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妻子患腦萎縮在韶關意外走失,老伴一個月行三千公里尋找

卜瑜 黃凱輝/廣州日報
2017-06-28 11:19
直擊現場 >
字號

粵北山區的六月,時而烈日炎炎,時而大雨傾盆。

這種忽冷忽熱的天氣,不少人更愿躲在空調房里。然而,一位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家卻時常一個人,風雨無阻地行走于韶關市武江區西聯、乳源縣侯公渡與桂頭、湞江區犁市一帶。老人躬著個腰,拿出一沓尋人啟事,倔強地走遍了一個個鎮街一個個鄉村,逢人就問:“你見過這個婆婆嗎?你這里有發現流浪老人嗎?”

上個月,一次無心疏忽,家住韶鋼的63歲老人羅玉蓮和丈夫張抗粦在韶關火車東站附近失散了。患有腦萎縮的羅婆婆上了一輛公交車后,神秘地消失了。張抗粦為了找到妻子,在1個多月的時間里走遍了婆婆最后消失地為中心半徑逾百公里的范圍,鍥而不舍地尋找著她的下落。在這1個多月的時間里,老張光是摩托車的里程就超過3000公里,徒步行走距離更是無可計數。盡管老腰病讓他痛得幾乎直不起上身,但他還是強忍著尋遍了方圓百公里內的近百個村莊、鄉鎮、小山,卻始終沒有發現妻子的身影。他說:“就算走遍天涯海角、就算傾家蕩產,我也要把老婆子找回來!”

退休后,老兩口曾到北京旅行。本文圖片均來自 廣州日報

片刻的疏忽,他再沒牽過她的手

在韶關當地最大的工廠——韶鋼工作了大半輩子的張抗粦和羅玉蓮夫婦,是典型的中國工人的縮影,他們一起攜手走過幾十年的安寧歲月。

沒想到,5月9日9時38分一場意外的降臨,無情地撕裂了老人們原本以為會平靜到老的生活。“我當時要去韶關市區看痛了幾個月的腰,老婆子和我一向形影不離,便跟著我去了。”看完病,張抗粦帶著羅玉蓮來到韶關火車東站,準備在此搭公交車回家。“不料一輛公交車駛了過來,我走在左邊,她走在右邊,把我們分開了。”等車緩緩開過去后,老張回頭,卻發現妻子不見了。

東站廣場是韶關市區一個公交換乘的樞紐,大量的公交車、短途城際小巴都在此上客下客。毫無疑問,婆婆就是在這短短的片刻時間沒跟上老張,自行上了其中一輛公交車。

情急之中,老張只見一輛公交車加速駛向廣場外。急壞了的老張拼命地向車頭的方向跑去,試圖看看這是幾路車。擁擠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流擋住了他踉踉蹌蹌的腳步,“結果我既沒看到幾路車,也沒記住車牌。”回憶起那焦急的一刻,張抗粦滿是皺紋的臉漲得通紅,聲音越來越急、調子越來越高,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他心急如焚的一刻。

老張望著自己親手為婆婆配的藥哽咽不已。

最后的影像:進了那條路就再沒出來

當時,心急如焚的老張馬上沖到了公交站調度室,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總算查清了當時開出廣場的是3路公交車。聯系上司機后,司機一聽老張的描述就確切地告訴他:“老婆婆是上了我這輛車,但她在旭日玩具廠那個站下車了。”

老張馬上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位于武江區西聯鎮的旭日玩具廠一帶,百般打聽一直到了深夜0時,卻始終沒有婆婆的確切消息。六神無主的老張抱著一絲希望回了家:“她會不會自己一個人回家了呢?”推開家門,里面一片沉靜。

輾轉反側一夜未眠的他第二天凌晨早早起身,又到西聯尋覓婆婆。整整一天一夜,聲音喊啞了、腰痛得站都站不起來了,可他還是沒有找到那個熟悉的身影。

附近一個鐵路橋下的垃圾中轉站工人,在看了婆婆的照片后,提供了一個有效的信息:“我確實看到她從這里走過去。”老張急了:“你怎么不攔住她?”工人說:“這個婆婆當時看上去昂首挺胸、走路風風火火,一點都不像迷途老人的樣子啊!”

