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檢察日報刊文談“高端酸奶”:究竟什么是高端,呼吁出臺標準
夏季來臨,酸奶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漲價。近日記者在市場調查中發現,今年夏季各大乳企自稱的所謂“高端酸奶”產品明顯增多,通常一杯200克的酸奶價位在10元左右。仔細對比就會發現,酸奶價格的高低其實和代表營養價值的“菌種”多少并不成正比關系(7月6日《北京青年報》)。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和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各類所謂的高端商品越來越受到追捧。但若被問到高端商品究竟高端在哪,很多時候消費者可能并不完全清楚,于是乎,名頭響亮、包裝精美便成了人們對高端商品的主流認定標準,在購買商品時一味追求高檔高價也成了一部分人的消費習慣。此風之下,商家瞅準了機會紛紛在商品包裝等方面下功夫,著力提升商品的價格檔次,令原本普通的商品搖身一變竟成了高端商品,并從中獲利頗豐。
然而,消費者支付了更高的商品價格,卻沒有得到更好的品質回報,這顯然是一種極為不公平、不健康的消費情形,因此理應得到糾正和整治。
何謂高端高級?從語義上理解,高端商品起碼應是超過一般商品的商品。這種“超過一般”應從何體現呢?應該是指高端商品的品質和價值要高于一般商品,而絕不是說商品的包裝奢華、價格高昂就是高端商品了。以記者調查的酸奶為例,高價酸奶與平價酸奶營養價值相差無幾,說明許多高價酸奶與平價酸奶相比并無品質和價值優勢,因此稱不上真正的高端商品,只不過是價格虛高的“偽高端商品”罷了。
筆者相信,如果深入調查,類似高價酸奶一樣的其他品類“偽高端商品”或不在少數。一些商品為何能夠輕易披上高端商品的外衣,誘使廣大消費者為其付出高價呢?不得不說,這與高端商品的準入不嚴、標準缺失等不無關系。雖然高端商品受捧已久,但時至今日,究竟什么是高端商品,仍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在生產銷售上,所謂高端商品缺少相關標準,只剩商家自吹自擂;在市場管理上,對冠以高端的商品缺少準入把關,任何商品都敢于自稱高端,致使所謂的高端商品泛濫。
對此,我們要明確:高端商品應高在品質上,而非僅僅價格高,這一基本概念應當得到認定和普及。另外,管理部門理應加強監管治理,推動建立高端商品相關的制度標準,并積極維護市場秩序,促進規范經營,絕不能讓高端商品淪為商家忽悠消費者的手段。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期待當前魚龍混雜的高端商品市場能夠早日“水落石出”,使更多真正優質的高端商品得以上市并惠及廣大消費者。
(原題為《何謂“高端奶”?呼吁出臺標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