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肯尼亞教育回憶:令人費解的高中制度,阻擋不了青春的快樂

導語:
過去數年,肯尼亞的教育模式都是8-4-4制,即八年小學、四年初中、四年高中。2009年,肯尼亞對這一體制重新進行了評估,發現了其課程安排超負荷、評價體系死板的問題,并積極尋求體制改良方案,探索出了現在的2-6-6-3新三層體系(three tier system)。在該課程體系下,學生需要完成兩年制幼兒教育、六年制小學教育、六年制中學教育和三年制大學教育。2-6-6-3教育課程體系重視社會、經濟和技術的需求,同時強調各級教育內容要與學生年齡相適應,是一次朝向更包容、多元、有針對性教育體系建設的有益嘗試。

2-6-6-3教育體系圖示。供圖 | 浙江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高中時代,我曾在幾所不同的學校輾轉求學,其中令我印象尤為深刻的,還是那所位于肯尼亞東部的寄宿制女子學校。它管教嚴格,規矩奇多,甚至要求我們帶農具上學——盡管后來我才知道,這其實是為了一個叫做農業(Agriculture)的科目準備的;但也正是這所學校,帶給我許多朋友和溫暖,以及最最美好的青春記憶。

我和我的朋友們。供圖 | Faith Wawira
每每想起學校,記憶的背景板總是兩個獨立的空間——教室和寢室。學校的教學區和住宿區是分開的,上課的時候宿舍會上鎖。一次,我因為打掃寢室衛生而遲到,剛巧撞上正在懲罰遲到學生的校領導。不愿自投羅網的我轉身就跑,但卻因為宿舍樓已經上鎖而無處可躲。最終,我只能委身在臭氣熏天的廁所,膽戰心驚,度秒如年。
除了這次不愉快的經歷外,學校的其他規定也常常令我感到無所適從:MBR制度(the Movement by Running policy)要求我們在上學期間不能走路,只是為了節省時間;語言政策要求我們不準在學校說方言,甚至私下交流也不行,所以也有一些頑皮的同學,為了讓自己在受罰路上“不孤單”,會故意說方言來誘導他的朋友們犯錯。
與繁復冗雜的規定相伴的,是讓人更加難以接受的懲罰制度:如果有人在去吃飯的時候或者去老師辦公室的時候走路,就有可能會被罰跪,也正是因此,學校每天都有學生摔倒或者傷到膝蓋;一些沒有按時完成作業、在上課發出噪音或者違紀的學生甚至還可能被老師鞭打,比較話嘮而常常發出聲音的我就常常遭受這種待遇。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我甚至還因為說話而獲得了一種“專屬”懲罰方式:那是一個星期四,我和朋友們準備去吃晚飯,路上,我和我的朋友Pauline就一個男子學校究竟位于哪里起了爭執,激動的我走出教室大喊:“我百分之百確定它在Kenyatta!”但我顯然忘了院長辦公室就在我們班隔壁。果不其然,他聽到了我的叫喊聲,然后把我叫到了他的辦公室,像審問犯人一樣審視我,還為我量身定制了一種懲罰方式——讓我在教學區大樓正中央的旗桿下把我剛剛說的話大聲重復十遍。不知道為什么,我居然也像一個瘋子一樣照做了,也不出所料地引得路過的學生紛紛側目。

因為學校里自來水短缺,我們帶著桶去打水。供圖 | Faith Wawira
誠然,學校留給我的也不全是這些痛苦的記憶。雖然學校條件一般,自來水十分短缺,飯菜的味道也平平,但食堂的廚師都非常友善。一次,我因為考試錯過了午餐,但實在餓得渾身乏力,廚師長Jomba就破例給我盛了一盤githeri(一種米飯、豆子和卷心菜的混合物)來充饑。有趣的是,因為忘帶勺子,我只能用盛飯的大勺來吃,看起來夸張又解氣。

學校食堂做飯的場景。供圖 | Faith Wawira
日常生活之余,我們也有著多彩的周四活動日,豐富的球類項目也會讓本來不甚擅長的我被吸引而參與其中;與肯尼亞聞名世界的田徑實力相契合,學校每個月也會組織兩次校外1800米越野跑,獲勝者還有機會去參加肯尼亞高中體育競賽;每周六我們還會組織大掃除和衛生評比,獲勝的班級和宿舍可以得到餅干、糖果和果汁,而且還會把獎品送到宿舍;周六午餐后的自習時間,大家也常常會一起輕松休閑或聊天,打發時間等候晚上的娛樂項目——那時我總是在舞廳跳舞和看電影之間反復橫跳;學校的攝影師也會在周末來給我們拍照,幫我們定格住那些美好而又珍貴的瞬間。

