一批零售新勢力,借助私域的魔力異軍突起。
以“不賣隔夜肉”為品牌slogan出圈的華南生鮮巨頭——錢大媽,其私域估值近100億。

圖源:錢大媽微信公號
錢大媽,看似是因為“不賣隔夜肉”和“分時折扣”出圈,實際上它做得最好的地方,一是建立了獨特的 “短(距離短)、平(層級平)、快(速度快)”的供應鏈體系,另一個就是社區運營模式。
錢大媽的門店很早便開始嘗試進行社群營銷,在微信中組建了上千個群,這些社群按照門店來劃分。
每天晚上或早上,客服定時紅包問候,把當天的菜品和優惠折扣發到群里,客戶想要買什么菜,可以讓店員拍照,然后確認,隨時在群里下單,滿38元還包配送,且是半小時送上門。
同時,它還通過日常問候、肉菜挑選知識分享、烹飪技巧交流、各種小游戲等方式,不斷讓品牌曝光于客戶群體中。久而久之,生客成熟客,熟客成為口碑傳播者。

上海疫情凸顯了社群的威力,一眾“團長”和社區生鮮電商成為許多人的最后的“物資保障”。
最近的一篇熱文《我一個人,在上海便利店住了23天》就描述了這樣的故事:
上海閔行一家便利店店長,從3月9日到31日,她在沒有床、沒有淋浴的店里住了整整23天。
只為了多堅守一天,能多為顧客提供一天物資。
在這23天里,她堅持4小時營業,在微信群里溝通顧客需求,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直到浦西全面封控,她才被顧客“求著”回家。
疫情,成為私域發揮作用的關鍵時刻,也讓社區團購重新“支棱”起來。
其實,無論是“老三團”,還是“新三團”,都是最早吃到微信私域紅利的,借助小程序和企業微信實現裂變增長的。
興盛優選作為“老三團”僅剩的獨木,它能從一眾巨頭中成為殺出來的“黑馬”,最關鍵的一役是借助數字化工具打通線上線下,打贏了下沉市場的私域巷戰。
“得社區者得線下,得團長者得社區”,在最初發展的時候,興盛優選靠的就是芙蓉興盛連鎖超市幾年累積下來的實體門店,通過說服加盟店店主當團長,來成立第一批團長,這是興盛優選最基礎、最牢固的團長體系。
2020年疫情初期菜市場關門的時候,興盛優選就接過了賣菜的重任。一方面,它依靠線下布局,覆蓋了全國17個省份,7萬多個鄉鎮和農村,另一方面,它通過團長和微信小程序等工具,盤活私域流量,打通線上線下的生鮮生意。
2019年興盛優選的年度GMV為100億元,而到2020年的時候,平臺GMV突破400億元,幾乎100%來自微信小程序。
錢大媽和興盛優選的異軍突起,通過社群運營,重構了圈子,實現了流量破壁、信任破壁和時空破壁。
牛津大學人類學教授的項飆,曾在做客《十三邀》時感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門的鄰居、樓道的保潔阿姨、小區的保安、樓下店鋪的理發師、每天送外賣的小哥……
好像能經常見到他們,但又好像從來不知道他們是誰,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但興盛優選的團長知道,他們能勾勒出所在社區居民的喜好和地域成分,這個社區湖南人多,辣椒團購得多,這個社區北方人多,醋賣得又快又好,這個社區中產多,團得動車厘子和丹東草莓……
團長們每天把商品的信息、優惠折扣定時分發給他們客戶,一呼百應。
錢大媽的店長也知道,群里的老太太們雷打不動,每天傍晚六點開始在店里選菜,但就是遲遲不買單,只為了等待7點這關鍵一刻——打折時間。
店員并不催促,也不會表現出不耐煩,而是默許這種情況發生,甚至每天還在群里主動吆喝一聲——今天還有哪些菜打XX折,歡迎選購!一個“熱心”、“有著豐富生活經驗”的“菜市場大媽”形象深入人心。
“場景驅動,興趣至上”,微信營造了新市井氣的氛圍,大家的關系似遠似近,但志趣相投的人,可能因為喜歡七點后的打折或午后四點的咖喱魚蛋,而聚集在一個群里。

