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84歲老人5年來首次下樓,這臺政府推廣的機器讓她喜極而泣
近日,一支身穿紅馬甲的“爬樓機”服務隊走進上海市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和臨汾路街道,開始為居住在無電梯老公房里的老年人提供上下樓服務。
7月28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靜安區政府獲悉,年內,爬樓機服務將在整個靜安區推廣實施。

84歲老人4年來首次下樓,熱淚盈眶
今年84歲的賀月仙,已經5年沒下過樓了。
老人曾有過一段“輝煌歷史”:1959年任彭浦新村第一任居委會主任,后任彭浦新村居委會黨總支書記,曾受國家領導人接見。
如今老人家住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居住的小區是上世紀50年代所建,沒有電梯,因為腿腳不便,難以下樓。
能體驗便攜式爬樓機,老人非常開心。這回在小區里,老人下樓碰到了1959年與她一起入住該小區的黃阿婆,兩人許久未見,激動地眼淚潤濕了雙眼,“沒想到還能再碰見老朋友,讓我圓了這個夢”。
據上海市靜安區政府有關人士介紹,上海市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臨汾路街道轄區內,無電梯老公房小區比較集中,居住在2樓以上的80歲以上老年人約有6200多人。
其中,有很大比例的老年人因身體原因,上下樓十分困難,他們被形象地稱為“懸空老人”。此外,上述兩個街道還有肢體殘疾人超過3000人,上下樓問題嚴重影響到這部分困難群體的出行安全和生活質量?!伴_著窗戶能看見樓下,就是走不下來”,他們普遍都有這樣的困境。
一分鐘左右平穩上下一個樓層
面對“懸空老人”的訴求,靜安區曾嘗試過不少解決辦法。
如為老公房加裝電梯,但由于房屋結構、費用、業主意見難統一,尤其是一、二樓居民的反對而難以實施;此外,在樓道里安裝軌道式升降機也因空間限制、無專業人員操作、老人安全難保障等,成功的案例至今很少。
而“便攜式電動載人爬樓機”因不用施工安裝、不占樓道空間、由專業人員攜帶設備上門服務,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上述缺點。老年人或殘疾人像坐輪椅一樣乘坐在爬樓機上,在專業人員的操作下,一分鐘左右即可非常平穩地上下一個樓層。
不久前,靜安區政府在彭浦新村召開現場會,決定推廣爬樓機服務,首先是在無電梯老公房較為集中的彭浦新村街道和臨汾路路街道試點。
這一服務項目由上海市靜安區專門從事養老服務的國有企業凱成公司來具體實施。目前,公司在試點區域內建立了多個爬樓機服務站,對服務人員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專業培訓,同時設立了電話預約中心,2個街道的“懸空老人”、殘疾人或家屬提前撥打4009202652,可方便地預約上門服務。
試點街道爬樓機服務完全免費
澎湃新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試點的兩個街道預約上門的爬樓機服務完全是免費的,上下樓各計算一次服務,服務對象是老年人、殘疾人和其他上下樓不便的居民,而對服務對象的限定是體重200斤以下、沒有傳染病、能坐等,且要有家人或鄰居或居委會工作人員至少一人同爬樓機服務人員同時在場。
從6月28日啟動“爬樓機”服務,截止7月23日,服務老人200人共234次,其中,80歲以上老人占68%,年齡最大的96歲,80歲以下、因疾病導致上下樓不便的人群占32%,使用爬樓機上下樓的原因包括去醫院就醫占43%,嘗試體驗占38%,走親訪友、聚會、理發、散步等占19%。
在彭浦新村街道和臨汾路街道試點的爬樓機服務僅是一個開始,記者從靜安區區政府了解到,這項服務年內將在整個靜安區推廣實施。而且,靜安在提供爬樓機上下樓服務的同時將解決“懸空老人”等困難群體的其它的需求,包括就醫、就餐、生活照護、醫療護理、文化、心理需求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