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釋新聞|日本“準航母”載東盟十國軍官南海航行背后的意圖
“出云”號已成為南海的話題制造者。
據日本共同社6月19日夜消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直升機航母“出云”號19日搭載東盟(ASEAN)10國的軍方官員,從新加坡起航赴南海航行。據日本防衛省介紹,參加此次交流的是二三十歲左右的東盟國家軍官,軍銜多為中尉和上尉軍官。他們除將體驗“出云”號的操作外,還計劃進行災害救援、搜尋遇難者的訓練并交換意見。
共同社的報道稱,這是旨在構筑人際網絡的“乘船者項目”(Ship Rider Program)的一環,活動將持續至23日。共同社并不諱言,在中國對南海的控制力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日本加強與東盟各國的軍事交流,旨在制衡中國。

“這是日本在南海問題上制衡中國政策的延續。”南京大學南海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鋒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但是,日本在南海的姿態與動作,特別是軍事干預確實更加高調。”
這并非是“出云”號近來在南海唯一的活動。實際上,據澎湃新聞跟蹤,自該艦5月1日從日本出發以來,已在南海逗留了至少一個月的時間,并與美軍等展開多次聯合演練。
本月13日至15日,“出云”號和“漣”號護衛艦與美軍“里根”號航母在南海進行了聯合訓練。從5月7號開始,“出云”號和“漣”號也在南海分別與美軍“宙斯盾”驅逐艦、瀕海戰斗艦等實施了多次聯合演練,其中包括5月24日擅闖中國美濟礁附近海域、實施所謂“航行自由”行動的“杜威”號驅逐艦。
軍事專家李杰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日本派遣“出云”號進入南海長期活動標志著其體系化、大規模介入南海的開始,是日本欲在亞太及南海問題上充當美國副手的象征,具備標志性意義。
日本航空軍事評論家關賢太郎認為,“出云”號可承擔反潛作戰編隊中的核心作用。而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馬堯此前撰文表示,從軍事角度來說,上述美日艦只在中國最大的邊緣海域的演習設定是由“里根”號利用其強大的海上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奪取制海權,然后“出云”號利用制海權從容不迫地進行反潛作戰。
除卻作戰意義濃烈的科目,“出云”號也參與了許多軍事色彩沒那么強烈的活動。例如,“出云”號與“漣”號5月20日在戰后作為日本軍艦首次開進越南軍事要地金蘭灣;5月15日,兩艦又參加了慶祝新加坡海軍成立50周年的國際軍艦檢閱活動;在其6月初抵達菲律賓蘇比克灣后,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還登艦參觀,并稱日本是值得信賴的朋友。而此次,日本邀請東盟所有國家年輕軍官登上其最新銳的軍艦,則是較為罕見的。
這種軍事外交性質的活動有助于日本提高軟實力,構筑在東盟地區的影響力。”朱鋒認為,“此外,日本對東盟的政策重心還在于通過各種支援提高東盟國家的海軍力量與海洋執法能力。”
在6月12日至14日于東京召開的“海空防衛技術國際會議展覽會 亞洲2017”上,日本防衛省邀請印尼、新加坡、泰國、菲律賓、越南的國防部官員到會參觀,并在會后與東盟五國商議武器技術合作。在過去幾年中,日本先后與馬來西亞、菲律賓探討締結武器貿易協定。今年1月起,日本政府還謀求國會修改財政法,以無償向東盟國家免費提供自衛隊退役的裝備。
在6月初于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緊隨美國防長馬蒂斯之后發言的日本防衛相稻田朋美特別談到了南海以及東盟,而且重點強調了美日同盟在日本國家安全戰略中的核心地位。“長期而強大的日美同盟,已經成為一種公共產品,將有助于地區穩定和平。(我)將與馬蒂斯協作,進行更加緊密的雙邊合作。”稻田朋美說。
但是,顯然不是所有日本人士都對美日同盟抱以同樣的信心。日本著名知華派外交家河野洋平之子、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河野太郎對澎湃新聞表達了對美日同盟的共同價值正在消退的擔憂,并對馬蒂斯的表態感到有點失望。“看到特朗普決定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協議》和《巴黎氣候協定》,越來越多日本人開始擔心美國未來的方向。”
就在后天,也就是21日,中美兩國首屆外交安全對話將在華盛頓舉行。美國國務院代理助理國務卿蘇珊·桑頓在6月19日的吹風會上表示,朝核、南海、及反恐等問題都是此次對話將與中方討論的重點,并希望此次對話延續兩國元首海湖莊園會晤的積極勢頭。
“目前,特朗普的南海政策仍在評估當中。”朱鋒表示,“日本擔心中美關系的改善可能會影響到南海問題。因此,日本不會放松其在南海長期存在的基本政策,必要時會挺身而出。”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出云”號直升機航母將于7月在印度洋參加美日印“馬拉巴爾海”聯合軍演,然后于8月返回日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