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情之下,波哥大依然熱愛涂鴉
潘詩宇
起初,我對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印象并不怎么好,據說這里治安很差,還常年陰雨。但在從機場出來的出租車上,我看到眼前的道路寬敞且通暢,遠處大樓高聳,還有在高速路兩旁的長長的涂鴉墻,我對這個南美洲最大城市之一的態度有所改觀。
最近十年,波哥大成了全球前幾名的著名涂鴉城市,在2014年左右,涂鴉在波哥大合法了,很多國外知名藝術家也來到波哥大享受自由的創作氛圍。有人說這里成了涂鴉藝術家心目中的麥加。

波哥大市中心的一副巨幅涂鴉 本文圖除注明外均為 作者 提供
在波哥大有一個名為“波哥大涂鴉之旅(Bogota Graffiti Tour)”的團隊,有6名成員,都是設計師、人類學家、 藝術家。團隊始于 2011 年,創始人是一位澳大利亞街頭藝術家和一位加拿大畫家,他們向游客分享波哥大獨特的城市藝術場景和當地藝術家的創作。因為團隊的專業性和熱情,漸漸的,涂鴉之旅開始被認為是波哥大最棒的旅游體驗。
幸運的是,疫情并沒有把這個團隊壓垮,今年3月,他們重新開團,我們有幸參與了由人類學家Jeff帶領的市中心涂鴉團。這一趟下來,體驗到的不僅是藝術,更有哥倫比亞仍然正在發生的當代史。

我們的導游Jeff
Jeff將涂鴉定義為一種“非法的在公共空間的表達”,據他說,目前波哥大有至少3000名涂鴉藝術家。其實,這之中只有極少數人可以靠涂鴉創作來支持自己的生活,大多數人在涂鴉之外都有自己的工作,比如大學教授,醫生、設計師等等。盡管這些藝術家都會接受商業品牌、政府或者國際組織邀請,創作一些“合法”的涂鴉,但他們并不會停止“非法”涂鴉。
合法涂鴉背后的故事
涂鴉在波哥大合法,到底是什么意思?
更準確的說法其實是,在波哥大涂鴉不會被定罪,如果涂鴉者提前申請并獲得批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進行創作。但是如果未申請,第一次被警察發現,會強制你接受“市民教育”,第二次開始則要被罰款,罰款金額在40-50萬哥倫比亞比索之間(約合人民幣700-900元之間)。
為了逃避警察監管,很多涂鴉都是在黑夜中完成。即使被抓,罰款數量也是可以跟警察商量的,打個折,甚至有時候警察喜歡你的畫作,可能也就不收罰款了。
這樣看似自由的創作環境,其實來之不易,背后有關于一個暴力與腐敗的故事。
2011年8月16日晚上,一位十六歲的涂鴉者迭戈(Diego Felipe Becerra)在畫涂鴉的時候被警察發現,慌張逃跑之中被警察開槍打死。
為了掩飾過錯,警方假稱少年因為搶劫公共汽車才被槍殺,以證明槍擊事件的正當性。迭戈悲痛欲絕的父母開始了長達兩年的上訴,最后真相大白,引起了波哥大全城的怒火。

被殺的涂鴉少年Diego Felipe Becerr 資料圖
正巧這一年,賈斯汀·比伯來波哥大開演唱會,他也想在波哥大留下自己的涂鴉作品,于是警方護送他到了指定墻壁上作畫。這件事在本地的涂鴉藝術家社區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如果我們去同一個地方畫涂鴉的話,警察是會保護我們,還是殺了我們?”本地藝術家們心中充滿疑問,他們集結了200位藝術家,就在賈斯汀·比伯的涂鴉墻上,連續涂鴉作畫了24個小時(當然覆蓋了比伯的作品)。

賈斯汀·比伯在畫涂鴉 資料圖
經過這兩次事件發酵,以及多方媒體的報道,波哥大政府終于決定采取行動來規范街頭藝術,不再視涂鴉為犯罪行為。
在今天的波哥大,藝術家可以在白天創作,不用擔心警察的逮捕。市民們甚至會邀請藝術家為自己家的墻壁作畫,而我們也有機會參加這樣一個涂鴉之旅?,F在的波哥大已經是地球上最適合街頭藝術的城市之一,連主要街道上高達七層樓的墻壁也被用作畫布。

