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2荷賽公布名單,24位攝影師獲獎
編輯 | 匡達
*圖片來源:荷賽官網
來源:界面新聞
3月24日,2022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ORLD PRESS PHOTO,即荷賽)公布了第65屆獲獎者名單。與以往相比,今年荷賽實施了一項重要改革:首次根據地理區域分配獎項。
荷賽組委會發現,在過往的參賽者、圖片故事和獲獎者之間存在嚴重不平衡。2021年只有7%的參賽者來自南美洲,5%來自東南亞和大洋洲,3%來自非洲。采取地區分類新策略,主要是從多元性和公平性的角度出發。
今年,組委會將來稿作品以非洲、亞洲、歐洲、中北美洲、南美洲、東南亞與大洋洲6個區域劃分,分區的原則是照片在該區域內拍攝,而與攝影師的國籍無關。
本次獲獎的24名攝影師來自23個不同的國家。今年沒有中國攝影師獲獎。每個地區的獲獎者都有機會競逐最后的全球獎項,最終獲獎名單將于4月7日揭曉。
以下為部分獲獎名單及作品:
非洲-圖片故事
《恐懼上學》,Sodiq Adelakun Adekola(尼日利亞)
2021年2月27日,尼日利亞北部,Aminah Labaran(化名)在家中哭泣。前一天,她的兩個女兒被非法組織綁架,他們在半夜從該村中學的宿舍里劫持了279 名女孩。
尼日利亞正面臨嚴峻的挑戰。伊斯蘭團體和武裝團伙持續綁架學生,以勒索贖金。該國目前有超過1200萬兒童,尤其是女孩,因受到精神創傷而害怕上學。這可能導致許多女孩輟學去工作,或被迫結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稱,尼日利亞是西非童婚率最高的國家,有2200萬女性在18歲之前結婚。




非洲-長期項目
《瘤牛之戰》,Rijasolo, Madagascar(法國)
在馬達加斯加南部和西部農村,瘤牛經常被盜竊。幾個世紀前,瘤牛(Bos taurus indicus)被從印度帶到馬達加斯加。在該國農村地區,瘤牛是一種珍貴的牲畜,除了在農業和交通方面的作用外,還是財富和聲望的象征,并且是許多儀式的重要祭品。




亞洲-圖片故事
《喀布爾影院》,Bram Janssen(荷蘭)
在2021年8月塔利班接管阿富汗之后,喀布爾的阿麗亞娜電影院一直處于關閉狀態,其工作人員也處于不確定狀態,等待塔利班是否允許放映電影的命令。
該電影院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運營,是阿富汗首都約六家電影院之一。影院為政府所有,塔利班允許男性員工來工作,但電影院的第一位女性負責人 Asita Ferdous 被禁止進入大樓。此后,她移居巴基斯坦,并正在其他地方尋求庇護。2022年初,電影院仍然關閉,不再允許雇傭女性。




亞洲-長期項目
《邊界:人虎之爭》,Senthil Kumaran(印度)
在印度,大約有 500 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包括 50 個老虎保護區,周邊或周邊有數千個村莊。孟加拉虎時常與村莊的居民發生沖突。孟加拉虎被認為是瀕危動物,而人類居住、耕作和城市發展正在侵蝕老虎的自然棲息地。攝影師在印度南部出生和長大,過去10年一直與環保主義者、森林官員和當地村民合作,了解和記錄人與老虎沖突的方方面面。




歐洲-單幅照片
《埃維亞島的野火》,Konstantinos Tsakalidis(希臘)
2021年8月8日,希臘埃維亞島古韋斯村,當野火逼近Panayiota Kritsiopi的房子時,她表情十分悲痛。去年,在經歷了30年來最熱的夏天之后,希臘埃維亞島爆發了野火。特大火災肆虐了該島北部農村和城市的大片森林,花了將近兩周的時間才得到控制。

