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葛宇路”啟示:政府服務別遲到

葛宇路將“葛宇路”當作一個藝術品,還把它放到了畢業展上。此事在網上火了之后,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據報道,雙井街道和城管人員已于7月13日將“葛宇路”路牌清除。雙井街道方面還表示,將對私設路牌的當事人追責。
私人制作的路牌被清除,這在意料之中?!兜孛芾項l例》規定,地名管理應當按照規定的原則和審批權限報經批準,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決定。條例還規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
不過與此同時,網上有不少人對葛宇路的“創意”表示贊賞,還有人呼吁干脆弄假成真把“葛宇路”轉正。認真地說,私自命名無名道路這種行為不值得提倡。否則一條道路上掛滿“張三路”、“李四路”的牌子就亂套了。
不過“葛宇路”的啟示不止于此。這條路的長期無名狀態,反映出道路命名工作的缺位。4年多的時間里,有關部門竟然都沒有發現它被“私有化”了。甚至在2015年底,路政工程對葛宇路上的路燈進行了統一編號,寫的正是“葛宇路”。
道路命名這件事雖小,管理服務卻容不得懈怠。這是人們對非法的“葛宇路”產生好感的原因。檢索新聞可知,不少城市都出現過“有路無名”的問題,這是城市化迅速推進過程中的一個拖后腿現象。無名道路會給居民帶來多重生活障礙,比如打車、快遞、外賣等都需要精確地址。
在這個萬物互聯的科技時代,消滅無名道路其實有很便捷的方式,“葛宇路”事件中就隱藏著答案。百度、高德等地圖軟件收錄了“葛宇路”,固然說明它們的工作不嚴謹,但這也說明商業機構對“痛點”的敏感、對商機的及時捕捉。
大而言之,在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物聯網、LBS技術、手機定位、手機支付這么發達了,政府部門能不能對民間“痛點”做出及時反應,打破部門間的“信息孤島”?政府能不能跟上信息時代,更好服務于民眾?比如,目前很多政府官網居然只能使用古老的IE瀏覽器,而拒絕已經成主流的CHROME等瀏覽器。再比如,政府部門之間“奇葩證明材料”、異地辦證,完全可以通過強化政府內部的信息互聯共享解決。
“葛宇路”不止是私設路牌的惡搞,更是一個民間“痛點”在互聯網時代里的奇遇記——沒及時得到管理部門的注意,反而被一個毛頭小子、互聯網公司發現了商機和解決方案??傊?,政府服務別落在信息時代后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