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軍報:告別那些曾經扭曲的“軍規”,把新時代的成果規范引入
日新月異的時代,改變著傳統的生活方式,也為相對封閉的軍營吹來縷縷新風。
網購進軍營就是眾多變化的一個縮影。
一位資深軍事專家說:“開放的世界,豈有封閉的軍營!”
相悖于時代必被時代淘汰
曾幾何時,當流行音樂風靡大陸時,被軍營視為“洪水猛獸”“靡靡之音”,全軍上下使出渾身解數“封堵”。而如今,流行音樂早已進入軍營的每一個角落。每當訓練之余,嘹亮的軍歌伴隨著流行音樂,讓官兵們在一張一弛中放飛著心緒,成為軍營的一道獨特風景。
曾幾何時,當制式皮鞋成為軍官的“標配”時,我們卻禁止戰士穿著。而如今,不論官與兵,制式皮鞋更新了一代又一代,換發了一雙又一雙,皮鞋配常服,好馬配好鞍,更彰顯出軍人的英俊與威武。
曾幾何時,當互聯網已經“覆蓋”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時,有的單位卻實行“物理隔斷”,生怕惹是生非。而如今,軍營網吧,俯拾皆是。
曾幾何時,當私家車已經在大街上“遍地跑”時,相關規定讓基層干部有車不敢動。而如今,周末駕車回家,已成為基層干部的首選。
曾幾何時,當智能手機在社會上幾乎“人手一部”時,我們的戰士卻為使用手機而東躲西藏。而就在去年,這個規定廢了……
回首往事,諸如此類,在今天看來很可笑。反觀當下和今后,我們還會不會再有“笑柄”而讓后人一笑呢?相悖于時代必被時代淘汰,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扭曲的“軍規”刺痛了兵心
毫不夸張地說,那些有悖于時代的“這不準,那不準”,讓基層官兵非常反感。
一位老基層說:“壓抑的是心情,影響的是凝聚力、戰斗力!慎重對待新事物、加強管控沒有錯,一‘堵’了之才是錯,由此引發的問題更多。”
某部教導員張立新,對當時“禁止基層干部駕駛”的規定就很有抵觸情緒。他的家距離部隊營區雖談不上遠,卻很偏僻,不通公交車,十天半月回一次家,要么打不上車,要么打上出租,要價很貴,其實他家里早就有私家車。張立新咋也想不明白:“端著金飯碗,卻要去討飯。”
允許基層干部駕駛后,張立新還有點不習慣。他說,第一次開私家車進營區有點像“做賊”。現在,他的車子就放在營區旁一家地方單位的停車場里,雖然不到回家的時間車子不能動,但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一規定拉近了部隊和家的距離。
四級警士長孫超對“不允許戰士使用手機”的規定更惱火。他曾因“私藏”手機被大會小會批評。他對記者說:“其實那時候,單位電話室里已經裝有8部固定電話,平時倒還夠用,但周末扎堆打電話,大家就得排隊。而更大的問題在于沒有私人空間:想家了跟爸媽抹抹眼淚,想女友了說點甜言蜜語,可旁邊站著一群人,想說點啥也張不開口啊!”
“你們趕上了好時候。”一位老士官跟新兵聊天,談起當年使用手機的事,仍感慨萬千:“軍營本來就相對封閉,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因接觸社會少,找個對象不容易,好不容易談一個,就因為聯系不便溝通少,聯系方式不匹配,時常讓女方產生錯覺,甚至誤會。我幾個老戰友就因為這個原因談崩了。如今能用手機了,打電話,發信息,非常方便。我的女朋友說,雖然不經常見面,但天天聯系一下,好像我就在她身邊一樣。”
手機連著親人連著家,也連著他們的婚姻大事。只有順應兵心才能讓大家安心!
這是廣大基層官兵的共同心愿與呼聲:“每出臺一條新規,能不能設身處地想一想:與時代合不合拍?與實際脫不脫節?與官兵對不對路?”
順勢而為才能有所作為
從不透氣、防水性差的解放鞋,到現在舒適、耐用的“小黑跑”,提高的不僅僅是“技術含量”,更是順應兵心、緊跟時代的務實之舉;允許基層干部駕駛,讓基層干部不再為路途遙遠、交通不便而煩惱,拉近的不單是部隊和家的距離,讓基層干部的心和軍營貼得更緊;互聯網的引入以及智能手機的運用,給官兵帶來多少方便與愉悅,不是幾句文辭就能表達到位的……
我們天天喊新情況新問題,有時究竟什么是新情況新問題沒搞清楚,有時怎么應對新情況新問題并不對路。智能手機帶來的是便捷還是危害?互聯網提供的是“美味”還是“禍水”?新媒體演繹的是自由還是混亂?這些,已經得到全社會的驗證。凡事都有利弊,我們不能因為吃飯噎死過人,就永遠不進食了!趨利避害,把新時代的成果有序、可控、規范地引入軍營,才是我們要做的文章,對接好、運用好,而不是一味地“封堵”。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隨著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新事物層出不窮,新情況不斷涌現,軍隊要解答好時代發展中的諸多問題,需要各級各方同心協力,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既有利于部隊管理,又讓官兵樂于接受。
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撲面而來——無線網絡的普及,智能App的開發運用,人工智能的不斷完善,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的日臻成熟等多個方面,必將給軍營帶來新的沖擊。當“00后”即將帶著時代烙印走進軍營,官兵之間的學歷、經歷、年齡的“剪刀差”將會越發明顯;當隔代撫養、留守兒童和“421”家庭結構等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步入軍營,將會有更大的挑戰等待我們應對。
強軍夢的實現需要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順勢而為才能有所作為!為思想裝上“蒸汽機”,為眼界接入“數據云”。面對已知和未知領域的新挑戰,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有效應對,我們才能在改革強軍的征途中步履鏗鏘!
(原標題為《 開放的世界,豈有封閉的軍營 別了,那些曾經扭曲的“軍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