“私域是一項CEO工程”,在近兩年,越來越成為包括零售在內的諸多行業的共識。
2020年,疫情席卷了整個零售業。線下商家紛紛借助數字化工具發起線上“自救”。
比如民族品牌安踏,就由集團主席丁世忠親自掛帥,出臺“全員零售”方案,動員三萬名員工和合作伙伴,共同推動線上轉型。比如小程序賦能“店小二”,幫助其在朋友圈和群里賣貨……安踏微信私域創造出日均上千萬元的GMV。
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私域流量營銷洞察研究報告》分析,疫情期間私域流量布局成為企業發力線上的新風口。上述研究機構調研品牌主得到的數據顯示,受訪者公司中有近八成已經布局私域,10.2%表示目前尚未部署,未來預計部署。
私域流量布局,是一次全新的時代機會。也是在公域流量變得越來越貴后,一個品牌可直接擁有、可重復低成本觸達的場域。
作為產業互聯網的堅實推動者,過去四年里,騰訊與近千家零售企業共同探索數字化轉型實踐,成功驗證了大量可復制的私域業態模式和方法論,幫助企業實現業績的倍增。2021年,騰訊智慧零售合作的商超便利店、服飾時尚及美妝領域小程序GMV分別實現50%、90%和100%的增長。
為了幫助更多商家找到行業對標和增長空間,培育出更多“興盛優選”和“錢大媽”。4月11日,騰訊智慧零售推出了「T+品牌私域價值榜」,這也是業內首個綜合衡量品牌私域經營狀況的年度價值榜。
騰訊早年提出,建設私域業態這個“CEO工程”,企業需要從組織力、運營力、商品力、產品力四大維度進行實踐深耕,「T+品牌私域價值榜」正是以騰訊和各行業頭部商家探索出的私域運營底層方法論——“四力增長模型”為評選依據,推選出“年度行業標桿”、“年度飛躍標桿”以及“年度四力標桿”三個業內標桿,來自10大垂直行業、70+零售品牌上榜。(點擊小程序可查看上榜品牌)
扎根于微信的私域新業態,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家尋求轉型、增長的重要陣地。
私域不僅是新渠道,更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它將企業私域和各個公域連接起來,塑造真正意義上的全域流量,落實到業務和銷售上,形成觸點更廣泛、影響更深遠的“增長飛輪”。
2021年,私域經濟迸發出強大勢能:微信小程序的日活突破4.5億,商家自營的實物交易額同比翻倍,零售、餐飲和旅游小程序交易額同比增長超100%。
百億GMV級別的小程序嶄露頭角,GMV超10億的企業也已達到數十家,如餐飲品牌滬上阿姨、肯德基,服裝品牌優衣庫、影兒等。
無論是奢侈品牌,還是老牌國貨,都在私域中找到了業績增長新動能。
比如肯德基,在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社群等觸點囊括了3.3億+會員,近1年在超過7900家門店開展企微社群運營,建立門店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國際知名高端美妝品牌阿瑪尼,私域內利用企業微信豐富CRM觸達方式,鞏固品牌私域,全年小程序GMV突破1.37億,店鋪會員破百萬,全年招新率達90%。
新銳網紅品牌,更是將私域作為自己的“重心骨”。
比如網紅盲盒品牌泡泡瑪特,小程序提供即開即分享服務,不僅可以分享給朋友,還能夠和有共同喜好的人在社群內分享,通過分享機制復購不斷裂變,其微信會員超過1000萬,復購率高達50%。
最新財報顯示,泡泡瑪特抽盒機小程序年收入達8.98億,領跑所有線上渠道。
私域不局限于用戶運營和服務,還在組織、數據系統、經營鏈路等多個維度推動企業數字化的進程。
隨著微信商業化工具的不斷完善,企業對私域建設的投入也將從探索期進入沖刺期。

零售觸網的2.0時代呼嘯而至。
上一項CEO工程——零售觸網潮1.0時代,還是發生在10年前。傳統的品牌企業家或生產廠家老板們,紛紛在淘寶開個網店或自建一個官網商城,從“電腦小白”升級為電商達人。
那時候,許多人認為觸網只是“多一條腿走路”,但不知不覺中,對許多商家而言,這條“腿”已漸漸成為主力。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網民規模超過了10億,中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也超過了10萬億,2021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5%。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彭建真指出,“業內預估,2030年線上消費的比例可能會達到45%-50%,這就意味著,將來線下渠道肯定是存量市場的競爭。”
一大批抓住了第一波觸網潮的商家和品牌,實現了日進斗金夢,而一批猶豫不決、堅守線下的零售人,在疫情和網購影響下熬個明天。
“數字化以前是一個選擇題,現在是必答題。幾乎所有的企業,不管是零售,還是其他品牌,其實都在全面擁抱數字化。”貝恩公司全球專家合伙人,前可口可樂 CMO魯秀瓊說。
深耕“私域”,依然是零售企業的必答題。它不僅關乎當下,更關乎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展。
這,才是企業私域運營的星辰與大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