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315調查|“慈善舊衣回收”生意經:仿冒回收箱擺小區,有人稱年賺數十萬

澎湃新聞記者 李思文 實習生 賴鍵潮
2022-03-15 08:56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質量觀 >
字號

在城市小區里隨處都可見的舊衣回收箱,來自什么機構?里面的衣物究竟流向哪里?

“315”前夕,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調查發現,在淘寶平臺上,不需要提供任何公開募捐資格證明,400多元就可以定制一臺舊衣回收箱,箱體上的文字可以隨意印,有商家甚至建議印上“慈善總會”來吸引市民捐贈。

淘寶定制舊衣回收箱商家提供的實拍圖

而這些打著“慈善”“公益”名號的舊衣回收箱背后,有不少倒賣舊衣的“私人販子”。記者以收購舊衣的名義聯系了多個舊衣回收箱上的聯系電話,對方均表示有大量舊衣可出售,未經挑揀的舊衣打包售價在2000-2200元一噸不等。

一曾做過“舊衣回收箱”生意的知情人士向澎湃新聞稱,這一生意可謂“一本萬利”,第一年投入20萬元購買舊衣回收箱、走關系,“每年輕輕松松賺五六十萬”,如果將舊衣按照新舊挑揀后出售,利潤更高。

對此,澎湃新聞記者從民政部門了解到,舊衣服回收、捐贈等,都屬于公開募捐,一些社會組織、企業或者個人,在不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情況下,以公益慈善為名開展舊衣物等廢舊物品捐贈回收活動,均屬于違反《慈善法》的行為。

澎湃新聞致電了多地民政部門,對方均表示如果接到有關違規放置舊衣回收箱的舉報,將會進行調查、處理,但也有地方民政部門表示,由于舊衣回收箱量大且放置較為分散,難以進行集中排查。

商家售賣的標有“公益助學” 的衣物捐贈箱。

舊衣回收箱的偽裝:商家稱私人可印“慈善總會”、套用備案號

澎湃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在淘寶平臺一家店鋪,花費400多元就可以定制一個舊衣回收箱,而且不要求買家提供公開募捐資格證明。在記者表明是私人回收站購買時,商家稱:“沒問題,(我們)大部分客戶都是私人。”

該商家還稱,如果想要捐衣多,可以在箱體上印上“慈善總會”,會吸引更多人。他告訴記者,他們開店9年做過不少客戶,一些大城市查的比較嚴,小城市一般都沒問題,“除非是同行舉報。”

在該商家提供的此前給其他客戶定制的實拍圖上,記者看到,不少箱體上印著“慈善總會”“公益環保”“愛心助學”等字樣,有的箱體印上了機構名稱,但多數都是只印著“公益環保,綠色生活”之類的宣傳語。一些箱體側面印著“衣物去向”中,其中注明會捐贈給困難地區。

另有定制舊衣回收箱的商家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一般具有舊衣回收資質的正規機構,都會在箱體上印上民政部備案號,可信度更高,但如果客戶有需求,也可以“幫你套(用)別人的備案號印上”。他表示,萬一被民政部門檢查,就能多一層保障。

淘寶商家稱印上“慈善總會”效果最好。

記者表示出對違規后果的擔憂后,商家表示,也有不少客戶在箱體上印上“支持垃圾分類”“創建文明城市”,或者“堅持綠色回收”“倡導低碳生活”等,他告訴記者,有些大城市會查帶“公益”“慈善”等字眼的舊衣回收箱,但如果以環保、綠色的名義設置舊衣回收箱,被查處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澎湃新聞記者走訪廣州市區發現,不少社區和小區都放置了舊衣回收箱,其中大部分箱體上印著“綠色回收”“環保公益”等字眼,但大多數箱體上都沒有機構的名稱或者民政部備案號。

