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寧波一普通小學探索特色化教育:把小眾“手球”打出國際水平

7月15日晚上9時許,浙江寧波金家一路259弄路口聚集了幾十人,鞭炮聲打破了夏夜的寂靜,煙花在金家漕小學上空綻放,一輛載著校女子手球隊的大巴緩緩駛入校門,家長、老師手捧鮮花、熱淚盈眶。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校方獲悉,北京時間7月11日凌晨4時,金家漕小學女子手球隊在意大利摘得了2017英特納姆杯國際青少年手球錦標賽U12組冠軍。這意味著,這所普通公辦小學再一次被寫入了歷史。
把手球作為一種校園文化推廣

金家漕小學是一所普通公辦小學,全校6個年級共800名學生,生源大多來自附近小區住戶。
走在在金家漕小學校園里,隨處可見手球元素。“曾經灑下汗水和淚水,我們何懼疼痛與勞累。Handball Handball ……”這是金家漕小學手球校隊隊歌,也是學校校歌。作為這首歌的作詞者,金家漕小學手球隊總教練陳敬偉向澎湃新聞介紹道,2004年,他通過多方走訪、調研,發現手球項目易學、受場地限制小。于是,在區教育局和學校的支持下把手球引進學校。此后,手球就作為一種健身方式在金家漕小學校園里流行起來。
2010年,金家漕小學手球隊第一次走向國際賽場并進入16強。為提高教練水平,學校還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從上海、安徽等國內手球運動發展較為成熟的地區取經。2014年,現任校長陳錫江到任后,多次強調特色化辦學。在注重手球競技的同時,還將“手球文化”在全校推廣。
為將手球文化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學,學校開展了校園手球系列課程。同時,打造了學校一年一度的“JHA”(Jinjiacao Handball Association)手球聯賽。在聯賽中,學生各展所長,啦啦隊、記者、裁判、數據統計員、設計師等都由各年級學生來擔任。一來,將手球與學科教育相結合,二來可利用如此平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在意奪冠,“孩子們了不起”

接過媽媽手中的鮮花,隊員蔣佳靈開心地笑了。 古雨田 圖
2016年,金家漕小學校男子手球隊就曾在丹麥奪冠,實現了“中國青少年團體球隊項目在國際大賽零冠”的突破。2017年7月11日凌晨4時,代表中國青少年出戰的金家漕小學女子手球隊以1分優勢險勝保加利亞,最終以10連勝的戰績,在意大利摘得了2017英特納姆杯國際青少年手球錦標賽U12組冠軍,為中國青少年女子手球贏得了國際大賽的首冠。

對于這樣的成績,校長陳錫江難掩激動地對澎湃新聞說:“我們抱著學習的心態出戰,告訴孩子們拼一場是一場。10戰10勝不容易,孩子們了不起!”
此次出戰意大利的有11名隊員,分別來自4至6年級。每天頂著烈日訓練、比賽,讓姑娘們都被曬成了小麥色。金家漕小學的學生從一年級就開始接觸手球,3-6年級每班都會有一支手球隊。
賽場上,她們是敢打敢拼的“女漢子”。散場后,她們轉眼變身“中國文化推廣大使”。女隊主教練鐘迎輝介紹,此次主辦方特意安排了賽后聯歡會。聯歡會上,隊員們表演了中國茶藝和民樂獨奏,現場贊嘆不斷。
12歲的盧奕靈是校隊里的“顏值擔當”,愛好古箏的她,看起來文靜、纖瘦。5年級時她轉學到這,因為手長、腿長的身體優勢,她被教練看中并選入校隊。一邊是古箏、一邊是手球,兩個看似完全對立的愛好,并沒有此消彼長,反而讓她的課余生活變得更加多彩。

上學期間,學校會利用放學之后的1小時對手球隊員加強訓練。到了暑期,特別是備戰前夕,每天會分上下午三場進行針對性訓練。
除了身體優勢,學習成績也是學校對校手球隊隊員的要求之一。金家漕小學校辦主任汪風峰對澎湃新聞表示,學校對于手球隊員的學習成績有考核,好成績是進入校手球隊的前提。而教練也會定期和班主任交流學生近況,以關注隊員學習成績變化,及時作出調整。
特色化辦學顯成效
手球起源于歐洲,在上世紀70年代被列入奧運項目。但在國內,手球卻是較為小眾的體育項目之一。寧波市體育局訓練競賽處處長顧飛舟介紹,金家漕小學的手球水平已處于國內青少年頂尖水平,學校另辟蹊徑的特色教育方式日見成效。
如今,金家漕這所普通公辦小學的名氣日漸響亮,同時也帶動了寧波其他學校的特色化教育發展。越來越多家長轉變了“舍近求遠讀名校”的觀點,選擇了就近入學。而金家漕小學的生源質量也因此得到了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環。
寧波市教育局學校安全與體衛藝處副處長龔松林坦言,進一步引導有一定基礎的學校發展特色化教育也是寧波市乃至浙江省的指針和方向。他認為,“體育運動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發展,只要合理安排時間,就能讓孩子興趣、學習兩不誤。”
針對“特色化辦學”,東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王玨表示贊賞。她向澎湃新聞表示,金家漕小學的手球特色化辦學,有助于學生凝聚力、自豪感和協作精神的提升。“特色化辦學能兼顧學生學業的同時,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塑造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要注意處理學習和訓練的比例,否則將存在本末倒置的問題。”
當提及學生今后專業發展時,金家漕小學副校長陳小虹強調,學校的培養是以興趣為主,不強調輸贏,不強求孩子走專業道路,只為孩子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希望學生通過手球運動強身健體、感受團隊精神。
今年7月底和8月初,金家漕小學兩支男子手球隊將代表中國分別于出征丹麥、匈牙利。據校方提供的資料顯示,鄞州區區政府和鄞州區鐘公廟街道將撥款1.37億,在金家漕小學建設一處1500平方米的國際標準手球館,為將來承接國際手球賽事做準備。目前,場館以進入拆舊階段,兩年后,這處坐落在寧波菜場路上的全新國際化的手球館或將為中國青少年手球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