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 用綜合施策的春風,吹暖資本市場

繼3月16日國務院金融委會議釋放強烈的穩預期穩資本市場信號后,3月21日,國常會再次強調要維護資本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穩增長、穩預期、強信心的政策基調,越發清晰。
今年以來,尤其是進入3月份以來,A股及中概股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下跌行情,極大地影響了投資者信心,直到國務院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把脈問診、回應各方訴求,市場信心才逐漸恢復。此次國常會議延續了金融委會議精神的基礎上,從貨幣政策等五方面綜合施策、部署實招,既有利于進一步舒緩眼下的市場情緒、提振信心,也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
國常會將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安排,與部署綜合施策穩定市場預期放在一起討論,傳遞出的態度是明顯的:政府對當前經濟和市場中出現的問題有方案、有對策、有方法、有決心。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穩定市場預期,保持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根本上就是要多措并舉緩解我國經濟所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而三重壓力的關鍵誘因之一,就是市場主體對未來政策缺乏一致性、穩定性預期。
比如,今年我國繼續實行減稅降費政策,給市場主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優惠,但人們也難免擔心經濟形勢改善后,減稅降費是否會隨之而去;又如,平臺反壟斷、反資本無序擴張、雙減等行業政策,都具有正當性和問題導向性,但在執行時,如何兼顧輕重緩急、解決實際問題和不產生次生災害等,需要更多細致考量和前瞻性規劃,還涉及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
市場主體對經濟發展的前景看不清楚,在投資上就會傾向于短期投資,而不是中長期的資本支出,這就會使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業績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產生擔憂,反映到宏觀上就是需求收縮、供給沖擊等,比如2月份居民短期、中長期貸款雙雙負增長,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幅放緩,就是突出表現。而這又反過來會使市場主體進一步弱化對未來的預期。
因此,當前穩住資本市場的關鍵,在于提高政策的穩定性和一致性預期。給予市場主體定心丸——比如上市企業可以基于現有政策做5年左右的中長期投資,市場主體即可放心進行資本支出,從實體經濟層面向市場注入信心。這將極大提高資本市場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市場信心就會更看重收益而非如何避險。
此次會議要求,保持政策穩定性,開展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防止和糾正出臺不利于市場預期的政策。這精準把脈了資本市場的現狀,錨定了問題的核心。五大方面的具體措施,也緊緊圍繞這一核心:既強調政策的實施要穩定和積極,也強調處理問題的方式要穩定和積極。
比如,恢復市場信心,貨幣政策支持是必要前提。會議明確,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貸和社會融資適度增加,同時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是提振信心的必要條件;不搞“大水漫灌”,是為了避免推升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對實體經濟形成進一步壓抑,導致三重壓力惡性循環。
總之,以提高政策穩定性和一致性為中心,以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防止和糾正出臺不利于市場預期的政策、繼續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堅定擴大開放為抓手,政策的春風就一定會吹暖資本市場,萌發出滿園春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