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77軍某紅軍旅從西北移防西南,火車上被子都疊成“豆腐塊”
話不多說,先上圖!

這是一列行將到站的火車,車上的乘客早已把被子疊得有棱有角,整齊地擺在床頭。
我們不禁要問,這群“神秘”的旅客到底是誰?為什么要這樣做?


睡在這些車廂的是一群特別的人,他們身著一身迷彩,被譽為國防鋼鐵長城,也是人民的子弟兵。
不久前,駐扎在西北腹地的第77集團軍某紅軍旅跨過大漠戈壁,穿過崇山峻嶺,千里移防。雖然在火車上只有短短的24個小時,但是他們依舊嚴格落實一日生活制度,由北到南,一路彰顯著軍人作風!





臨近終點,戰士們找到乘務員借來掃把和拖把,全面打掃了車廂。




列車長過來跟旅領導說:“你們是我見過最好的乘客,不愧是一支作風過硬的部隊?!?/p>
列車上穿行而過的旅客,總是會放慢腳步,邊走邊說:“這支部隊肯定很強!”
為什么群眾通過一個“豆腐塊”就能看出這支部隊的戰斗力呢?
“豆腐塊”是軍隊紀律的一種體現,是軍營文化的一道風景,承載著軍營的美、軍人的魂、軍隊不朽的精神。
其實,疊“豆腐塊”并不是簡單的一件事,官兵們從領到被子的那一刻起就和它“捆綁”在了一起,不斷地拿板凳拍、用身體壓,壓制的是內心的軟弱;不斷地修,修理的是內心的浮躁;不停地捏,捏出的棱角是軍人的風骨。
當年,紅軍憑著嚴明紀律和過硬作風受到了人民群眾的無私幫助和擁護支持;新時期,官兵們繼承和發揚紅軍傳統,不忘軍人本色,嚴明軍人作風,永葆軍人本色。
一趟從西北駛向西南的列車經過了無數的城鎮,吸引了無數的目光,感動了無數人的心。一火車“豆腐塊”,一路從北暖到南。
敬禮,那一床床被子!
柯青坡
火車外的風景一點一點清晰起來,列車上的人們剛從睡夢中醒來不久。疲倦的旅客,在床上掙扎了一次又一次,過了許久才起身去洗漱,還沒走到地方,便意外地看到我們的移防官兵們一床床整齊的被子。
那被子并不是軍被,只是普普通通的便被。但是,被移防官兵蓋了一夜之后,早上起來便擁有了棱角分明、方方正正的獨特氣質。
那一刻,旅客的心不可避免地被震撼了。他們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一路顛簸的長途,官兵們難道不累么,為什么他們要早早地起來疊被子?
我們的戰士把被子疊得方方正正,就算是要跨越千里,來到一個新單位,晝夜奔波;就算是在這移防的路上會有那么一些傷感醞釀在心中;就算是沒有任何人監督……
這讓我不由地想起,曾經有那么一個戰士排隊買票,站得板板正正,被群眾稱贊:一個人站出了一個隊伍的樣子。是的,這就是我們的官兵。

被子需要一遍一遍地壓實,折折疊疊,“精雕細摳”,才能夠板板正正。戰士們的青春正是在這揮汗如雨、筋疲力盡的磨礪中升華。人民軍隊是培養人、鍛煉人的好地方,青春因從軍而閃光,人生因磨礪而完整。
出門看隊列,進門看內務。一床棱角分明的好被子,折射出的是革命軍人嚴守紀律、作風嚴謹的好樣子。戰爭年代,我軍之所以能夠用“小米加步槍”讓軍紀渙散、不得人心的國民黨反動派節節敗退,靠的就是在斗爭過程中,不折不扣地嚴守黨的各項紀律,始終和人民保持血肉聯系。新時期,這一床床在火車上依舊整齊利索的被子,更展示了我軍官兵嚴守紀律的軍人本色,也是當代革命軍人頂天立地、堂堂正正的好樣子的寫照。
2016年,申亮亮、余旭、程俊輝等30余名中國軍人用生命去鐫刻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不管是抗洪搶險還是地震救援,再或者是出國維和,當代革命軍人他們雖然還很年輕,還有很多牽掛,雖然執行的任務會有許多危險,但他們依舊聞令而動,無所畏懼。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也正是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人民,有他們在,和平必勝,正義必勝。
是的,在我看來,那一床床四四方方的便被,就像是一個個聞令而動的戰士,整整齊齊地在接受著上級的檢閱。它在告訴大家,人民軍隊的好傳統好做法并沒有丟掉,反而在和平年代的一個個細節中繼續發揚光大。
(原標題為《移防路上,這一火車“豆腐塊”驚呆了無數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