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早發現于法國的德爾塔奧密克戎重組變異如何?巴斯德研究所詳解
重組是許多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過程。冠狀病毒等正鏈RNA病毒中,重組也經常發生,這一現象被認為與病毒宿主范圍擴大、抗原轉移或毒性變異等重大流行病學事件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關于COVID-19流行病學情況的最新周報中即指出,SARS-CoV-2病毒繼續進化。鑒于目前全球范圍內的高水平傳播,很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變異體,包括重組變異體。該組織正在追蹤的重組變異體,包括Delta(AY.4)和Omicron(BA.1)的重組變異體(XD Pango譜系),以及BA.1和BA.2的重組體(如XE Pango譜系)。
其中,XD重組變異體目前傳播似乎仍然有限,被視為“監測中的變異株”(VUM),可獲得的證據并不表明它比其他流行變種更具傳染性。XE重組變異體則于1月19日在英國首次發現,截至3月底,已報告和確認了約600個序列。早期的估計表明,與BA.2相比,XE具有1.1倍的社區增長率優勢(約10%的傳播優勢)。不過,世衛組織也強調,這一發現需要進一步證實。
對于上述的XD重組變異體,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等團隊的研究人員近日在預印本平臺Research Square上發布了一項最新研究,題為“在歐洲發現的Delta-Omicron SARS- CoV-2重組病毒的快速鑒定”(Rapid characterization of a Delta-Omicron SARS- CoV-2 recombinant detected in Europe)。他們指出,這種重組變異體表現出與奧密克戎相似的免疫逃逸特性,而其在表達人類ACE2受體(hACE1)的小鼠中的行為更類似于德爾塔毒株。
研究團隊認為,這種重組變異體提供了一個獨特而自然的機會,可以更好地了解SARS-CoV-2中的基因型與表型之間的聯系。

XD譜系的基因組和最初發現。
法國北部常規監測中發現XD重組變異體
COVID-19大流行發展至今,不斷關切變異體在“接力”引發每一波高潮。就在奧密克戎之前,德爾塔病毒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廣泛傳播。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等團隊的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指出,當兩種遺傳上不同的病毒共同感染細胞時,重組過程可能發生。
2022年初,在法國EMERGEN聯盟和歐洲為常規SARS-CoV-2基因組監測的多個實驗室公開分享了2個序列,最初分別被Pangolin和Nextclade歸類為Delta AY.4和21J。對這些基因組的進一步檢查顯示,僅在基因組的一部分中即存在BA.1譜系特征的大量特征突變,高度暗示了重組 。
該譜系被GISAID指定為分支GKA,然后Pango譜系指定其為XD,并于2022年3月17日被歐盟疾控中心(ECDC)歸類為監測中的變異株。
該重組變異株的最早序列于1月3日在法國北部的常規監測期間采樣獲得。截至3月18日,通過隨機抽樣和聚類調查,已在法國多個地區以及丹麥、荷蘭、比利時和德國檢測到XD譜系。所調查的大多數病例報告沒有旅行史,一例來自意大利的病例除外。研究認為,這表明盡管廣泛但傳播較少。
他們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的數據來自1月3日至3月9日期間在法國發生的32例確診XD病例和6例SARS-CoV-2檢測呈陽性的疑似病例。作為比較,他們還使用了最近在法國使用相同方法對奧密克戎(BA.1)病例調查獲得的流行病學數據。
XD感染患者中位年齡為32.5歲,與奧密克戎病例(35歲)相似。不過,與奧密克戎病例(11.3%)相比,20歲以下的XD病例占25.7%。另外,只有2例XD病例報告了此前發生過SARS-CoV-2感染(5.6%),低于奧密克戎(14%)。沒有XD病例超過70歲,也沒有報告危險因素。只有6%的重組病例未接種疫苗,奧密克戎病例為27%。
這項研究中的法國所有XD病例都是有癥狀的,大多數報告的癥狀是頭痛(61.1%),虛弱/疲勞(58.3%),咳嗽(44.4%),發燒(38.9%)和肌痛(33.3%)。2例XD病例住院治療,其中1例原因不明,但時間少于24小時,沒有重癥監護入院。
研究指出,目前報告的所有XD病毒都可能來自一個獨特的祖先。他們分離出每個親本譜系的代表性病毒,以及重組XD病毒,從而進一步證明了重組基因型。他們提到,2021年12月27日在Ile-de-France采樣的AY.4病毒與XD變異體德爾塔樣區域具有100%的一致性,BA.1病毒與XD變異體的奧密克戎樣區域具有100%的一致性。
在感染小鼠中表現不同于奧密克戎
與SARS-CoV-2原始毒株序列相比,奧密克戎的刺突蛋白上積累了廣泛的突變。由于XD刺突蛋白攜帶BA.1的大部分特征變化,包括整個受體結合域(RBD),研究人員假設這一重組變異體可能具有相似的免疫逃逸特性。