對于這些舊衣回收箱的來源,有些小區的物業管理人員也表示不清楚,“幾年前就有了,具體是哪個部門放的我們也不太了解。”還有物業稱是一些合作機構設置的,但對于這些機構是否有公開募捐資質、回收的舊衣將流向哪里,物業均表示不清楚。

有小區業主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舊衣回收箱放置之初,自己也曾放置過不少衣服,“因為箱子的側面寫著去向,說較新的外衣會捐往貧困地區,我覺得也是做善事,很多放進去的衣服都是很新的,但有一次我看到有人去開舊衣箱的門,開門的就是經常在我們小區下面收紙皮的廢品回收站老板娘,之后就再也沒有捐過了。”

這些打著“慈善”“公益”旗號的舊衣回收箱,往往讓人們誤以為自己捐贈的舊衣會送往貧困地區或有需要的人手中,但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些帶著“愛心”的舊衣可能大多數都被倒賣流入市場。

淘寶商家稱可以幫忙套用別人的備案號印在箱體上

“一本萬利”:有人稱“舊衣回收生意”年賺數十萬

澎湃新聞記者以打算做舊衣回收箱“生意”的名義,咨詢了一名做該“生意”的知情人士,他告訴澎湃新聞,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舊衣回收箱,背后其實是一個“一本萬利”的生意,“(里面的)衣服肯定都是拿去賣,重點就看怎么賣。”

他稱,在行業內,舊衣回收箱里的衣物被分為“桶(音)貨”和“挑單件”(又稱精品)兩種。其中“桶貨”是指將舊衣回收箱里的衣物直接打包出售,不分新舊和款式,而“挑單件”則是經挑揀后,將較新的衣物按件出售,其余衣物打包處理。

“一般我們都是賣‘桶貨’,雖然利潤沒有分揀后的高,但分揀后好的賣了,差的就賣不掉了。”他稱,盡管“桶貨”利潤不高,收入卻也十分可觀,“我按照最低標準來算,一個箱子一年至少能有1噸貨,去年‘桶貨’的價格是一噸2200-2300元,手頭200個箱子,一年就是四五十萬,如果放的小區好,一年50萬是打底的。”

他強調,做舊衣回收箱生意就是第一年投入大,后面就可以坐收成果,“200個箱子第一年投入大概20萬,包括買箱子、走關系,足夠了。后期只要有一個面包車一個工人收貨就可以了,衣服都是白拿的嘛,第一年除掉成本也能賺二三十萬,后面每年隨隨便便都五六十萬。”

記者詢問,如何將這些舊衣回收箱放入小區?該知情人稱,放置舊衣回收箱其實有一些門道,一般是通過給小區物業經理“好處費”來放置箱子,而好處費也有暗中標價,“看小區的住戶率,住戶率在1000戶以下的,1個箱子一年就是兩三百塊錢,住戶率在1500戶以上的,1個箱子一年就是500塊錢。”

該知情人表示,他所知道的,大部分打著“慈善”“公益”募捐的舊衣回收箱背后,其實都是倒賣舊衣的“私人販子”,“利潤高,那些買了‘桶貨’的分揀一下利潤更高,質量好的洗一洗就直接拿去賣了,質量差一點的出口到國外,破破爛爛的也能制成拖把、填充什么的。”他表示,這個行業最重要的是衣物來源沒有成本。

根據上述舊衣回收箱定制商家提供的實拍圖,澎湃新聞記者以收購舊衣的名義聯系了多個舊衣回收箱上的聯系電話。

一舊衣回收箱負責人發來的“桶貨”照片。

其中一個舊衣回收箱上印著主辦單位為“佛岡壹一環保舊衣回收中心”等,接電話的回收箱負責人稱,自己手頭有50多噸“桶貨”可出售,并強調“我的貨比較靚喔,都是小區貨”,售價在2000元一噸。

