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沙特卡塔爾外長同訪美均不讓步,美國表態矛盾紅臉白臉一起唱

已持續3周的卡塔爾斷交危機仍持續發酵。當地時間6月27日,同時訪美的沙特和卡塔爾外交大臣仍然沒有顯露出妥協的意思。
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四國(沙特、阿聯酋、巴林、埃及)表態強硬,卡塔爾也未能做出明顯讓步,伊朗、土耳其、以色列三大地區勢力的“站隊”為局勢增添復雜性,而美國方面表態的矛盾性則更令人霧里看花。
“最近沙特和卡塔爾之間的斡旋并不是很順利,以科威特為主的海灣國家內部斡旋并不是很成功。所以(雙方)可能都要在這一時刻聽聽美國的意見。”以色列海法大學國際政治學博士研究生王晉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稱,“當然,沙特新換了王儲,新王儲也是當下沙特實際政策的制定者,所以需要通過美國渠道與卡塔爾溝通一下。”
沙特、卡塔爾外交大臣同日在美
據半島電視臺6月27日消息,沙特外交大臣朱拜爾(Adel al-Jubeir)在美國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該國向卡塔爾提出的解決斷交危機的要求是“不容談判”的。
“我們提出了我們的觀點并采取了我們的行動,隨后,將取決于卡塔爾人來改變他們的行為。如果他們做出改變,事情將會得到解決,反之,他們將繼續保持被孤立。”朱拜爾表示。
與此同時,正在美國華盛頓訪問的卡塔爾外交大臣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 Thani)在同一天與美國國務卿會晤后表示:“那些封鎖卡塔爾的國家提出的僅僅是一個聲明,并非‘要求’,也非‘證據’。談判需要對方展現出真正的訴求,并有證據支撐。”
“這些要求必須是現實的、可執行的。若非如此,這些要求將被拒絕。”穆罕默德補充道,多哈贊同華盛頓的立場,認為斷交國提出的要求應是“理性的”。
6月5日,沙特、阿聯酋、巴林和埃及四國以卡塔爾支持恐怖主義、破壞地區安全局勢為由,宣布與卡塔爾斷交,并開始對卡塔爾實施禁運和封鎖。隨后,又有多個國家宣布與卡塔爾斷交。23日,四國已向卡塔爾提出13點要求作為解決斷交危機的條件,限定卡塔爾在10天內滿足上述要求,并接受長達10年的持續“監督”。卡塔爾方面則表示,沙特等國提出的要求是對卡塔爾主權的限制,已拒絕上述要求,但還未作正式答復。
多國介入使斡旋復雜化
斷交風波發生后,地區國家紛紛發聲。科威特與阿曼兩個保持中立的海合會國家迅速承擔起“斡旋者”的功能,第一時間與爭端雙方接洽。
然而,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的“摻和”,使得事件的發展無法僅限于阿拉伯世界的兄弟鬩墻。
在沙特四國列出“復交清單”后,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無法接受對卡塔爾的圍攻”,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則稱沙特等國列出的要求“違反國際法”,“是一種非常非常丑陋的辦法”。
22日,土耳其的23名士兵和五輛裝甲車抵達卡塔爾首都多哈,這是卡塔爾外交危機發生后,土耳其迅速通過的向位于卡塔爾的土軍基地派兵決議的一部分,按計劃,土耳其將向卡塔爾派出1000名士兵,并舉行聯合軍演。
對此,巴林外交大臣阿勒哈利法(Sheikh Khalid bin Ahmed al-Khalifa)在推特上發文指責卡塔爾,稱海灣國家與卡塔爾之間的矛盾原本僅來自外交和安全方面的分歧,但后者允許土耳其在其國內設立軍事基地并接納土耳其駐軍的做法,則“進一步激化了矛盾,加速了地區各國間的軍力競賽,最終將破壞地區穩定,而域外勢力的介入也不利于卡塔爾斷交危機的解決”。
矛盾的美國
除了地區國家紛紛站隊,作為在該地區頗有影響力的美國,其態度亦頗為關鍵。然而,事發至今3周,來自美國的聲音卻前后不一。
特朗普5月訪問中東后,許多分析指出,此行似乎給阿拉伯世界造成“特朗普已經選擇沙特作為地區領導者”的印象,這或許助長了沙特向卡塔爾開火的勇氣。然而斷交危機發生后,特朗普還頗為得意地在推特上表示,這一切都是他的“功勞”。而僅僅在這之前的兩周,特朗普在利雅得發表演講時,還將卡塔爾稱為“重要的戰略伙伴”。
但在另一方面,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官員在私下和公開講話中都對沙特等國的行動表示了不滿。6月15日,美國防長馬蒂斯與卡塔爾簽署了一份價值120億美元的協議,向卡塔爾出售數十架F-15噴氣式戰機。美國在中東最大的軍事基地烏代德空軍基地就位于卡塔爾。
此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還對沙特等國的動機提出質疑,質疑各國究竟是在針對恐怖主義,還是“發泄海合會(GCC)成員之間由來已久的不滿”。不過,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則為科威特的斡旋提供支持,并親力親為地接觸爭端雙方。
美國白宮發言人肖恩·斯派塞在被問及沙特等四國向卡塔爾列出的“復交清單”時拒絕發表評論,并稱該風波是“家庭矛盾”。對此,BBC分析認為,其目的是為摘除特朗普當局在這場亂局中扮演的添油加醋的角色。
事實上,這已不是第一次出現美國總統與國務院、國防部之間態度不一致的情況。對此,美國塔夫茨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德茨納(Daniel Drezner)指出,美國政府各部門在面對其他國家時“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常用的手段。
但在他看來,在此次卡塔爾斷交風波上,“感覺美國并沒有一個理智的政策方向,如果有的話,總統并沒有被包括在內”。
“美國的實際態度是矛盾和多樣的。海灣國家內部的分裂確實不利于遏制伊朗,這是一個前提。但是究竟是壓迫卡塔爾讓步,還是以一個松散的遜尼派國家聯盟形式對抗卡塔爾?這兩個方案各有利弊和風險。美國其實希望壓迫卡塔爾在對伊朗問題和支持某些極端組織上做出讓步,但是不能壓迫太深,畢竟美國和卡塔爾的友好關系對于美國中東政策也很重要。所以我不認為特朗普和國務院是故意配合,可能分管領域有專攻,國務院需要更加務實穩妥一些而已。”王晉補充道,“特朗普其實可能的確對卡塔爾不滿,但這種不滿的程度并不是像他表達出來的那樣。特朗普話語往往說得很滿,我認為不可以完全按著他的話語理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