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砥礪奮進的五年】上海建立平臺,牽線企業處理工業固廢
對于基板企業來說,每年成功減少經濟成本40萬元;對于新能源制造企業來講,降低了原料成本;對于環境,則降低了焚燒污染。
自2015年年底,東方循環網上線成為全國首家工業固廢領域資源化信息化服務平臺后,這樣的多贏對接交易已實現1853筆,達成交易貨值1.1億元。
截至目前,東方循環網注冊會員已達3000多個,入網企業749家(其中產廢企業310家、回收處置企業253家、利廢企業35家、環保設備企業151家)。2016年,平臺實現供需對接1853筆,達成交易貨值1.1億元。
東方循環網總經理徐岷雪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對于國家規定的需要特殊處置的固體廢棄物和危險廢棄物,平臺的主要功能是整合各方需求,形成固廢危廢信息化,集中對接并自動匹配具備資質的處置企業。
對于科研院所及企業的實驗室等危廢,則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提供危廢的分類、貯存等前置化服務,按照危廢屬性對接至不同處置單位。
對于上海本地稀缺或者暫無的處置品類,平臺通過跨地域合作,來彌補本地的處置名單空缺。
徐岷雪說,上海臨港有一家企業,原本倉庫里堆放了沾染油墨的廢鐵桶、廢塑料桶、廢機油手套、含油抹布已達300多公斤,長達四五年。
“新環保法出臺后,企業負責人坐不住了。” 徐岷雪說,2015年國家出臺的環保法,對偷排危廢3噸入刑、危廢倉儲時間不得超過1年作了明確規定。
最終,平臺幫助企業將廢鐵桶對接至具有危廢處置資質的冶煉廠煉鋼,提煉廢機油作為生產原料;廢塑料桶和含油抹布被對接到處置單位進行無害化焚燒,“還幫助企業降低了危廢處置成本(無害化焚燒8000元/噸,資源化處置的企業僅需4500元/噸)。”徐岷雪說。
根據《上海市工業綠色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上海的工業固廢利用率要達97%以上,節能環保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800億,重點行業實現清潔生產審核全覆蓋。
目前,工業固廢在線交易信息化處置服務平臺,上游會員服務區域已覆蓋到松江、嘉定、青浦、寶山、奉賢、金山和浦東新區等地,下游的資源拓展集聚效應也已顯現,在固廢資源行業和廢料分類上形成了廢鋼群、廢塑料群、有色金屬群、廢橡膠群等。
上海金山工業區、臨港產業區、上海化工區、金橋開發區、市北高新區等5家園區已被列為上海市綠色產業園區創建試點園區,通過東方循環網進行信息備案、實時監測和在線交易,力爭2018年實現工業固廢循環利用率和處置率100%。
平臺獲得了上海市經信委、科委、商務委的認可和上海市科委創新創業基金支持,獲得2016年上海創新創業大賽獎、中國循環經濟協會2016年度典型案例獎、上海市綠色供應鏈2016年度優秀案例獎。
農業危廢處理:病死雞變無害肥料
除了工業危廢處置,上海在農業危廢處置方面也在積極創新。
落戶嘉定區的異族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背靠臺大的生物科技團隊和上海農科院的生物技術支持,在減少畜禽棚舍內毒有害氣體排放、解決養殖場排廢難題、實現生態循環方面推出了創新技術。
該公司股東發言人梁圣柔告訴記者,過去對病死雞進行填埋或焚燒處置都會污染環境,現在采取75攝氏度以上高溫菌的微生物發酵處理,可以將病死雞變成無害化肥料投入循環再利用。
其他在畜禽養殖領域的防疫增效技術,目前也已在上海崇明中新農業泰生示范農場、浙江臨安愛咯養雞場、青島怡禾示范農場等進行示范應用,能顯著提升產蛋量及換肉率,并實現畜禽無抗生素養殖管理的食品安全目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