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攝影書的歷史》連載:《諾福克湖區的生活和風景》、《馬什之葉》
原創 翻譯:葦芃 凡是攝影
| 凡 | 是 | 攝 | 影 |

本文翻譯自《攝影書的歷史》第1卷

彼得?亨利?愛默生
(Peter Henry Emerson)
托馬斯?弗雷德里克?古道爾
(Thomas Frederick Goodall)
《諾福克湖區的生活和風景》
(Life and Landscape on the Norfolk Broads)

彼得?亨利?愛默生(Peter Henry Emerson)
托馬斯?弗雷德里克?古道爾(Thomas Frederick Goodall)
《諾福克湖區的生活和風景》(Life and Landscape on the Norfolk Broads)
Sampson Low, Marston , Seale and Rivington,倫敦 1886
280×405mm 82頁文字
原版本以綠布裝訂(標準版175冊) 、40冊鉑金版
H.Emerson和T.F.Goodall的文字、評論和27張照片,愛默生的13張照片。
盡管這本影集是在愛默生寫下富有爭議的辯論文《自然主義攝影》(Naturalist Photography)的三年前完成的,但它卻是彼得?亨利?愛默生將他自然主義攝影思想付諸實踐的第一部主要作品。它的裝裱無疑是最奢華的,即使是這本影集“普通”的版本也是如此。(在這里展示出來;還包含豪華的第二十五版)這本影集是愛默生唯一一本用鉑金印相而非凹版印刷制成的書。
《諾福克湖區的生活和風景》表明,愛默生對文藝沙龍最愛的偽畫家式風格的厭惡與后現代主義者對現代主義的反應是相似的。這種風格即,相較于實際的物體,照片傾向于體現現實物體不具有的氛圍。盡管他認為差分聚焦與人的眼睛看世界的方式極其相似,但他的自然主義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了一種不同(雖然更為可靠)的美術模型來作為他的風格。這本書中一些照片和大部分文章是由愛默生親密的合作者古道爾拍攝和撰寫的。他最后的一篇文章是關于愛默生的拍攝方式的辯論文(本身也預示著自然主義攝影的誕生)。他在這里陳述說這種模式很像法國的外光畫(plein air),類似于詹姆斯·阿博特·麥克尼爾·惠斯勒(James Abbot McNeill Whistler)而非前拉菲爾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的原始自然主義。簡而言之,這種影響是米勒(Millet)而非米萊(millais)式的。

《諾福克湖區的生活和風景》(Life and Landscape on the Norfolk Broads)內頁
多愁傷感或許會侵襲觀看這本書的人,田園式烏托邦從不曾真正離開。盡管書中有著柔焦式迷離的氛圍,《諾福克湖區的生活和風景》是一本真正的影集,有著清晰的主題—一個紀實性的主題。這本書結合了文字和圖片。古道爾和愛默生的文段,社會學,軼事,神話和經驗主義風格的文字交替出現,它們在這本書的成功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就像許多重要的攝影書,《諾福克湖區的生活和風景》明顯是學究式的。它有著通過照片精心雕琢的主旨,是對攝影者熟悉并熱愛過的地方的“紀實性”記錄,也是對他所認為的攝影藝術的展示。
這些照片的是值得稱贊的,它們在拍攝和印制方面技術上的成就是激動人心的。如果對于好的攝影書的定義在于同時具有并貫徹條理清晰而統一的概念,那么這本書絕對是高分作品。

彼得?亨利?愛默生
(Peter Henry Emerson)
《馬什之葉》
(Marsh Leaves)

彼得?亨利?愛默生(Peter Henry Emerson)
《馬什之葉》(Marsh Leaves)
David Nutt, 倫敦 1895年
294 ×190 mm,166頁
精裝本,帶裝飾布和皮革書脊
16張暖色調的照相制版
文字:P.H 愛默生
很多人都認為愛默生在他從活躍的攝影活動退休的五年前出版的《馬什之葉》是他最好的作品。毫無疑問,這十六副光刻作品將愛默生的藝術發展得淋漓盡致。作為文本和圖像的融合物,這本書是完全成功的。
愛默生的文章由60篇短小的散文組成,遵循他早期作品中形成的相似模式。特別是他的《諾福克湖區的田園之歌》(Idylls of the Norfolk Broads of 1887) 與《特奧克里托斯之歌》(The Idylls of Theocritus)有著一樣的古老文學模型。《馬什之葉》匯集了以鄉村為主題的短篇文章,由當地軼事、鄉村知識(rural wisdom)、民間傳說、作者獲悉的故事、回憶、觀察和默想組成。自從《諾福克湖區的風景和生活》之后,愛默生的文學和攝影作品都表明了他在書中將紀實和隱喻相結合的決心。他的文學和相片風格向著繪畫和晦澀難懂的方向發展。正如伊恩杰夫瑞(Ian Jeffrey)所寫道:“一段文字,一個姿態,一個瞬間,一張照片;《馬什之葉》中沒有東西被構建,也沒有什么被消解。”這些照片如此簡約而朦朧,如同詹姆斯·阿博特·麥克尼爾·惠斯勒(James Abbott NcNeill Whistler)的繪畫和版畫風格,它們之間有著顯而易見的密切關系。

