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視頻丨探訪撤稿后的韓春雨實驗室:搬往一舊樓,重裝修布監控
8月4日上午,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在河北科技大學中校區,見到了正騎著自行車來實驗室的韓春雨。他穿著黑T、短牛仔褲和涼鞋,和以往一樣斜挎著腰包。停放好自行車,上鎖,韓春雨對澎湃新聞記者提出的采訪請求表示拒絕:“我不接受澎湃新聞的采訪”,并表示自己太忙,沒有時間。
為了避開,韓春雨騎上車,繞著學校內部騎行。10多分鐘后,他又出現在實驗室樓下。
搬遷,裝修,門禁,監控攝像頭
韓春雨的實驗室搬了,不再是在掛有“河北省藥用分子化學實驗室”牌子的大樓,而是與之相隔200米左右的一棟五層舊樓。這棟樓曾因為韓春雨將實驗室的搬遷,在一樓大門的腰封貼上“河北科技大學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中心”字樣。但如今,腰封上的文字已經不見了。
即便是在韓春雨團隊的論文可重復性爭議公開化的去年11月,澎湃新聞記者看到,這棟樓的四層正忙著安置實驗臺材料。和其他樓層的破舊、略有陰森不同,四樓被劃分給韓春雨團隊的房間被重新粉刷得很敞亮,天花板、窗簾、暖氣、實驗臺,都是新的。
“隔斷的那邊是他(指韓春雨)的。”一位在該樓四層工作,但不屬于韓春雨團隊的人對澎湃新聞說。四樓被嚴嚴實實地隔開成兩半,該工作人員所在的四樓未經裝修,和韓春雨團隊的新實驗室形成鮮明對比。
要想進入韓春雨團隊所在的19個房間,并不容易。不管是爬樓梯還是坐電梯,都得通過需要門禁卡的大門。不僅如此,不少監控攝像頭安裝在四層的樓道,這并不是所有樓層都能享受的待遇。
不僅如此,澎湃新聞去年11月獲得的房間分布圖顯示,韓春雨團隊所在的19個房間中,除了實驗室、辦公室、文印室之外,還有一間專門的“監控室”。

此外,比起過去實驗室的老舊,搬遷后經重新裝修的實驗室在器材上更是“新”了很多。
在該樓上班但非韓春雨團隊成員的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透露,論文發表后,韓春雨的團隊擴充了不少,三樓還特地改造了幾間宿舍給學生住。在三樓,澎湃新聞看到,靠近樓梯的地方被隔成數間,重新裝修,內屋則擺放有上下床。
而韓春雨原先所在的實驗樓,澎湃新聞記者走訪發現,三樓走廊盡頭的房間門緊閉,門側本寫著“安全負責人:韓春雨”的牌子不見了,留下光禿禿的透明底座。
沒有動工跡象,無人接聽,沒有收到通知
8月3日,《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聲明稱,經韓春雨團隊主動申請,期刊決定將韓春雨團隊關于基因編輯技術NgAgo的論文撤回。
這篇論文令韓春雨諸多頭銜和榮譽加身,他成為了河北省科協副主席、“美麗河北 最美教師”。更重要的是,不可否認,這篇已經撤回的論文曾直接促成了一個2.24億元的項目得到批復,以及一筆為期兩年、共100萬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獲批。
去年8月,河北省發改委批復了河北科技大學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工程項目,總建筑面積2.52萬平方米,估算總投資2.24億元,所需資金由河北省財政性資金安排。
一年過去,這項建設工程是否已經動土?8月4日,澎湃新聞記者走訪了河北科技大學新校區,沒有發現相關跡象。除了還在建設中的圖書館,只有學校東門附近有工人施工。學校保安說,那是將電纜鋪至地下的動工。
那么,該建設項目是否會受到撤稿的影響?澎湃新聞試圖聯系河北省發改委辦公室,其稱此事需要詢問河北省發改委新聞中心,但后者的電話無人接聽。
同樣的,澎湃新聞記者致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宣傳處,電話無人接聽。
轉而,澎湃新聞前往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北省科學技術廳,試圖了解其是否會對已經撤稿的韓春雨團隊啟動調查。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負責對接媒體的工作人員表示不知情,河北省科學技術廳辦公室副主任表示還沒有收到相關通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