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1歲男孩被卡車窗窒息身亡,如何避免揮鞭樣損傷和車內悲劇
據《安徽商報》報道,6月16日14時,在合肥市阜陽路與北一環交口東側的宏圖新村小區內,11歲男孩天天(化名)的脖子被卡在轎車車窗內。雖然后來緊急送醫搶救,但仍不幸離世。事實上,孩子在車內發生意外事故的新聞屢見不鮮,尤其是夏季高溫,兒童被困車內釀成的悲劇時有發生。

家庭用車給小朋友帶來便捷的同時,卻也增加了安全隱患。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骨科醫生何勁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在平時門診中因為坐車安全問題來就診的小患者不在少數,“有些小朋友是上車時手被車門夾住導致軟組織挫傷、肌腱損傷甚至骨折;有些是急剎車時由于慣性導致孩子揮鞭樣損傷。比如,有些孩子喜歡在車子里打盹,一旦遇到急剎車等突發情況,如果睡著了,頸椎周圍的肌肉完全松弛,脖子和頭部就會像鞭子一樣甩出去,導致頸椎錯位,造成揮鞭樣損傷。揮鞭樣損傷可見韌帶或關節束撕裂、關節內出血及軟骨撕脫,嚴重者亦可造成關節脫位、骨折及頸髓受損。”
夏季天氣炎熱,車內氣溫更高,在密閉的車內空間有可能導致孩子中暑甚至窒息等危險。何勁醫生告訴記者:“有些家長下車辦事,會誤以為將孩子留在車內很安全,事實恰恰相反,應該將孩子隨身帶著。夏季陽光直射,車內溫度上升很快,可能短時間內達到50℃以上,加上空氣不流通,被反鎖在車里的孩子就會中暑脫水甚至昏迷窒息。而且車內控制系統復雜,不經意觸碰錯誤將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何勁醫生提醒,對于12歲以下兒童,坐車應該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坐在后排,不該抱著孩子,“有些家長會誤以為自己抱著孩子坐就安全了,事實上,汽車發生撞擊時,僅憑家長的臂力根本抱不住向前沖脫家長雙手的孩子。反而,家長向前傾時還會壓在孩子身上,后果不堪設想。”
在選購兒童座椅時,應認準“3C”認證標志,且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身高進行購買,12周歲以下的兒童應嚴格按照規定坐在后排。何勁醫生稱,嬰兒應使用專用的提籃式安全座椅,且必須放在后座上反向安裝,按要求設置傾斜角度,保證孩子頭部不往下墜;8到12歲或120厘米到150厘米的兒童要使用安全增高氣墊,并配合安全帶使用。
在安裝時,不能把安全座椅安裝在副駕座,因為副駕駛有安全氣囊,一旦發生汽車碰撞,安全氣囊彈出時產生的沖擊力會造成兒童頸椎受傷甚至窒息。
除了低速慢行安全行駛,家長還應注意,避免讓孩子在停車場或者車輛附近玩耍,何勁醫生告訴記者:“孩子對危險環境的防范意識不足,而司機在停車場有時會有視線死角看不清,孩子個頭又低,司機在轉彎或倒車時很容易不小心撞倒孩子,導致其骨折、腦震蕩甚至危及生命。”
同時,家長也應避免讓孩子爬到天窗或者手伸出車窗玩耍,何勁醫生稱:“萬一車窗系統一時不靈敏,孩子的手、頸部會被車窗夾住,尤其是遇到孩子頸部被車窗夾住的情況,家長在想辦法用急救工具撐開車窗留出縫隙讓孩子呼吸的同時,還應盡力安撫孩子情緒,因為孩子越是哭喊掙扎越是增加耗氧量,更容易窒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