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百聯正式邁出新零售探索第一步,籌劃大半年開了家“模塊店”
6月26日,籌劃半年多的百聯集團新零售的試驗項目——集團旗下首家全渠道概念店正式在上海開業面世。

RISO的模式有些類似“大店套小店”,即進入店門后,顧客看到的不是傳統商超貨架、走廊式的設計,而是劃分了一個個的片區——比如進門就是一個賣花的攤檔,生鮮、果汁吧烘焙坊各居一隅,樓上還有書吧和專門的餐堂、下午茶區域。為了節省排隊結賬的時間,店內任何一個帶有獨特標識的員工皆可提供收銀服務,無需去收銀臺排隊,大大減少了購物時間。
多年來主攻百貨、標準超市、大賣場、購物中心和品牌折扣店的百聯集團,此次開出的這家概念店是顛覆了以往風格的。
截然不同于百聯目前旗下的聯華超市、東方商廈、第一八佰伴等傳統商超和百貨,新的概念店融合了超市、餐飲、書籍和音樂等元素,在百聯內部被戲稱為“四不像業態”。百聯集團首席信息官(CIO)、百聯全渠道電商CEO金麒則將這個實驗項目稱作“模塊店”。
金麒向澎湃新聞介紹,這種“模塊店”模式的優勢在于,將來可以根據每一類別商品、服務的受歡迎程度、業績來分別評估,在今后開的門店進行微調,用大數據做到“千店千面”。比如,如果生鮮做得很好,將來的門店可能就擴大生鮮的范圍,甚至可以直接開生鮮店或烘培坊。因此,首家模塊店的嘗試更像百聯建了一塊“試驗田”,為今后全渠道新零售的模式探路。
RISO店內的商品分類大約是50%餐飲、25%生鮮、20%食品飲料以及5%日用品,全店60%的產品為進口中高檔產品,這種商品品類的分布比例明顯不同于普通的商超賣場。概念店的用戶定位是25至45歲中上收入、追求個人樂趣和舒適的人群。
但它與上海的City Shop、City Super等外貨精品超市又有著顯著區別——RISO概念店主打各種生鮮精品,可以現場購買食材后讓廚師加工,進行堂食。很顯然,這是要與華潤萬家的Ole和阿里系盒馬鮮生分蛋糕。
RISO是百聯全渠道電商平臺O2O業務的核心場景之一,未來將通過核心店、街區店和便利店等不同模式,覆蓋城市商務、住宅區,實現多業態布局,以線下為核心,用互聯網的思維,為消費者提供完整的體驗和服務。
金麒表示,RISO門店注重的是線上線下的均衡發展,不會簡單地把消費者都“驅趕”至線上。另外,為了滿足食品餐飲的高比例,以及生鮮現場加工服務,所有餐飲團隊均為自建,以保證服務的質量。另外在成本控制方面,其他品類對生鮮食品可能會進行反哺。
RISO概念店項目經理王輝雖然曾經供職于阿里天貓,阿里巴巴也與百聯有戰略合作,但百聯在RISO這個項目上與阿里卻沒有過多合作。
當被問及是否有復制這種新型概念店,并開到其他城市去的打算時,王輝表示:“目前先把這家店開好,未來肯定會邁出上海。”
對此,金麒則表示,目前已經在為未來的門店進行選址。
金麒認為,百聯的優勢在線下,但此次開的概念店采用的完全是融入了互聯網的思維,它背后有一套把線上和線下進行融合的機制。
他介紹道,概念店的核心概念是,從商品的采購開始,依托于原本的線下采購、銷售等系統,通過全渠道打通,進行資源的整合。比如原來都是線下門店單獨進行商店庫存的盤點,現在可以通過一個掃碼槍,進行線上線下庫存的信息同步,無論商品在線上還是線下銷售出去,在整個系統上都能夠看到,這樣就可以更好地預測哪個社區需要補貨,銷售量排前的商品庫存也會進行自動調整。通過大數據對信息的整合,以及人工智能系統的自我學習和分析,打通會員數據,能夠更好地挖掘商品銷售背后的規律并作出精準預測。
“商業零售正在從價格型消費向價值類消費、體驗式消費、個性化消費轉變,”百聯集團總裁徐子瑛指出:“百聯集團的新零售模式,著重于重塑零售價值,帶給消費者關于生活方式的更好體驗,并不僅是簡單的線上線下融合。”
作為大型國有重點企業的百聯集團,旗下主要品牌包括第一百貨商店、永安百貨、東方商廈、第一八佰伴、又一城等購物中心、百聯E城網上購物商城、百聯奧特萊斯品牌折扣店等,遍布全國25個省市近6000家營業網點。
今年以來,百聯集團已經展開了一系列對零售新業態的布局和踐行。
5月26日,百聯集團旗下百聯股份公告,將引入阿里巴巴成為聯華超市第二股東,這是繼今年2月,百聯集團與阿里巴巴達成“零售新業態六大領域”戰略合作后,邁入資本層面合作的又一重大舉措。同時,百聯集團也將增持聯華超市2%的股份,以體現對聯華超市在中國超市行業發展的信心。
同期,百聯集團宣告與SMG達成戰略合作,將以文化植入的方式推動商業項目發展,以實體商業項目的發展傳播文化,打造商業文化地標,給消費者帶來更新穎的場景式體驗。
2016年5月,“i百聯”全渠道平臺正式上線,下屬多家旗艦門店也相繼完成轉型。百聯集團正以線上商業零售平臺為基礎,構建線下場景化+體驗式+產業生態鏈+高效供應鏈的新型零售樣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