報警后,老張查看了旭日玩具廠及周邊的多個監控視頻,終于在粵北二院往市區的方向、建設路往天子嶺方向發現了婆婆的身影。一路追蹤,婆婆最后出現在玩具廠圍墻外的一條人車稀少的馬路上,這條馬路恰好前后都有攝像頭。但令人不解的是,婆婆從入口處走進這條路后,出入口處的2個攝像頭,都再也沒有出現過她的身影。她就這樣神秘地失蹤了。

為了找到她,“花甲老人團”、無人機都來了

婆婆消失的道路兩邊,一側是高高的工廠圍墻,還有一側則緊鄰天子嶺。婆婆會不會是自己跑到了山上?親朋好友、老張的老戰友、老工友們都來了,他們沿著小路一路往山上搜索。這些熱心人,有許多是退休后的花甲老人,在得知婆婆走失后,都二話不說、自告奮勇地前來找人。

老張望著這一群老朋友們眼睛濕潤了:“你們自己也是老人了,千萬要當心啊!”有些年紀太大的老人,老張幾經勸阻,才打消了他們要上山找人的念頭。還有一位腿腳不便的老人無法前來,便在后方幫著老張編輯、打印尋人啟事,分文不收。

天子嶺山上凡是有路的地方,人們都找遍了,依舊失望而歸。山上不少偏僻之處,普通人很難涉足,但抱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想法,家人找來了韶關市登山協會的志愿者們前往搜索。志愿者出動了多部無人機,反復搜索山頭的隱秘處、小池塘等地,也一無所獲。

盡管警方、民政部門也先后介入調查此事,都始終一直沒有眉目。在廣州工作的唯一的女兒也回來和親朋好友搜索多日,也一無所獲。

失望的老張沒有放棄,他擴大了搜索范圍,向毗鄰西聯的幾個方向的鄉鎮、村莊一路找去。他印刷了大量的尋人啟事,向每個路口附近的村民、對能遇見的的士司機、摩托車搭客仔都細細詢問。

盡管老張很著急,卻始終沒有在街頭巷角大量張貼尋人啟事,他寧愿自己抱著一沓啟事用沙啞的聲音逢人就問。老人說:“韶關現在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到處貼尋人啟事破壞城市形象,我不能因為自己的家事而影響大局。”

他還制作了幾個大橫幅,白天懸掛在西聯通向其他地方的幾個路口。老張每天早上5時多去懸掛,傍晚6時多收起來。他每天風雨無阻地從10多公里外的韶鋼趕到西聯,早上懸掛、晚上收起,從不嫌煩瑣和奔波。老人說:“我擔心晚上被環衛工人當作垃圾清掉了。”

其間,老張接到了不少“知情人”的電話。他們中有些人提供了些似是而非的線索,還有些人就是純粹捉弄他。但老張對所有的線索都不敢含糊:“只要有人說曾經見過她,我就一定會趕過去,一連找上幾天。”遠至乳源侯公渡、湞江犁市,近至韶關市區周邊,老張和親友們疲于奔命,卻終究沒有結果。

羅婆婆。

在最糊涂的時候,她依舊沒忘記他

老張的焦急是有原因的。這些年,他發現妻子的神智有些“糊涂”,生活中犯的小錯越來越多,十分健忘。后來,醫院診斷婆婆患了腦萎縮。

經常像個小孩子般犯錯的婆婆,隨著病情的加重,越來越依戀自己的丈夫:“無論去哪里,她都要跟著我。有一次我去市區看腰,正在等公交車,突然發現她氣喘吁吁地沖了過來說‘我要跟你一起去’。等我們從市區看完腰中午回到家,卻發現家里兩扇門都沒關,任何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登堂入室。”隨著病情的加重,婆婆最后到了一天到晚都要與老張形影不離的地步。

婆婆對任何事情都越來越糊涂,卻從未忘記相守一生的張抗粦,越發體現出一種類似于孩子對于親人的依戀感。老張對此悔恨交加:“她跟著我一輩子都沒過過好日子,現在好不容易退休了,可以享清福了,卻又因為我沒牽住她,讓她走失了。”

