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船員視網膜脫落從非洲回滬求醫,緊急核酸后醫生助他恢復光明
3月31日,一則求助消息在社交媒體流傳,一名在非洲剛果(布)工作的中國船員因視網膜脫落有失明風險,輾轉回國求醫。
4月1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獲悉,3月31日該院在疫情防控下的應急診機制下,為來自非洲剛果(布)輾轉回國求醫的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患者成功實施視網膜復位手術,幫助患者恢復光明。

姜春暉為患者實施視網膜復位術。醫院供圖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位38歲的患者是在非洲剛果(布)漁業公司工作的中國船員,1月余前碼頭卸貨時左眼不慎被打包帶彈傷,隨即出現左眼不適。患者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的中剛友好醫院診斷為左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因當地醫療條件有限,建議患者盡快回國手術治療。
由于疫情原因,根據國際航班的隔離要求,患者在剛果(布)先接受21天隔離,轉機埃塞俄比亞再8天隔離。最終,患者在中國使館的幫助下登上了回國航班。
按照國內疫情管控的要求,境外歸國人員仍需入境后繼續隔離。在隔離期間內,患者癥狀逐漸加重,并開始出現明顯視力下降及視物變形。讓他心焦的是在隔離期間上海疫情加重了。
該患者在社交媒體發布就醫需求后,嘉定區衛健委獲悉后第一時間給予回應,并經上海市衛健委協調安排由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予以收治。患者于31日通過120閉環送到該醫院急診。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介紹,根據院內應急預案,院辦、門辦、急診科、醫務部、院感、眼科、手術室高效協作,急診科為患者進行緊急核酸采樣后,快速將患者轉送至急診隔離房間,并安排防疫到位的眼科檢查包括B超檢查等。
眼底病專家、該院主任醫師姜春暉為患者進行了細致全面的檢查,發現患者周邊視網膜存在裂孔及變性區,視網膜脫離已危及黃斑區。患者重要的中心視力已經遭受嚴重的損傷,需要馬上進行救治。
與患者充分溝通后,根據疫情二級防控要求即刻做好防疫措施,姜春暉團隊于當天緊急在負壓手術室,為患者進行視網膜復位術。主刀醫生姜春暉克服穿戴全套防護裝備造成的手術操作不便,歷時一小時余,以精湛技術,順利完成手術。
院方表示,今天(4月1日)早晨術后第一天復查,患者視網膜裂孔封閉良好,視網膜已經平復,患者感謝了醫院的應急救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