我(左)和我的同鄉朋友(右)。供圖 | Faith Wawira
提到美好的記憶,肯定也少不了Funky。Funky類似一種和其他學校的聯誼活動,我們會和其他學校的同學,包括男孩子們一起競爭,競爭的形式很多元,有學術競賽、體育競賽,也有戲劇表演和音樂節。因為對每個學校的人數限制,這個活動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參加的,最多的時候也只有六十多的學生和幾個老師,但也幾乎把整輛大巴都塞滿了。

我們學校的大巴。供圖 | Faith Wawira
活動結束之前,老師往往都會給學生們留一些單獨交流的空間。音樂響起,情意綿長,告別當然分外不舍,把學生們帶上回程的大巴自然也每每都是老師最頭疼的事情。那些沒能參加的同學都眼巴巴地等我們回來,期盼著我們從Funky上帶回一些零食,還有隔壁學校男孩的信。
我非常珍惜每次去Funky的機會,每一次都很積極地爭取,但卻不僅僅是為了諸如吃零食此類。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游離在日常生活之外的體驗,沒有緊湊的時間表、嚴格的規則和嚴厲的懲罰,只有純粹的享受和社交的樂趣,我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很棒的人,建立了一段段難得的友誼。后來,每當我錯過一次Funky時,他們也會通過其他人給我寫信,而這些珍貴的信件我也珍藏至今。

學生們在Funky上交流的場景。供圖 | Faith Wawira
學校的制度中也有我比較喜歡的,比如成績獎懲制度。每隔兩周我們都會考一次試,排名前十的學生會在集會上被獎勵一些蛋糕,并在所有人面前享用這份美味。

頒獎儀式。供圖 | Faith Wawira
除此之外,學校每年還會對我們當年所有測試成績進行累計評比,并舉辦一次隆重的頒獎活動,也就是著名的頒獎日(Prize Giving Day),會邀請所有的家長參加。所以每個學生都喜歡頒獎日,因為這一天,無論獲沒獲獎,大家都可以收獲家人和朋友的探望和關懷,還有從家里帶來的美味和零食。有的時候,學校還會獎勵表現好的同學一次校外游玩的機會。我就獲得過去游樂園的獎勵,在騎馬和其他有趣的項目中盡情享受了一次放飛自我的感覺。

在游樂園騎馬。供圖 | Faith Wawira
學期的日子總是一天天流逝著,豐富但也漫長,我也越發思念我的家人、我的貓,還有我的朋友,以至于在放假的前一天,我和我的朋友們就已經被一種難言的興奮所包裹。結業的那天,我們不用上早讀,也不會像那些已經養成生物鐘的同學一樣習慣性早起寫假期作業。我們只是一如往常地起床,吃完最后一次早飯、做完最后一次值日、洗完最后一次澡,最后穿上校服去教室開一個簡單的班會,然后興高采烈地和大家告別、各自回家。

結業日回家的場景。供圖 | Faith Wawira

學校會舉行校友會,讓學長學姐鼓勵后輩;畢業后第二年在校友會上的我(左)和我的朋友們。供圖 | Faith Wawira
結語:
本文中,來自肯尼亞的Faith向我們講述了她的高中經歷——既有美好青春的歡聲笑語,也有懲罰制度的沉重壓迫。在后續的交流中,Faith告訴我們,這個文章中講述的一切并不是肯尼亞學校的普遍現象,但就她個人經歷而言也是如此:之后,她轉去了另一所寄宿高中,并經歷了和這里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毫無疑問的是,這一切經歷都是真實存在的:那些快樂的瞬間、親密的朋友、友好的廚師、令人興奮的活動,和那些令人費解的制度、難以接受的懲罰,而這或許不僅是Faith的故事,更是全世界很多人的故事的縮影。承認這些現象的存在、記錄這些現象的發生,不僅能夠讓我們更為全面地認識這個世界,更會激勵我們不斷探索教育的意義,以及更好的實現方式。

校對 | 朱昊
審核 | 潘慶安 李亞輝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