年輕的時候,當時同在韶關一家軍工廠工作的張抗粦和羅玉蓮自由戀愛了。“我們都是窮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家里沒有人能幫上忙,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從一無所有,到組成小家庭;從女兒出生,經歷工廠分流調動;從大工廠的紅火到整個鋼鐵行業的不景氣,最后雙雙退休,住在陳舊的筒子樓中安度晚年。張抗粦夫婦倆走過了無數普通工人們再普通不過的一生。

“我的工作一直很忙,家里的事情全是老婆子一個人在操勞。她從沒和我的父母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架,家里所有的大事小事都是她一個人包了,左鄰右舍沒有一個人不夸她。”“我感覺欠她的實在太多了,所以退休后就自己把家里的家務活大部分都攬起來了,就希望她能過點輕松自在的日子。”“剛開始,她有些糊涂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是一種病,還說過她……”

回憶起一同經歷的點點滴滴,這位老工人的眼睛禁不住紅了起來,哽咽著說:“如果那天我沒有松開她的手,緊緊牽著她,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羅婆婆最后走失的畫面。

【老人心聲】

“每當回到家,看著和她生活過的熟悉場景,回想起一同經歷的點點滴滴,我就心如刀絞,再累再痛苦地無法入眠。”

“天上一下雨,我就很難受,也不知道她有沒有淋到?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浮現她一個老太婆淋著雨孤獨地走在野地里的情景。”

“如果就因為我的過失,讓她發生意外,我一輩子也不會原諒我自己。”

“就算走遍天涯海角、就算傾家蕩產,我也要把老婆子找回來!”

老人拿出畢生積蓄懸賞

持續一個半月夜以繼日、風雨無阻的搜尋,讓老人愈加思念妻子:“這一個月,要不就是高溫、要不就是暴雨,每天我都好擔心她一個人在外面,有沒有被雨淋、有沒有曬到中暑?她每天都要吃我親手配好的藥,這么久沒吃,病情會不會更嚴重?”

婆婆出門前,留下了一身剛剛脫下的家居服,老張一個半月以來一直舍不得洗。“如果她不回來,我就一輩子都不洗這套衣服,因為衣服上留著她的味道,這是我唯一的念想。”說到這里,老人禁不住失聲痛哭。

老張還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我決定懸賞20萬元,只要有人能幫我找到羅玉蓮,我就給他20萬!”對于收入微薄的工薪階層來說,這20萬是老兩口畢生的積蓄。原本,老兩口是打算把這筆錢留給在廣州工作的獨女作嫁妝。但是,現在老張說:“只要能找到老婆子,我也顧不了那么多了。她不回來,我要這些錢有什么用?只要她能回來,我就算是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羅婆婆檔案

羅玉蓮,63歲,身高1.55米,短發,韶鋼退休工人,家住韶鋼西區。羅玉蓮于2017年5月9日上午9時38分在韶關火車東站乘坐3路公交車,在旭日玩具廠站下車,當天上午11時17分曾在韶關市天子嶺高鐵橋下(四一九醫院)附近,往乳源方向路段出現,后去向不明。

特征:走失時身著湖水藍長袖襯衣,黑色長褲,匹克球鞋,身上有一張老人乘車卡、一串紫色水晶手珠、一個吊墜、一串鑰匙。患有腦萎縮、高血壓等疾病,患病時喜歡行走在公路中間,與人交談會講粵語和普通話。

聯系電話:張先生,18927869262。

(原題為《3000公里尋妻路》)

    校對:余承君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通| 大名县| 呈贡县| 宜兰县| 宁都县| 吉木萨尔县| 禹城市| 嘉善县| 临湘市| 隆德县| 桦甸市| 松滋市| 威信县| 柯坪县| 太仆寺旗| 东阿县| 福建省| 溆浦县| 平南县| 边坝县| 汉中市| 湟中县| 新源县| 哈巴河县| 扎囊县| 荆门市| 双峰县| 泉州市| 安丘市| 诸暨市| 临猗县| 开鲁县| 尼勒克县| 都江堰市| 壤塘县| 凭祥市| 启东市| 额尔古纳市| 凌源市| 格尔木市| 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