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內蒙古巴林左旗公安組建6人騎警隊:救助受傷動物,震懾盜獵

騎警隊在保護區內巡邏。 人民公安報 圖
3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烏蘭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幾只大鳥在空中盤旋,馬背上的53歲民警孫海清舉著望遠鏡驚嘆,從小在這片林子中長大的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么大的鳥類。
來不及多欣賞幾眼,他和同事們將望遠鏡投向大鳥的四周,警惕盜獵者的出現。這是孫海清守護烏蘭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第23個年頭,也是他在馬背上巡護的第二個年頭。
烏蘭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80878公頃,森林茂密、草原廣闊、溪流縱橫,有大量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植物,是一個以過渡帶森林、草原植被及珍稀野生動物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因非法放牧、盜獵、挖藥材等現象在保護區內時有發生,而保護區內以原始林和原始次生林區為主,機動車無法進入。為了不破壞草場,同時又能解決管護和封禁困難,2020年,巴林左旗公安局環食藥偵大隊組建了一支由6人組成的騎警隊,因地制宜開展巡防安保,有效保護了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
近兩年來,6個人6匹馬,穿行于高山之巔,林海之間,救助受傷的野生動物,與盜獵偷采偷伐者斗智斗勇。
據孫海清介紹,在一次巡護中,騎警隊通過望遠鏡看到山上有人偷挖藥材,6個人立即分成兩小隊,一隊上山驅趕,一隊在山下堵截,兩隊包抄,一舉將偷采者抓獲。“盜獵者反偵查能力較強,有好幾次我們騎警隊通過望遠鏡看到他們,等趕到時,他們已經逃跑了。”孫海清心有不甘地說。騎警隊雖然沒能抓住他們,但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盜獵現象越來越少,“馬背守護神”也在當地出了名。
不僅在山上巡護,他們還深入周邊農牧戶進行宣傳,提高農牧民生態保護意識。如今,牧民們自覺不在保護區內放牧,碰到需要救助的野生動物和盜獵偷伐者,都會第一時間報告給騎警隊。
“這里海拔高,夏天巡山也要穿棉衣,而冬天最低氣溫零下40多攝氏度,迎著風走在山路上,人和馬都凍得瑟瑟發抖。”孫海清說,尤其是大雪過后,白雪覆蓋大地,馬在林子里深一腳淺一腳,有時候一腳踩空,人就從馬上摔出去,受傷是常有的事兒,所以巡山的時候他們都隨身背著醫藥箱。
這些年,保護區植被恢復越來越好,狍子、馬鹿從一只兩只變成成群結隊,叫不上名的鳥類越來越多,這些變化也有騎警隊的一份功勞。
(原標題:巴林左旗烏蘭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穿梭在高山林海的“騎警隊”(清配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