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太平輪1949:作家張典婉與中國的泰坦尼克號的故事
【編者按】
2005年,張典婉參與《尋找太平輪》紀錄片的拍攝、制作,2009年《太平輪一九四九》在臺灣地區出版,2011年,該書簡體字版由三聯書店出版。張典婉通過采訪太平輪生還者、受難家屬和有關人員,并調查大量的文獻資料,努力還原了這個充滿悲歡離合的沉船故事。此后,吳宇森導演將“太平輪”的故事搬上大銀幕,上下兩部分別于2014、2015年上映,雖然電影中的故事與張典婉的紀實作品幾乎沒有關系,但作為太平輪故事的重要追溯者,張典婉的名字為更多人所知。
近日出版的Mook書《三明治:我們與我們的城市》中的《作家張典婉:最后她也變成了一艘渡船》講述了張典婉與太平輪難分難解的緣分,本文摘編自該篇,由澎湃新聞經中信出版集團授權發布。

電影海報
1959年,張典婉出生于臺灣北部苗栗的農村。由于母親過早離世,父親不得不將她托付給同村年近六旬的養父母,隨養父姓張,名典婉。但這對養父母并不簡單。父親張漢文曾是康有為門下萬木草堂中唯一的臺灣學生,母親司馬秀媛是上海灘大糖商司馬聘三的千金。夫婦二人淡泊名利,過著耕田育果的農夫生活,但家中往來都是文化鴻儒,比如林海音、郁達夫等等。
16歲,張典婉到臺北世新大學念新聞專科,畢業后進了《臺灣日報》當地方記者。1995年和1996年,張典婉的兩部當代報告文學作品《一些大陳人的故事》和《海上女騎士》,蟬聯兩屆《聯合報》報告文學獎,這也為她完成《太平輪一九四九》的創作打下了報告文學的基礎。
1948年12月,張典婉的養母搭乘太平輪從上海來到臺灣。一個月后的1月27日,巨輪在它的第35個航程沉至舟山海底。死里逃生的養母聽聞噩耗,默默將從上海帶到臺灣來的小狗改名為“太平”。童年的張典婉是聽著太平輪的故事長大的,飯桌上,養母總會不厭其煩地提起,“這刀子是坐太平輪來的,這叉子是坐太平輪來的,這桌布是坐太平輪來的......”

直到2000年養母去世,張典婉在她的遺物中看到父母早年在上海的私人物品。有她和父親1946年的上海身份證和記滿上海時光的記事本,上面有每位朋友的地址和電話:愚園路、淮海路......張典婉抱著養母留下的皮箱號啕大哭,才意識到“太平輪”對養母和自己而言的意義。這艘永遠沉沒的巨輪,是養母無法再度回溯的、永遠沉默的往昔,也是自己未曾謀面的鄉愁。
“冥冥中我就是注定要幫那個年代寫一個故事的。”張典婉覺得自己該做些什么。2004年,張典婉參與到鳳凰衛視《尋找太平輪》紀錄片的采訪,此后正式開始了《太平輪一九四九》的資料采集工作,一埋頭便是5年。
她到臺灣和上海的檔案館翻閱歷史資料,不放過任何一篇舊報紙上關于太平輪事件的報道。為了采訪到與太平輪有關的人物,包括生還者、罹難者家屬等等,她在報紙上刊登啟事,一有消息就立刻動身前去確認,收集一切可能的記憶碎片。

回憶的過程也是在被訪者“傷口上撒鹽”的過程,有人拒絕接聽電話,有人勃然大怒,有人懷疑她的動機,好幾次到了被訪者家門口,還是被轟了出去。一年多后,張典婉才等到了《太平輪一九四九》的第一個故事,巨輪沉沒后被救起的38人之一,葉明倫,當時他已經90歲出頭了。慢慢地,其他的幸存者、罹難者家屬、見證人都匯聚過來,最終采訪了一百余人。
花了整整5年時間去寫太平輪,見證了太多的悲歡離合故事,這對張典婉來說像一場洗禮。“歷史沒有顏色,只有溫度”,她常常用這句話來注解自己堅持做這件事的原因,她不想寫歷史洪流,只想記錄大時代里的小人物命運。
在真實的災難中,大部分乘客如蔣經國好友俞季虞、袁世凱的孫子袁家藝、神探李昌鈺的父親都命隕深海,無數家庭的命運因此改變走向。有妹妹一直在打聽大哥的下落,將近十年后才得知他想盡辦法買到一張退票,登上了最后一班太平輪。有位父親在登上太平輪前,給已到達臺灣的妻子和女兒拍電報,要“與你們一起過年”,從此再也沒有音信。
得知電影《太平輪》即將拍攝,許多朋友都以為是張典婉的書要改編成電影,紛紛跑來恭喜。 這讓她哭笑不得,因為電影情節并未使用《太平輪一九四九》書中記錄的真實故事。

開拍前,吳宇森曾約見張典婉聊天,張典婉講述了許多采訪到的動人愛情故事。吳宇森聽完后久久沉默,那時電影劇本已經完成,無法更改。最終電影借鑒了書中對歷史碎片和場景的還原,這讓張典婉感到很郁悶,“連太平輪的受難者家屬都沒有見過,就拍了這部電影,這樣有點對不起那些遇難者和家屬”。
太平輪事件是亂世中人性的燈塔,它覆滅過,現在被親歷者用意識點亮,重新照亮了過往。當讀者說這本書寫得好時,張典婉總覺得不是自己文筆有多好,是那個時代講出了自己的故事,她只是個記錄者、代筆人。就像她在該書自序中說的那樣,“逝者受苦的魂魄需要祈禱安息,幸存者及后代們的暗夜哭泣需要被聆聽”。
歲月潛行中,張典婉仿佛也成了一條船,將那些無法自言的往事,渡到如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