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開封一自閉癥教育機構的6年:孩子多來自窮困家庭,需要捐助
對于自閉癥孩子的康復訓練,郭秋菊這些年摸索出了一套方法,她首先交孩子們說話、交流,再逐漸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而這往往要耗費很大的心力。
2016年,郭秋菊在朋友家第一次接觸自閉癥孩子,但身邊的人往往缺乏認知,不認為孩子有異常。此后,曾當過幼師的她,決定投身自閉癥早教行業。她打聽到開封草市街有一家康復機構要轉讓,于是接手辦了開封啟智特殊教育學校(下稱啟智中心)。六年時間里,學校已經發展成一所集康復、教育、托管為一體的民辦非盈利機構。
近日,郭秋菊接受了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的電話采訪。電話那頭,郭秋菊講述了她創辦的初衷及愿景。現在學校一共有52個孩子,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啟智中心是他們的庇護所。
郭秋菊說,由于這些孩子絕大多數家境貧困,目前只接受過一些以個人名義的愛心捐贈,現在中心發展資金有限,學校很難繼續維持正常運轉,急需幫助。
澎湃新聞了解到,4月2日,世界自閉癥日當天,國內專業的孤獨癥譜系兒童服務平臺“大米和小米”聯同北京揚帆公益基金會向開封啟智特殊教育學校捐贈10余萬元。這筆善款將用于學校康復師的專業培訓、為孩子捐贈物資等。
【對話郭秋菊】
澎湃新聞:是什么契機使你辦啟智中心?
郭秋菊:2016年的時候,我在朋友家第一次見到了自閉癥孩子情緒發作。我朋友家的孩子是一個女孩兒,我發現這個孩子的反應有些問題,逗她沒有反應。我就建議我朋友帶她孩子去醫院看看。
當時我對自閉癥的認知很少,周邊老人也會認為“我家孩子沒事,就是比別人發育會遲緩一些,也沒關系”,他們沒有意識到也許這是自閉癥的一種表現。
我之前也是學幼教的,結婚前做過幼兒園老師,也做過其他工作。2016年,我30多歲,我就在想能不能把自閉癥早教當一門事業來做。我當時就一股腦兒的把這個事情接下來,也沒想太多。
澎湃新聞:一開始有沒有遇到什么者困難?
郭秋菊:我們剛接手這個項目的時候,本來是做0-6歲心智障礙患兒的康復訓練,開始也有一些腦癱兒等其他患者。我們最初收費也很低,這邊家長有些對自閉癥的認知不夠,所以不太愿意把孩子送到這里來。
剛剛接觸的時候真的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即便從幼教畢業,但也一直在學習、摸索中。我去到鄭州市康達能力訓練中心學習,也跟鄭州權威的醫院專家學習較為系統的康復訓練,請教經驗。
當時還有一個問題是師資力量不夠。剛開始我只聘請了三位老師。兩位生活老師、一個做飯老師。
澎湃新聞:你最初學到了哪些系統知識?
郭秋菊:鄭州康達做得很好,他們提倡的是自然訓練法這類先進理念方法。這個方法,不能強迫孩子,而是要走進孩子的世界,先跟他們玩,畫一些指令,然后再去教他們認知。
從康達回來之后,我的初衷想法也是這樣。想教這些孩子,成為他們的朋友,讓他們先學會簡單的生活技能,比如上廁所、吃飯、穿衣服或者與人打招呼,注意力安靜下來。
澎湃新聞:目前啟智中心的教育方法是什么樣的?
郭秋菊:我們中心不像醫院有大量的評估表,我通過多年積累、學習的經驗去判斷、評估孩子的自閉癥在什么階段。比如說有一個新生來,我會跟他們去聊天,去觀察他的動作和行為,有沒有刻板行為,有沒有語言,或者愿意不愿意與人交流,交流過程中有沒有被動語言、主動語言。我內心有一個基本的認知。
澎湃新聞:這套方法目前看下來在實踐中是可行的嗎?
郭秋菊:目前在我們學校還是可行的。有些輕度的孤獨癥孩子能夠送上正常的學校、幼兒園讀書,能夠簡單交流。有些不會說話,我可以通過我學的技術,一些方法,開發他們的語言。
還有一些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我當時的想法是他們需要大量的識字和認知,然后教他一些生活自理這些方面的技能。首先,他們生活能自理了,他能跟你去交流了,然后再去入手去教他們。
澎湃新聞:在教學過程中有讓你印象深刻的學生嗎?
郭秋菊:我目前在帶的一個孩子叫小石頭,他是自閉癥,我教了他四個月,現在這個孩子能交流了,剛來的時候沒有任何語言。還有一個孩子,送過來的時候也完全不會說,他媽媽也一臉焦急,后來我用兩個月的時間讓他開口了。
我在教他的過程中,我會先對他整個口部、面部、鼻子以下這些肌肉,放松按摩。等他完全放松了,再誘導他一點點發音。
這個教學過程真的非常煎熬。我身體也出現了問題,讓他們停了一段時間。在啟智中心的這些孩子,真的是家境比較貧困的孩子。有的孩子只能靠爺爺奶奶撫養,還有的是靠單親媽媽養育。
澎湃新聞:現在啟智中心是什么情況?最急缺的是什么?
郭秋菊:現在中心里最小的孩子五歲多,最大的20歲。他們擠在中心四間大教室內,上課、吃飯、活動睡覺。目前為了省錢,學校一共有四間教室,平時空調不敢開。啟智老師的月薪也是1800元到2100元不等,這點收入,也很難留住專業的特教老師和康復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