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東方理工”改“甬江理工”引反對,網友建議叫“陽明理工”
在浙江寧波籌辦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將從“東方理工大學”更名“甬江理工大學”的消息,近期引發浙江省內外關注高教話題人士熱烈討論。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1日,有網友在寧波市網絡民生服務平臺留言《強烈反對我市新型研究型大學命名為甬江理工大學》:“近期原暫名東方理工大學的寧波新型研究型大學被暫名為甬江理工大學,對此,個人建議堅決反對”。
對于反對的理由,這名網友表示:“眾所周知,在國內,一個好的大學校名是好的起步和開始,在出發點就能勝人一籌。總投資460億的東方理工大學(暫名)肩負著寧波高教復興的希望,如果更名為甬江理工大學,可以說這校名起步就已經輸了,談何吸引更多人才。甬江理工還有和寧波甬江職高撞名的嫌疑,甚至在寧波本地百姓心中也無法擔負重任”。
該網友還建議:“如果東方理工大學因為校名無法獲批,可以想想別的,比如華東科技大學、陽明理工大學(王陽明先生之名)等,大可不必用甬江理工大學這名字來糟踐自己,糟踐愛鄉寧波幫的金錢,寒關注寧波高教發展的老百姓的心”。
對于這一意見,寧波市教育局隨后答復:“感謝您對寧波高等教育的關心。新建大學校名按照教育部《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和高校辦學特色確定,最終校名以教育部批復為準”。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一留言下方,還有網友建議使用“寧波科技大學”“寧波工業大學”“鎮海理工”等多個校名。有網友就表示:“甬江知名度太低,還不如寧波開頭呢”。
寧波市政協官網今年3月1日發布消息:近日,市政協副主席張明華赴甬江理工大學(暫名)走訪調研。張明華詳細聽取了學校籌建進展、人才引進、合作辦學等情況匯報,對學校專家團隊和籌建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就籌建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和困難進行了深入交流。
消息提到:甬江理工大學(暫名)是由虞仁榮教育基金會舉辦、浙江省和寧波市政府重點支持的民辦非盈利性新型研究型大學。永久校區位于甬江之濱,規劃占地2300畝,學校將著力打造理學、工學、信息、商科四大學科,重點支撐先進制造、信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聚焦國家“卡脖子”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學校將致力于引進世界一流高端領軍人才和青年優秀人才,目標十年內在校生規模達10000人,本科、碩士、博士比例為4:3:3。目前學校已與香港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3月15日晚間,澎湃新聞記者從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相關部門獲悉,此番公布的“甬江理工大學”和此前宣傳使用的“東方理工大學”,都是虞仁榮教育基金會舉辦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暫時使用名稱,都尚且不是最終名稱。
對于“東方理工大學因為校名無法獲批”問題,澎湃新聞記者18日下午從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相關部門獲悉,具體學校名稱還未進入最后討論階段,不存在哪個校名更容易獲批的問題。
另外,澎湃新聞記者從“香港理工大學-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辦公室方面獲悉,上述校名問題不影響該項目進展,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將會獲頒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學位,并獲得由東方理工頒發的學業完成證明。
根據教育部202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高等學校名稱中使用地域字段,應遵循以下規范:
(一)原則上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也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
(二)原則上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省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學校可以使用省域命名,其他學校確需使用省域命名的,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把關,但須在名稱中明確學校所在地。
(三)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其他組織或個人擁有的商標、字號、名稱等,不得使用國外高校的中文譯名和簡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