《馬什之葉》(Marsh Leaves)內頁
然而攝影書營造的氛圍卻比惠斯勒的作品更加陰冷。‘風景的表達像女人眼睛中的閃光一樣易變而稍縱即逝’,愛默生在書中如此寫道。但他在《馬什之葉》中欣然接受的卻是一個冷漠而遙遠的女性。大多數的圖片極簡到了虛無的地步—一棵遙遠的樹或者小船,遠處水線模糊不清的印記。‘孤獨’和‘凄清’常常出現在題目中。許多照片是在冬天或潮濕多霧的早晨拍攝的,這種寒冷的氛圍也因此而變的更加濃郁。《馬什之葉》是關于隔離、孤獨感甚至死亡的攝影書中最美麗的作品之一,而愛默生極具感染力的照片也是后來的藝術攝影師幾乎無法追及的。

費迪南多?翁加尼亞
(Ferdinando Ongania)
《威尼斯的街道和運河》
(Streets and Canals in Venice)

費迪南多?翁加尼亞(Ferdinando Ongania)
《威尼斯的街道和運河》(Streets and Canals in Venice)
B T Batsford ,倫敦 1893年
542×360 mm
棕色布面精裝本
100幅暖色調的攝影作品
P-Molment的序言,P-Molment和匿名人的描述性說明,Ferdinando Ongania的說明
費迪南多?翁加尼亞的《威尼斯的街道和運河》(在這里你所看到的是它的英語版本,于原版意大利語的Calli e Canali di Venezia一年后出版)制作奢華,是地質學照片中至今仍然受歡迎的作品。它屬于典型的商業旅行攝影風格:這些圖像拍攝某一地方而不標注地名(在此情況下指的是威尼斯),簡單明了。憑借異常豐富的內容和精良的手工照相再生產工藝,這本攝影集位于市場的高端。
威尼斯是追求‘藝術’視野的承辦商的理想城市,不僅僅因為它歷史和地點的特別,它還是在威尼斯共和國于1798年衰落后十九世紀旅游者首要的旅行目的地。可以說,威尼斯是第一個成為巨大博物館的城市,他完全依賴于大眾旅游。佛羅倫薩是威尼斯在這不光彩的名聲方面的主要競爭者。但是威尼斯有兩個優勢,它位于島嶼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無法容納十九世紀的新工業,而威尼斯的運河則增添了它獨特的氣質。這些情況確保了這座城市將漸漸衰落,但威尼斯的損失卻毋庸置疑地使旅行者獲益。

《威尼斯的街道和運河》(Streets and Canals in Venice)內頁
無處不在的水域所提供的引人注目的背景成為了攝影師的優勢:人們可能會說,在威尼斯很難拍一張差勁的照片。但是同樣也可以說,在威尼斯拍一張真正的好照片是很艱難的。這本書中的照片并不特別有創造力,但卻顯然是對城鎮風光清晰而講求實際的記錄,雖然藝術攝影師熱衷于讓威尼斯的鎮民擺出精心設計的姿勢且運用昂貴的再印制方法。《威尼斯的街道和運河》也許不屬于高級藝術,也不位于攝影的最前沿,但作為一本旅游書,作為對一個地方的記錄,去瀏覽這本書也是令人愉悅的。

愛德華?柯蒂斯
(Edward S Curtis)
《北美洲印第安人》
(The North American Indian)

