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濟南24小時書店回應停業:非被迫關店,新店仍24小時營業
今年高考期間,因山東語文高考卷以“24小時書店”為話題的作文題,讓兩家書店成為了大眾的關注點。一家為山東高考作文題所涉及的合肥三孝口科教書店,另一家為濟南首家24小時書店“睿丁島”。因后者在兩個月前剛剛停業,而此事又發生在山東,因此這家書店也受到了一定關注。
原本位于山東大學附近商場內的睿丁島于2015年8月正式營業,至2017年4月結束營業,此前媒體報道停業原因為書店經營不善。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到了書店的創始人徐長東,他表示雖然書店的確面臨經營問題,但這家書店的停業是他主動并且有計劃進行的,“停業最主要的原因是調整經營方向,做更純粹的線下閱讀體驗。”

徐長東在2016年底就解除了書店此前的眾籌模式,而現在要將書店從商場搬進千佛山景區,并采用會員制運作,讓書店更專注地為喜愛讀書的人服務。
新店將采用預約制的“24小時”服務
徐長東向澎湃新聞記者指出,此前報道稱“新店將不再采取24小時經營模式”的內容并不是特別準確。“千佛山景區的新店將依據具體情況進行24小時經營,可能會采用預約制的形式。”
“其實最初開書店時,對于是否采用24小時的經營模式爭議很大”,徐長東說。但他本人對于“24小時”這種形式很感興趣,所以還是堅持做下來。

此前睿丁島原本在每周二和每周四(合起來為24)進行24小時經營,但因為是工作日,能堅持到天亮的人很少。根據讀者的建議,徐長東將書店改為每周六進行24小時經營。“剛開始書店還提供了搭帳篷的場所,讓大家體驗一下晚上讀書的感覺。”
而書店的夜間成本主要來自商場的空調延時費和水電費,因為夜讀都是徐長東本人值班,所以人員費用沒有增加。徐長東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樣算下來每年的夜讀成本大概為10萬元。
讓書店服務對象更精準,“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讀書”
在睿丁島剛開業的時候,曾引來了無數駐足人群,還曾有人在百度貼吧呼吁那些cosplay玩家不要再來書店拍照。
徐長東回應說,當初的確是有很多人來書店拍照,也有電視臺來拍攝文化類節目,還有樂隊將書店作為錄制現場,“不過他們會事先打好招呼,我也要求他們不要影響讀者。”
“讀書的確需要一個更安靜的環境,在家讀可能更合適,而在網上買書種類更全面,價格也更低。但是書店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地方,每個人來書店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我們要認可客觀存在的不一樣的目的,如果我們要求顧客只能為讀書而來,反而是一種不自然的狀態。來書店拍照也是顧客的一種選擇,我們并不能阻攔。其實那些不想讓別人來書店拍照的人群也是小眾。”

上一家睿丁島的面積將近400平方米,而新開的這家書店總面積將達4000平方米,其中包括國學、禪修、素齋等區域,而圖書部分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
但這次徐長東希望書店能夠吸引那些真正愛讀書和渴望交流的人,所以他將書店選址置于景區也有“分流”的考慮,同時也為減小經營壓力。“進入景區需要購買門票,會員制也設置了一定的門檻。”

“讀書這件事情本身就有一定的附加值。很多人不需要讀書,業余時間可以去應酬,可以去做任何事情。終歸文化上的需求還是一部分人的需求。所以新店要解決的僅僅是一部分人的需求。”
同時徐長東并不擔心將書店放在景區會帶來某些限制,“會來的人自然會來。”而新店為了滿足讀者對安靜和私密的需求,可能也會要限制僅為拍照的參觀。
希望書店“以書為主”
2017年春節期間,徐長東走訪了全國各地上百家書店。在他看來,那些開在商場里的書店主要以經營咖啡和文創為主,圖書銷售僅能占營業額很小的一部分,而睿丁島此前圖書的銷售額占比可達到50%,這一點讓他很欣慰。他甚至設想在新店不再銷售咖啡,而是能讓大家看看書、喝喝茶、聊聊天就好。
被問及如何能做到圖書銷售占比達50%,徐長東講道,“濟南的書店不多,而新華書店和書城主要提供品類齊全的各類圖書,以量取勝。我們追求更精準的讀者定位,提供人文、社科和藝術類的圖書,另外還有部分臺版書。顧客則以我身邊的朋友以及讀書會的會員為主。最開始的每一本書都是我精心挑選的。”

睿丁島還有一個“燈塔書庫”計劃,旨在進行圖書的交流和分享。目前讀者已帶來4000多本圖書,交由書店管理。讀者可到店借閱,并且進行交流和分享。而徐長東目前也在想更好的辦法,試圖讓更多讀者的書流通起來,同時促進大家以書會友,進行線下交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