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圖一點評 | 風景攝影,空氣比光線更重要?
《與攝影之美同行》選取了創刊25年的美國《鏡頭》雜志精彩之作,閱片無數的雜志創始人、主編布魯克斯·杰森(Brooks Jensen)親自點評,全面分析佳片入選的原因,在賞析中滲透著豐富實用的拍攝技術指導。從本期開始,推出"一圖一點評"欄目,跟隨這本精選作品集,同主編一道,與攝影之美同行。
山之前
約翰·C. 阿爾法諾(John C. Alfano) 攝

主編點評
我很喜歡這樣一句話[ 據說出自杰·梅塞爾(Jay Maisel)——我覺得這個推斷很可信,因為這句話確實像他說的]:“永遠不要相信你看不見的空氣。”
這句話聽上去很老套,當你能夠在影像中看到空氣,它可能會因此而成為一幅不錯的影像。試想如果沒有云中的霧氣,這幅影像會是怎樣?它當然還是一幅精美的影像,但有了迷霧,畫面頓時有了涼涼的溫度,甚至活了起來,好似這座山在呼吸。
相比而言,我們有過在萬里無云的藍天下拍攝風景的經歷。對于畫面中那片空曠的區域,你會怎么做?
光線、土地、空氣,加上水、植物,或許還有一兩個生靈。風景攝影的世界,焉有他物?這些是我們調色盤中的主要元素。在這當中,我發現空氣是最為重要的——甚至超越光線,或許這樣聽上去有些離經叛道。比起絕佳的光線和空曠的天空,我更需要美妙的霧氣、云朵,甚或塵沙。如果把一幅作品比作一句話,那么大地是主語,光線是動詞,空氣就是為這句話增加變化與情感的形容詞。
阿爾法諾在《鏡頭》雜志第84 期刊登的系列作品中完成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他用富有環境感的作品為他的系列錦上添花,比如眼前這幅。并非每幅作品都如此,系列中集合了體現環境的、展現光影角度的、被風吹拂的物體等不同作品,甚至還有一幅影像展示了飛機尾跡。系列中每一幅新作品依靠不同的興趣點不斷吸引著我們的關注,激起觀者全新的情感反饋。干得漂亮!
順便說一句,你有沒有注意到這幅影像中并不能看見天空?天空和空氣是不同的事物。事實上,如果在畫面中的山頂上方出現天空,我覺得構圖感可能會大打折扣。當然實際上山的上方肯定有天空存在,但從畫面構圖中去掉天空能讓山看上去更高,更有壓迫感,也更壯觀。在這幅作品中,透過霧氣和云,我們能看到一些石塊與天空融合在一起。石塊和空氣是對好搭檔,在它們面前,我們這些凡人只能仰望并感到自身的渺小。
在塑造構圖的力量感方面,影像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幾個棱角勾勒出的線條不容小覷。它們引導著我們往上看,再往上看,一直往上看到寒冷的飄著雪花的山間迷霧。這個方向感沒有被常見的地平線上的天空所打斷,因此我們不清楚這些山究竟有多高。這讓我們更加折服于山脈的宏偉與壯麗。
圖 文 摘 自
[ 美 ] 布魯克斯·杰森 編著
譯者:黎旭歡
版次:2021 年12 月第 1 版
ISBN 978-7-5179-1067-1
定價:79.00 元
| 新書 |
《沉默者的話語》致敬馬克·呂布
跟隨耶魯學派“引航人”托德·帕帕喬治,直抵“攝影的核心”
跟隨格里·巴杰,重新讀懂攝影?
什么,成就了莎莉·曼?
| 影廊 |
攜手半生一道追光逐影:一對美國華裔夫婦的光影世界
| 話題 |
| 影史 |
中國攝影出版社|分享影像、閱讀與生活
微信ID:cpphphoto
來稿郵箱:xuhanwen@cpph.com
原標題:《一圖一點評 | 風景攝影,空氣比光線更重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