愛德華?柯蒂斯(Edward S Curtis)
《北美洲印第安人 》(The North American Indian)
Plimpton 出版社, Norwood, Mass , 1907-30年 (第2卷, 1908)
20個文本卷 340 × 316mm,20個作品集 304 × 254mm
精裝本,棕色皮革
文獻卷中有1505張深色調照片(第2卷有75張)以及包含722張深色調照片的作品集
《北美洲印第安人》是在攝影界中嘗試的最大,最久,最具野心和花費最高昂的項目。在1924年在圣菲的一次講座中,在這個項目完成了三分之二的時候,愛德華?柯蒂斯對這項目的目的做了一個或許是最簡潔的解釋。他解釋道,印第安人的傳統生活方式正在迅速地消亡,他自己的目的便是記錄‘過去的印第安人、他們的服裝、儀式、生活和禮儀。’
但雖然這個項目在名義上是紀實性的,柯蒂斯所選擇實施的卻是他所偏愛的畫意攝影模式。這種方式浪漫而奇特,傷感而懷舊,給這本書的本質增添了氛圍。這本書也宣稱使用意象派的操縱,從而給我們特別地再現了印第安人的形象。(這里強調細微的變化是允許的,是時間如此長的項目自然而然導致的)這本書是不同思想的混合,不僅包含藝術和科學的,還有有意或無意的政治性的想法。這種特意營造的傷感的氛圍削減了它的政治性。雖然柯蒂斯個人同情印第安人所受的屈辱,但這本書的角度伴隨來的是那些政府人員的態度,他們將印第安人囚困在保留地,強迫他們成為美國公民的同時卻否認他們的公民權。總而言之,對于“高尚的野蠻人”的殖民想法從未遠離。

《北美洲印第安人 》(The North American Indian)內頁
過了幾年后,柯蒂斯努力完成的作品中的美術元素傾向于勝過人種志的元素,這或許會導致影評者看不到這樣的事實,即這部作品可以被認為十九世紀殖民攝影的頂點。憑此,作為他者的種族通過文字和圖片被占據主導的西方文化再現,而西方文化控制表現的方式。雖然如此,米克?吉德利(Mick Gidley)在他對柯蒂斯全面性的研究中聲明,柯蒂斯展示的印第安人的“形象”并不是對現實,而是對主導地位的文化中的偏見的呈現。柯蒂斯的看法被巧妙地通過攝影得以實現并具有說服力—他的照片在是最受歡迎的攝影作品之一,但是這恰恰是它的危險之處。
END
譯者
葦芃
關于《攝影書的歷史》

2004年至2014年間,馬丁·帕爾(Martin Parr)和蓋里·巴杰(Gerry Badge)合作編輯、出版了三卷《攝影書的歷史》,展現了攝影書自誕生以來所呈現的各種可能性。
第一卷:本卷依據不同主題和時間順序介紹了超過200冊攝影書,并附上提供背景信息的短文簡介,強調在某一特定時期,政治和藝術氛圍對攝影書產生的影響。選擇書籍的范圍從19世紀早期攝影誕生之初,到20世紀30、40年代的社會主義和政治宣傳書籍,再到60、70年代日本激進的攝影書籍,攝影書的發展歷程在本卷中得到了全面的概述。
第二卷:從愛德華-德尼·巴爾德斯(Edouard-Denis Baldus)1861年為巴黎-里昂地中海鐵路公司制作的宏偉畫冊,到斯蒂芬·肖爾(Stephen Shore)的《美國表面》(American Surfaces,2005),本卷收錄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00多本攝影書。并為研究攝影書的歷史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集中在攝影的發展與其出版形式,包含各重要的藝術流派。分成藝術家攝影書、正式出版物和現代生活與攝影書等章節。每一章節都由一篇論文開始,并從封面到內頁插圖對每冊書進行詳細的討論,這些都是講述攝影書歷史的主要手段。
第三卷:本卷探討了當下攝影書的發展,尤其是戰后及當代攝影書。選書范圍更具全球化、個性化,自出版及各種形式的攝影書開始出現。探討了當代宣傳書籍與其對立面之間的共生關系,攝影師對自身環境的審視,以及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對攝影書籍本質的影響等等。
(9000字全文)
《《攝影書的歷史》-連載12 《月球攝影地圖集》、《面包書》、《本杰明·斯通爵士的畫冊》、《皇家木乃伊》、《漢謨拉比和圖坦卡蒙墓》
—【凡是攝影】—
| 帶你進入攝影大師的世界 |
原標題:《《攝影書的歷史》連載15 -《諾福克湖區的生活和風景》、《馬什之葉》、?《威尼斯的街道和運河》、《北美洲印第安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