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夏推“筆墨見真章”與“看畫·讀畫”



古代的文人書法家為了精進自身的書法造詣,除了臨習前賢的墨跡法帖之外,也有從觀察人體或肢體的伸展動作來頓悟筆法,繼而開創新境。例如唐人張旭觀看公孫大娘舞劍器,宋代黃庭堅端詳船夫搖槳用力,元代鮮于樞于田野見二人挽車行泥淖中等故事,都是書法史上著名的例子。



此次展品中,豐坊的《各體書書訣》就是透過“以火筯畫地爐灰”和“于通衢見蹴踘者”的經驗,說明自己領悟執筆之法和運筆之勢與手腳活動有關。



另外,鄧散木的《行書中堂》,則是節錄宋人黃庭堅書論的“元章書如快劍斫陣”,比喻米芾書法用筆的筆勢如將士用劍敏捷;而鄧氏書寫時似亦有所感悟,凝煉厚重的線條與展現速度的飛白、牽絲連綿均能相互襯托呼應,呈現出力與美的激蕩。

觀眾欣賞本次展出的繪畫時,不難發現原來“古人也有運動會”!這些古人的技藝與運動,包括踢球、騎馬、劃龍舟、打馬球等等,堪稱琳瑯滿目。例如《閑庭蹴踘》描繪古人在樹下踢球的場景,其中正在踢球的人,面容姣好、發上簪花,可能是一位女性。

又如五代趙巖的《八達春游》,則是描繪八位騎士馳騁在華麗的園林內,畫中人物穿著近似唐風,不過畫中園苑布置樣式和北宋相近,或許是出自宋代畫家對晚唐貴族活動的追摹。







另外,清代宮廷畫家丁觀鵬的《畫唐明皇擊踘圖》,純以線條描寫唐明皇和宮中內侍近戚騎馬打球,可據以重現古代的馬球活動。


除了這些和現代運動相近的活動外,古人也會隨著節令進行各種不同的競技,例如端午的龍舟競渡、冬天的滑冰競賽等。展品分別如元吳廷暉的《龍舟奪標》、以及清代宮廷畫家沈源的《畫御制冰嬉賦》。《十二月月令圖·十一月》則記錄了將箭執往酒壺的活動,據《禮記》記載,“投壺”原是主客宴飲,講論才藝之禮,后來逐漸演變為賓主盡歡的休憩活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