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脈硬化,做好5件事或許有望逆轉
原創 編輯部 曉娜 常笑健康
每個人的身體里都有一條生命之河,血管是河床,血液是河水,而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生命之河也同樣存在著被污染的問題。
這些問題背后的罪魁禍首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等疾病和不良生活習慣。而污染所帶來的最大惡果是體內河床——血管的淤積狹窄與堵塞,醫學上我們稱之為動脈粥樣硬化。

血管追兇——
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及《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顯示,國人心腦血管疾病患病人數達3.3億,每年有30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占總死亡人數的50%,且存活的患者中有75%都遺留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其中重殘的患者占10%,喪失了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而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是指各種危險因素對動脈內皮的損傷,導致動脈壁脂質積聚和慢性炎癥反應,逐漸形成粥樣斑塊,使血管壁變硬,彈性減弱,血管腔變窄。
由于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因此被稱為動脈粥樣硬化,它也是冠心病、腦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原來,動脈粥樣硬化
是這樣早早“盯上”你的
過去,我們常常認為人老了上了年紀才會得動脈粥樣硬化,其實不然。
近日,《自然》子刊《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心臟病學)》發表重磅綜述,指出兒童期暴露于心血管危險因素,易在成年時形成臨床前動脈粥樣硬化表型,提高心血管疾病相關事件的發生風險。

簡而言之,人在剛出生時動脈內壁光滑而富有彈性,不過,這并不代表年輕血管就可以一直光滑如初。一般來講,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實際上從兒童時代就開始。
兒童期暴露于心血管危險因素,可促進成年階段形成臨床前動脈粥樣硬化表型,影響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或斑塊、冠狀動脈鈣化評分、血管彈性和內皮功能等。
通常這些高危因素包括:兒童期血脂異常、肥胖、代謝綜合征、血壓升高、主動和被動吸煙、血清脂聯素水平較低、心理健康缺乏、體力活動缺乏以及不良飲食。
不僅如此,有些研究甚至可以在胎兒(母體血脂異常)的主動脈檢測到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FH)患兒,其血液中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脂蛋白水平也極高,并可在學齡前即出現癥狀性血管并發癥。
動脈粥樣硬化好比血管“生銹”,
還有希望“逆轉”嗎?
首先,給大家一個充滿信心的答案:動脈粥樣硬化是可以消退的。改變生活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冠狀動脈粥樣斑塊減少,動脈粥樣硬化逆轉。
近年來的一些動物實驗證明,給家兔喂高膽固醇飼料,可造成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一旦實驗性食譜停止后,病變會逐漸消退。在與人類較接近的猴子身上,也得出相似結果。
不僅如此,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還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挪威、瑞典三國居民隨著奶油、蛋類攝食減少,心血管病死亡率明顯下降。之后,由于飲食改善,攝食的膽固醇明顯增加,冠心病在歐美已成為流行病。
這說明:改變生活方式的確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冠狀動脈粥樣斑塊減少,動脈粥樣硬化逆轉。

做到以下這些
才能把握“逆轉”的鑰匙
01
改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改變是最基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措施。
主要包括:
控制飲食,減少脂肪酸攝入,適量食用不飽和脂肪酸;
增加鍛煉,控制體重;
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
戒煙,適量飲酒,減少血管損傷因素。
02
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因為這些疾病可以損害血管內皮,最終導致或促進斑塊沉積。
03
調脂藥物治療:
調節血脂,可以降低斑塊形成概率,甚至逆轉斑塊。
04
抗血小板藥物的使用:
通過抑制血栓形成,防止心、腦等重要臟器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05
手術治療:
手術方法在血管出現急性閉塞的時,緊急實施可以挽救患者的寶貴生命。

常笑健康溫馨提示:
老年人大多有一定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而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產物,據統計作頸動脈超聲檢查的老年人中,約有半數能查到斑塊,故需認真對待,但也不必過于緊張。
平時要多注意血脂、血壓、血糖、血尿酸等方面指標的控制,并戒煙、限酒,積極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Raitakari, O., Pahkala, K. & Magnussen, C.G.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sis from childhood. Nat Rev Cardiol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69-021-00647-9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