歐洲-開放形式
《韋萊斯之書》,Jonas Bendiksen(挪威)
《韋萊斯之書》是攝影師喬納斯·本迪克森于2021年4月出版的攝影書。韋萊斯是北馬其頓的一個省級城鎮,它因生產假新聞而聞名。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韋萊斯的一些居民創建了數百個假冒美國政治新聞門戶網站的誘餌網站,他們制作的假新聞報道通過 Facebook 和 Twitter 廣泛傳播,這些“新聞黑客”也從觀眾的廣告點擊中賺取了可觀的收入。
《韋萊斯之書》發布6個月后,本迪克森透露該項目本身是偽造的——所有人物角色都是計算機生成的3D模型,所有文本都是由人工智能編寫的。攝影師希望通過這組圖片讓人們更加重視甄別假新聞。




歐洲-榮譽提名
《M+T》,Mary Gelman(俄羅斯)
該作品記錄了一對50多歲的患有唐氏綜合征的夫婦 Minya and Tatyana 居住在斯維特拉那社區與那里的人們相互扶持的故事。該社區居住著不同智力差異的人群,以及他們的導師和志愿者。自2016年以來,攝影師每兩個月訪問一次斯維特拉那社區,并在那里逗留幾天。這是一個合作項目——該系列中的寶麗來作品是由 Tatyana 自己拍攝的。




中北美洲-單幅照片
《坎盧普斯寄宿學校》,Amber Bracken
2021年6月19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坎盧普斯市,路邊的十字架上掛著紅色連衣裙,以紀念在坎盧普斯印第安寄宿學校死去的孩子。這所學校旨在同化土著兒童,在這里發現了多達215個未標記的墳墓。

中北美洲-開放形式
《時間之花 格雷羅州的紅色山脈》Yael Martínez
每年12月31日,米斯特克人都會登山舉行儀式,紀念生命周期的結束和開始。他們通過游行、舞蹈等土著宗教活動來表達他們對土地的感恩。
攝影師在照片上刻上劃痕、針孔,然后用背光照亮照片,以表現創傷,同時體現從罌粟花中提取鴉片的過程。紅色則用于象征生命、鮮血和暴力。




南美洲-圖片故事
《承諾》,Irina Werning
2020年8月,住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12歲女孩安東內拉發誓,只有在學校恢復面授課程時,她才會剪掉長發。因新冠肺炎疫情,線下課程被暫停。
安東內拉說,她想用自己最珍貴的寶貝來換回校園生活。安東內拉的頭發就是她的身份,她覺得不去上學就失去了自我,她說:“當我終于回到學校上學時,他們會知道我不一樣了,我感覺也像換了一個人。”
2020年3月,阿根廷政府關閉了全國各地的學校,以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安東內拉的學校直到2021年9月才完全重新開放。她于2021年9月25日,即返校前的那個周末剪短了頭發。




南美洲-長期項目
《亞馬遜的反烏托邦》,Lalo de Almeida
亞馬遜雨林(其中60%位于巴西境內)正面臨巨大威脅。在倒退的環境政策下,森林砍伐、采礦和對其他資源的開發勢頭迅猛。
對亞馬遜資源的開發,例如礦產、金屬(包括黃金)、木材等;以及基礎設施發展,例如大規模開墾農業用地、水電項目和道路建設,導致對自然環境的大規模破壞。據機構統計,截至2019年,巴西在50年內失去了約五分之一的森林覆蓋。




東南亞與大洋洲-圖片故事
《以火救林》,Matthew Abbott
2021年5月3日,澳大利亞阿納姆地,那瓦德肯原住民老人康萊德·馬拉隆古拉燃燒草叢,以保護馬馬德維爾的居民免受野火的影響。到了傍晚,隨著溫度下降和濕度上升,火會自然熄滅。
數萬年來,澳大利亞土著人戰略性地燃燒土地以保護他們生存的環境。一種被稱為冷燃燒的做法中,火勢緩慢移動,只燃燒灌木叢,清除助長更大火勢的燃料堆積。因此,這些傳統居民認為山火可以防止在一年中更熱、更干燥的月份發生更大、更具破壞性的火災。




東南亞與大洋洲-長期項目
《霾》,Abriansyah Liberto
印度尼西亞每年都受到季節性火災的影響,但近年來發生了一些異常大的野火。2015年肆虐兩個多月的火災是本世紀所記錄的最嚴重的火災之一,摧毀了約2.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火災引發的煙霾有時會禍及鄰國,當霾攜帶細顆粒物時可以深入肺部,將嚴重影響人類健康。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原標題:《2022荷賽公布名單,24位攝影師獲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