而另一個箱體上印著民政部備案號、打著一家公益基金會的旗號的舊衣回收箱,其背后也是“舊衣販子”。在記者表示想批發舊衣后,接聽電話的人稱,目前手頭所剩貨物不多了,下一批可以留一部分,“我們的貨都是每周直接走掉的,給人家2000塊一噸,你要的話也是這個價格。”

電話接聽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的箱子覆蓋了江西南昌整個地區,很多箱子都是在市里的小區,“貨都是很新的。”他坦言,一些在城鄉接合部的箱子(舊衣)質量會差一點,但最終貨物都會混合一起打包出售,整體質量可以放心。

對于他如何辦下的民政局備案號、是合法申辦還是套用,他表示涉及商業機密,不能透露,但直言“(辦下來)很麻煩”。在他的舊衣回收箱上,為了使人信服,還印上了“監督電話”的字樣。

此外,還有印著“益紙助學行動”“關愛山區,舊衣暖心”“環保項目”等字樣的舊衣回收箱,在記者聯系后,均表示出售舊衣,其中大多數以“桶貨”的方式出售。

舊衣販子稱舊衣都來自小區的舊衣回收箱。

舊衣公益回收屬公開募捐,無資質屬違法

針對上述情況,3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致電民政部,工作人員介紹,(以公益慈善名義開展的)舊衣服回收、捐贈等,都屬于公開募捐,一些社會組織、企業或者個人,在不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情況下,以公益慈善為名開展舊衣物等廢舊物品捐贈回收活動,屬于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行為。

澎湃新聞記者看到,早在2019年4月,民政部就曾在官網發布《關于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提示》,其中稱,與有相關資質的企業開展廢舊物品回收利用的性質不同,以公益慈善名義開展舊衣物等廢舊物品捐贈回收,屬于公開募捐活動。根據慈善法的規定,只有登記或者認定為慈善組織且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社會組織,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活動。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展公開募捐活動。

慈善法中還明確規定,開展募捐活動,應當尊重和維護募捐對象的合法權益,保障募捐對象的知情權,不得通過虛構事實等方式欺騙、誘導募捐對象實施捐贈。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開展募捐活動,騙取財產。

此外,慈善法中還指出,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應當定期向社會公開其募捐情況和慈善項目實施情況。公開募捐周期超過六個月的,至少每三個月公開一次募捐情況,公開募捐活動結束后三個月內應當全面公開募捐情況。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不少地市都曾開展舊衣物回收箱清理整頓行動。2019年,煙臺市民政局就曾下發整頓舊衣物回收箱的通知,其中明確,清理整頓違法在居民小區設置舊衣物回收箱工作是民政部門的法定職責。對于違規放置舊衣回收箱的有關組織或者個人,可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澎湃新聞記者也致電了多地民政部門,均表示如果接到有關違規放置舊衣回收箱的舉報,將會進行調查、處理,但也有地方民政部門表示,由于舊衣回收箱量大且放置較為分散,難以進行集中排查。

在澎湃新聞記者調查中發現,不少舊衣回收箱的“舊衣販子”位于江蘇宿遷。對此。宿遷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員表示,當地的舊衣回收箱一般都是社工組織獨立設定的,其他的舊衣回收箱不管上面印著什么內容,只要不具備公開募捐資格就進行公開募捐,民政局都會聯合當地的城管、街道辦等去核查,一經發現就進行取締,同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關處罰。

    責任編輯:陳興王
    圖片編輯:李晶昀
    校對:張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垣县| 昂仁县| 大新县| 绥滨县| 衡阳市| 区。| 绥棱县| 克什克腾旗| 丰县| 永清县| 西青区| 博野县| 庄浪县| 定安县| 吕梁市| 修文县| 高密市| 司法| 扶绥县| 囊谦县| 宜黄县| 策勒县| 新野县| 岗巴县| 芷江| 南昌县| 岑溪市| 南皮县| 涟水县| 新丰县| 平凉市| 乌审旗| 连云港市| 武汉市| 锦屏县| 德兴市| 栖霞市| 温州市| 客服| 崇州市|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