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子48歲痛失獨子求醫十年后生下女兒,懷胎十月有驚無險
在不少女性當外婆的年紀,58歲的劉女士生下了一個女兒。
7月11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目前劉女士母女各項指標均正常,于近期準備出院。
據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下稱“市一醫院”)產科主任徐先明介紹,像劉女士這樣年紀的超高齡產婦并不多見,此次分娩在醫院產科嚴密監護與精心手術下,全程有驚無險。他強調,高齡產婦尤其是超過40歲的女性,在妊娠期容易發生各種意外情況,分娩風險極大,應慎重考慮是否妊娠。
2007年,劉女士19歲的獨子意外離世,她決定和丈夫再要一個孩子。當時48歲的劉女士自然受孕已存在困難,尋求外力成了唯一的方法。
經過漫長的求醫,2016年11月,劉女士在輔助生殖技術幫助下成功受孕。2017年1月23日,劉女士在市一醫院產科建卡,初篩結果未見明顯異常,對胎兒進行的產前診斷篩查和B超大畸形篩查也顯示正常,先前擔心的超高齡孕婦胎兒畸形率顯著增加的問題也排除了。
不過,劉女士已年近花甲,妊娠本身帶來的生理病理改變與身體機能減退帶來的孕期并發癥概率會顯著增加,不僅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甚至可能對劉女士本身的健康造成威脅。
在市一醫院產科執行副主任賀銀燕、主任醫師董玉英團隊的指導下,劉女士開始了她的艱險懷胎之路。
院方透露,劉女士先是在例行檢查中被發現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好在醫院產科正是上海市妊娠糖尿病中心,應對經驗豐富,在醫護人員積極指導、飲食運動治療與劉女士自身配合下,血糖很快恢復了正常并控制良好。然而,4周后,劉女士出現“胸悶、心跳快”等不適,被診斷為妊娠合并心律失常,產科團隊相關藥物控制。
6月28日,劉女士已孕近35周,但其左下肢腫脹明顯,且B超提示羊水偏多,考慮到劉女士的年齡和身體狀況,醫院產科將其收治住院。
針對劉女士超高齡與合并癥眾多的現狀,產科主任徐先明組織了科內討論,制定了詳細的診療監測方案:在穩定劉女士身體健康狀態的條件下,適當延長孕周;完善各項生化指標及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雙下肢動靜脈彩超等;動態監測羊水指數、胎心監護、24小時尿量及雙下肢腿圍;請心內科會診排除早期心衰等并發癥;予營養心肌及每日不定時吸氧等治療改善患者目前癥狀。
入院后,劉女士平穩度過了6天,但第7天起,劉女士出現坐立難安,睡眠障礙等癥狀。徐先明再次組織科室討論,結論一致認為:患者在自身各器官機能退化的前提下,妊娠后期心臟很難承受來自胎兒及自身的血容量負荷,加之患者為疤痕子宮,絕經后子宮本已萎縮,肌層很薄,極易出現心衰、子宮破裂、胎死宮內等并發癥,應考慮終止妊娠,實施剖宮產手術。
考慮到手術難度,產科團隊請心內科、麻醉科會診綜合評估風險,最大程度避免各種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術前輸注白蛋白糾正低蛋白血癥的同時給予藥物靜推利尿防止心衰,并積極備血,防止術中及術后大出血。
在各項評估與準備都完善的情況下,7月6日,劉女士被送入了手術室。手術過程十分順利,劉女士產下一名女嬰,體重3040克,母女情況良好,術后各項指標正常,于近期準備出院。
醫院產科執行副主任賀銀燕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5-30歲。此階段女性身體發育成熟,孕育胎兒環境良好。超過40歲年齡的產婦容易出現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前置胎盤等風險,胎兒畸形、心臟病、死胎、早產的風險也顯著增加。而對于絕經后再次妊娠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此類患者孕前必須要做系統的身體評估,孕期一定要全程監控,定期做產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