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諾亞財富Q4營收同比下降32%,財管第一股路在何方
2022年3月15日,諾亞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亞)公布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全年度未經審計財報。業績顯示,2021年全年諾亞整體實現銷售凈收入42.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大幅增長29.9%,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為12.60億元,同比下降32.19%,全年凈收入第四季度難現高增長。

股價一路下行,凈收入難現高增長
公開信息顯示,諾亞財富于2010年11月10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至今已有11年。2019年,諾亞財富曾踩雷“承興案”,并在2020年8月宣布和承興案投資者的和解協議,相關的一次性和解費用金額為18.29億元。
承興事件:2019年7月8日晚間,美股上市公司諾亞財富(NYSE:NOAH)開盤一度暴跌逾22%,截至收盤下跌20.41%,報收35.61美元/股。

經歷漫長的時間洗禮,3年后的今天,諾亞作為財富管理第一股的股價始終沒有走出承興疑云,甚至在2022年3月15日,也就是諾亞財報的前一天,盤中最低價18.72美刀。而如果拉長1年的時間來看,諾亞的股價已從2021年2月22日的452.77$跌至今天3月21日的27.8$,幾近腰斬。

美港探案梳理發現,諾亞財富在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規模已然大幅下滑,營收增長率亦是如此。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諾亞財富的營收分別為12.25億元、8.99億元、9.09億元。
特別是2021年第三季度,諾亞財富的營收增速百分比則降至個位數,即較2020年同期增長5.8%。伴隨著營收規模和增速下滑,諾亞財富的凈利潤規模、增速也是一樣。
雖然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為12.60億元,但凈收入僅有2.81億,與第三季度9億營收的凈利潤旗鼓相當。縱觀2021年Q1-Q4,諾亞財富的凈利潤分別為4.54億元、3.06億元、2.73億元和2.82億,呈現遞減狀態。

承興疑云不散、暴雷事件層出不窮
資料顯示,在過去的五年里,諾亞財富先后卷入了多個金融風波中。
2016年11月,諾亞財富承銷的酒店私募股權資金悅榕基金被媒體曝出爛尾;
2017年年初,歌斐資產踩到了當年知名大雷輝山乳業債務風波;2017年,諾亞財富旗下歌斐資產踩雷樂視23億元;
2018年3月,投資新三板“深陷”套牢,引發諾亞財富中層與客戶互懟;
2019年的618事件,即承興34億踩雷案,也成為了諾亞最為慘痛的一次教訓。然而,今年6月,媒體再度曝出諾亞財富踩雷事件,其旗下歌斐資產“創世安霖二號私募投資基金”被爆兌付逾期,涉及金額5億元,投資人面臨賬面虧損。
2021年11月25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據相關舉報線索以及《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北京市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諾亞融易通(蕪湖)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諾亞融易通小貸”)涉嫌違規在京經營小額貸款業務。
以承興事件為例,3年之久,在諾亞財富股吧的受害人依然堅持聲討,而此時的承興已改名“美好發展”,仍處于停牌狀態。


對于諾亞來說,風控能力一直是被詬病最多的地方,因為頻頻踩雷屢屢曝出風險事件,數次遭到監管通報不得不讓人擔憂其專業能力。近年來,諾亞財富踩雷的項目包含了輝山乳業、樂視網、暴風集團、承興控股等,股價也是表現的低迷。雖然諾亞一直在尋求轉型,不斷地突破自我,在這一次財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這種擔憂仍然存在,更多的是在對行業的擔憂。葛蘭事件還記憶猶新,一旦出現暴雷事件,對公司整體資產影響或許不大,但是對投資者而言,多年積蓄和血汗錢可能一朝化為烏有。這里也希望諾亞在做好風控的路上越走越遠。
據投資者表述,他們在2017年接觸該私募產品時,跟他們說的是類固定收益,在諾亞的APP后臺里,也是將該產品歸類于類固定收益產品,不過最近,他們將其移出類固收一類。據證券時報報道,創世安霖二號私募投資基金這個產品,從一開始,就是固定收益的管理團隊從總部到各個城市鋪開銷售。
中國基金業協會網站資料顯示,創世安霖二號私募投資基金的備案類型為股權投資基金。按照投資者的表述,諾亞財富宣稱是類固定收益產品,而股權投資基金的風險顯然大于固定收益。這在一定程度上有誤導投資者之意。
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機構雖然人數眾多,但絕大多數屬“賣方銷售” ,只適合銷售期限和收益明確的非標產品。在向凈值化轉型的趨勢之下,客戶面對波動性的凈值化產品,決策成本提升,決策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改變,需要的是 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財富管理解決方案。能夠提供該類方案的,才能稱之為“買方投顧”。
根據我們觀察,目前投顧跨行業人才流動和重新組合加速,比如從銀行和第三方向證券的流動,但針對專業人才儲備 不足,尚未有成型的解決方案。 其次是投顧能力建設不足,投顧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資產配置、財務規劃、情緒管理。
美港探案認為,作為國內財富管理第一股,在諾亞財富的帶領下,多個早期獨立財富管理機構相繼而生,然而諾亞財富近年頻繁踩雷,這暴露了諾亞財富風控能力存在問題,其資產管理專業性受到投資者質疑。如今,諾亞想要全面轉型進入標準化資產領域,但無論是從風控能力還是投資能力上看,仍面臨著較大的轉型壓力。諾亞財富都應當以此為戒,將風控落到實處,為客戶負責,為股東負責。
低利率下的流動性寬松使得全球財富仍保持增長,中國是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也迎來了黃金發展時期,未來誰能成為財富管理行業的真正龍頭,讓我們來期待一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