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元代江南與“姑蘇佳麗”,蘇博今起恢復開放
澎湃新聞獲悉,此前因受疫情影響而閉館的蘇州博物館將于3月10日起恢復對外開放。開放之日,蘇博特意遴選館藏清代以來仕女畫23件,推出“江南佳麗——蘇州博物館藏仕女畫展”,畫中的仕女或對鏡梳妝、或觀梅賞月、或嬉戲、或女紅、或采菱……鉛華之飾,粉澤之態,不一而足,展現出明清以來仕女畫中江南閨秀的飄逸韻致。
此外,蘇州博物館特展“元代的江南”仍在蘇博本館(東北街204號)對外展出,展出作品包括趙孟頫、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等書畫名跡,展期至3月22日。蘇博西館則展出了大英博物館館藏的267件套古羅馬文物。

蘇州博物館特展“元代的江南”現場 澎湃新聞 圖
據悉,除蘇州博物館,蘇州民俗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古籍圖書館和過云樓陳列館均將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規定的前提下,同期恢復對外開放。
舊俗常言“花朝月夕”,古人以農歷二、八月為春秋之中,以二月半或二月十二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夕。《清嘉錄》記載,每逢花朝,姑蘇城中婦女剪彩為花,插之鬢髻,以為應節。
在陽春三月之際,蘇州博物館特意遴選出館藏清代以來仕女畫23件,推出“江南佳麗——蘇州博物館藏仕女畫展”。展品畫面構圖,或取庭園一角,或狀閨閣之內,或在芳草之地,或行山水之間;配之以梧竹蕉石之景,點綴春柳與梅花之屬;或對鏡梳妝、或觀梅賞月、或嬉戲、或女紅、或采菱……鉛華之飾,粉澤之態,不一而足。
明清以來仕女畫中江南閨秀的飄逸韻致,于此亦可見一斑。

清 方文 采蓮圖軸

近代 李鴻梁 仕女軸
在中國古代人物畫史上,仕女作為一種專門題材,至遲在唐代中期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畫科。唐周昉、張萱乃當時之專門名家,如周昉即有“周家樣”之目。宋代以后,仕女畫已經相當流行,明清時期發展至最為興盛的時代。
《紅樓夢》第五回寫“金陵十二釵冊”,每一釵皆系一圖,以寓言其生平遭際之況,畫面除了以自然物象來間接暗示之外,其中多以仕女為意象來直接表現,即可見其流行之概焉。

清 胡錫珪 挑燈仕女白面扇頁
這一時期的仕女圖,不僅在人物刻畫上注重細目、櫻唇的面部刻畫和修頸、削肩、柳腰等儀態描繪,在場景和空間繪制中同樣傾注心力。如胡錫珪《挑燈仕女白面扇頁》中的園林景致和明式家具,錢淇《仕女軸》中寫實的清代女性服飾和案頭插瓶等等,都以圖像的方式,記錄了清代江南社會生活的諸多細節。

清 錢淇 仕女軸(局部)
技法上則水墨寫意、工筆白描、設色與淺絳兼備,可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無款仕女畫稿》比較典型地描繪了常見的仕女動作和姿態,以一白描、一設色對照,偏向程式化。

清 無款仕女畫稿

清 無款仕女畫稿
以圖像再現經典歷史故事,也是清代仕女圖的常見主題。沈鶴守《梅妃故事圖軸》則還原了《瑯嬛記》中,梅妃命宮人熔金入水占卜的故事。圖中,梅妃端莊、宮人忙碌,金鳳雕琢精細,銅爐中火舌跳動。

沈鶴守《梅妃故事圖軸》
此次展出的胡錫珪的《冰盤薦荔圖》取自楊貴妃喜好荔枝的故事,背景是海圖屏風,是唐代比較流行的式樣。據悉,此次展覽亦是與浙江省博物館、安徽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館、湖州博物館五館聯動女性主題展的重要構成。展覽將持續至6月8日。

清 胡錫珪 冰盤薦荔圖軸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正在展出的蘇州博物館特展“元代的江南”展覽,分為“江南印象”及“江南風情”兩個部分,分別位于蘇博本館的書畫廳和特展廳。在全景展示元代江南風貌的同時,也嘗試揭示有元一代對江南文人文化的形塑和影響,從而與觀眾共同回望和探討江南文化的歷史內涵。展覽策劃以江南印象、風物、信仰、雅集為脈絡,擇書畫、器物珍品,重構氤氳雋永的江南圖景,再現多元并包的元代風情。其中,既有故宮博物院、遼寧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館也包括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收藏的重要元代江南文物。

元代趙孟頫《 飲馬圖卷》展出現場
展覽同時展示文人交往活動為中心的部分,除故宮博物院藏“造云”銅變石外,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代善本《玉山名勝集》,以玉山景點為綱,匯編元末玉山雅集參與者在各處的題詠。昔人已隨時光逝,但通過這些文物和文本,可以看出這一方土地上的文人風雅和文脈傳承,由宋入元、經元至明,不斷在傳頌和傳承中延續。在做實學術基礎的同時,為了營造親切、有趣的觀展“吸睛點”,展覽的形式設計中大量化用了“元代江南”視覺元素,以“身臨其境”引導“感同身受”。步入展區,獅子林真趣亭等園林場景復原,描畫了這一元代園亭中的生活圖景;深入展廳,竹石相疊的庭院小品、幾榻整潔的書房陳設,仿佛正是江南文人對弈品茗的場所;環境背景中的《玉山雅集圖》和《寫經換茶圖》又以圖像的形式分別還原兩段元人的風流韻事。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代善本《玉山名勝集》
(本文綜合整理自蘇州博物館相關資料及澎湃新聞過往報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