XD重組和免疫逃逸。
通過測試病毒對疫苗接種者血清的敏感性發現,與原始病毒相比,研究觀察到血清對德爾塔的中和滴度僅小幅降低。相比之下,XD重組變異體和 BA.1在2劑疫苗后1個月或6個月的血清樣本中幾乎都沒有中和。在第三劑免疫后1個月,滴度都高得多,不過與原始病毒相比,它們對 BA.1和XD的中和效率仍然降低8倍至10 倍。
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結果表明XD變異體顯示出與BA.1相似的免疫逃逸特性,并進一步強化了刺突蛋白RBD表位在血清組中疫苗誘導的中和反應中的主要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與德爾塔相比,奧密克戎BA.1與較低的嚴重疾病風險相關。一致地,BA.1已被證明在嚙齒動物模型中引起減毒疾病,包括在人ACE2 轉基因 (K18-hACE2) 小鼠的高度敏感模型中。
研究團隊對K18-hACE2 小鼠進行攻毒試驗后發現,感染后3天 (dpi) 時,感染 BA.1或XD病毒的小鼠肺部病毒RNA水平相當,比感染AY.4的動物低3.7倍。相比之下,XD 感染小鼠鼻甲中的病毒載量比 BA.1 感染動物高8.5倍,僅略低于AY.4感染小鼠。在測量傳染性滴度時注意到了類似的差異。
他們還在11天內監測了小鼠的體重減輕和疾病。與主要的德爾塔譜系一樣,AY.4分離株導致體重減輕的疾病在感染后3天時加速,7只小鼠中有6只在感染后7-9天時達到人道終點。BA.1感染則與體重無關。對于XD 病毒,研究人員在感染后5天內的這一期間沒有觀察到體重減輕,但所有小鼠在第5天和第8天之間迅速惡化,并在第 9天死亡或不得不實施安樂死。
研究團隊總結稱,總之,這些結果表明德爾塔-奧密克戎XD重組變異體在K18-hACE2小鼠中有著不同于奧密克戎BA.1的臨床特征。這進一步表明,該模型中 BA.1 的減毒表型不能僅視為與刺突蛋白的變化有關,需要進一步的實驗來確定小鼠感染XD后表型的基礎,并確定這與人類XD感染的關系。

XD(綠)與德爾塔AY.4(藍)、奧密克戎BA.1(黃)在K18-hACE2小鼠的表型差異。
研究團隊還進一步研究了XD病毒復制適應性的潛在差異。他們以 1:1、1:9 或 9:1 的比例為K18-hACE2小鼠組接種了BA.1和XD病毒的混合物,并使用宏基因組測序來估計肺和鼻甲中病毒基因組在感染后3天時的比率。結果顯示,雖然BA.1在肺中始終勝過XD重組變異體體,但在鼻甲中觀察到相反的情況。
綜上所述,這些結果表明XD和BA.1在不同環境中各自呈現出復制優勢。
研究團隊強調,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觀察到的持續多樣化,以及關切變異株的出現等,可能會為重組提供進一步的機會。持續的全球監測和快速風險評估,對于我們對SARS-CoV-2 循環的長期應對和對其生物學的理解至關重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