波哥大市區的涂鴉作品
豐富多元的波哥大涂鴉
波哥大涂鴉的一個特點是,每一天這里都有新的作品會誕生。
我們抵達波哥大的兩個月前,哥倫比亞爆發了一輪針對政府提高稅率的抗議,現在走在首都波哥大第七大道步行街上,還能看到當時游行的痕跡。在我們集合的報紙廣場上,也有這樣一幅有關警察暴力驅散游行人群的涂鴉作品,用西班牙語寫著“不要強奸,不要觸摸,不要殺人?!蓖盔f沒有署名,Jeff告訴我們,這是一群年輕人創作了它。

地上的涂鴉
坎德拉里亞(La Candelaria)是波哥大的歷史中心街區,在這里可以看到來自本地和國際藝術家的最佳作品。在這里,涂鴉遍布整個街區:旅館、商鋪、公園、文化機構,甚至在波哥大最古老的廣場協和廣場 (La Plaza de la Concordia) 上的小商販們使用的集裝箱上都有。
在這里我們也終于看到了原住民的臉龐。在哥倫比亞的城市里,原住民并不多見,一是因為原住民的數量稀少,只占到哥倫比亞總人口的百分之二。二是由于哥倫比亞地形多山,村莊與城市相距太遠,當地印第安人居住地太過分散,也沒有形成與墨西哥或秘魯類似的主導印第安文化。
直到20世紀90年代,哥倫比亞的印第安人開始為平等權利而斗爭,涂鴉藝術家也逐漸參與其中,許多原住民相關的創作也逐漸誕生。

以哥倫比亞原住民為主體的涂鴉作品
哥倫比亞也是一個移民國家,尤其有許多來自鄰國委內瑞拉的難民。他們的許多創作便會以此為主題。有一位委內瑞拉藝術家就常被Jeff提及,在他的很多作品里,人物的眉心有一顆種子,種子其實就代表了他們的移民身份。這位藝術家借此表達,作為移民,他們一直在尋找一塊合適的土壤,播下一顆種子,然后等待它發芽結果。
女性涂鴉藝術家的作品也是Jeff為我們介紹的重點,“因為哥倫比亞是拉丁美洲性別最不平等的國家”。這里的女性從出生開始,就害怕男性、害怕表達、害怕暴露自己。女性在社會中會遭遇到許多不平等,尤其在街頭藝術這樣,由男性主導的領域中更加明顯。
Jeff就有好幾位女性涂鴉藝術家朋友,她們告訴Jeff,當她們開始表達,開始在公共場合創作涂鴉,使得作品被更多人看到之后,她們開始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是涂鴉鼓勵她們去爭取應有的權利。

以女孩為主體的涂鴉作品
當然,在波哥大的涂鴉墻上,我們也不可避免地也會看到很多關于戰爭、腐敗、毒梟等主題的涂鴉,畢竟這些血腥歷史也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
年輕力量
在波哥大的幾天中,我們發現疫情對這里的經濟影響很嚴重,市中心寫字樓的占用率并不高,沿浦街面的商鋪有很多都關門了,到處都是待售待租的牌子。
但是涂鴉作品仍然在持續增加,Jeff的團隊在幾個星期前,還在為即將舉辦的一個女性涂鴉藝術節組織過幾次義務的涂鴉之旅。
我們沒能親眼見證藝術家們創作涂鴉的過程,但是在市中心的幾個公園廣場里,倒是看到了不少在玩滑板的年輕人。包括涂鴉在內的街頭藝術和嘻哈文化,給波哥大的街頭注入了年輕的能量。
出生于墨西哥,成長在哥倫比亞的涂鴉藝術家Stink Fish近年來頗受國際社會關注。他的作品特點是會在隨機的照片里尋找靈感,將人物肖像作為底色,并添加一些迷幻圖案。2013年他被邀請,在米蘭時裝秀上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他繪制的女性肖像還被印在了Prada的裙子上。像他這樣的藝術家的成功,讓更多哥倫比亞年輕人看到藝術可以帶來不一樣的未來。

Stink Fish在波哥大的作品之一
“可能你們的朋友知道你們要來哥倫比亞旅行時,會說你們瘋了?!甭贸探Y束時,Jeff對我們說,“但是,我希望你們體驗之后能告訴他們,其實哥倫比亞現在已經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樣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