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楚喬傳》:大IP、大女主、大空虛
近些年來,無論是大眾文化還是影視產業全過程都按照一種資本的邏輯分析問題,能賺錢就是好的,你行你就上、不行別吭聲。
用資本的邏輯思考問題,容易讓人忽略過程,產生一種直奔結果的投機主義心態。資本與影視攜手炒熱了“大IP”、“大女主”這些概念,營銷奴役了盲目的大眾,使后者甘當偶像的簇擁一味追捧,不許異見者吭聲。十五歲和五十歲被電視機灌輸同樣理念,當下的災難就是對大眾文化授受雙方長期用資本邏輯看問題的報復。
大女主大IP長篇電視連續劇《楚喬傳》當然也沒能擺脫這個宿命的循環,剛剛開播就陷入了輿論的泥潭。

當然,像所有大女主電視劇一樣,電視劇中所有以正面人物形象出現的男性角色都要被女主角的魅力征服,包括林更新飾演的宇文氏長房宇文玥、竇驍飾演的燕北世子燕洵以及鄧倫飾演的南梁皇帝蕭策(暫時還沒有出場)。

近幾年所有流行的大女主IP劇都有著相似的關鍵詞,強者恒勝,女主角坐擁江山與統治階級美男(有時江山被稱為四海八荒、八荒四合,美男被稱為上仙、尊上),武功還是法術、權謀還是征伐都不過是電視劇的調味料,歸根結底重點還是談戀愛。
就特性而視,當下最流行的大女主IP其實不過是過去男性小說的翻版,在故事主題、劇情結構,甚至敘事方式上都呈現趨同的態勢。
《11處特工皇妃》在這方面體現得尤為突出,而正是這種“突出”將小說、影視劇一同拽入了泥沼之中。

《11處特工皇妃》于2011年首次出版,2015年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推出白金紀念版,今年四月同一出版社為迎合電視劇改名《特工皇妃楚喬傳》再版,蕭如瑟直到電視劇播出之際才啟動法律程序維護自身權益,等待判決結果下來,即便贏了官司,電視劇一輪或許已經播完,遭受的損失已經很難被完全彌補。

就一般情況而言,作為電視劇改編基礎的原著存在權利瑕疵,的確會影響電視劇著作權持有人權利的完整性,但電視劇終究與小說是相對獨立的兩個個體。
兩個個體之間存在關聯關系,但對兩個個體的評價仍然應該分別作出,不能強行套用美國刑事訴訟規則中用以對抗公權力濫用的“毒樹之果”原則貿然對電視劇加以判斷。
在討論涉嫌抄襲的影視作品時,很難繞過曾轟動一時的瓊瑤訴于正案。由于影響力巨大,此案不僅被最高院列入指導性案例,也時常被坊間用來當作佐證“抄襲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就存在抄襲污點”的觀點。
這種討論忽略了重要的一點,《梅花烙》有小說版本也有影視劇版本,法院以于正作品《宮鎖連城》在段落性情節、敘事邏輯、故事結構編排與《梅花烙》近似,并認為人物關系編排、情節設置方式經由邏輯推導將得出近似結果為由,否定了于正,支持瓊瑤的主張,同時由于劇本存在重大瑕疵的電視劇《宮鎖連城》在外觀上與電視劇《梅花烙》存在公眾可認知的雷同性,判決出品方、播出方停止播出、傳播于正電視劇。
蕭如瑟發難瀟湘冬兒與莊羽、郭敬明之間著作權糾紛相似,但也存在不同之處。蕭如瑟舉證瀟湘冬兒大量抄襲《斛珠夫人》中的原句,但兩部作品中人物設定、內容、主題、思想上并不存在近似之處。句子是小說最典型的表達和表現方式,是典型的著作權保護客體,大量原封不動挪用他人作品的語句也足以認定抄襲行為成立。
問題在于,這種認定能否像瓊瑤訴于正一案,引發《楚喬傳》下架的結果呢?

“大IP”與“忠于原著”標準之間互為因果。影視劇往往為了迎合觀眾需求,將小說中本就說的不是人話的句子原封不動地搬上熒屏,不僅不會遭致罵名,還能輕松達標。

電視劇《楚喬傳》存在權利瑕疵,電視劇本身也侵害了他人權利,但侵權程度和性質與于正的《宮鎖連城》仍然是不同的,姑且稱之為根據涉嫌抄襲作品改編的侵權作品,尚不足以被扣上“抄襲作品”的帽子,而沒有這頂帽子,下架的風險也就被大大降低了。

或許正因如此,《楚喬傳》這種以社會達爾文主義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為核心思想的作品才能在當下如此受歡迎。

當各式各樣的消費主導輿論時,審美情趣和判斷標準的討論空間就已經被壓縮到幾乎不存在了,完全聽憑情感、利益以及低級趣味驅動。觀眾已經被“動物化”了,近似于進入烤箱之前被強行灌食的肥鴨。
熱鬧、低級、扭曲、瘋狂、空虛、無聊是《楚喬傳》的主要特征,也是目前資本主導影視制作的必然結果。
都說中國大眾文化消費品不存在市場分級,其實這話說得不確切。與其他市場細分方式不同,國內影視市場在制作方與播出平臺的雙向選擇過程中已經悄然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分類方式,湖南衛視的青春劇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分類——盡管這些電視劇的出品方、內容、主題不盡相同,但在整體面貌上卻是近似的,惡俗、幼稚、自相矛盾且又自以為是。

經過《孤芳不自賞》的影視拍攝、影視后期實例教學,《楚喬傳》中大部分鏡頭是如何被拍攝出來的,導演又是出于何種目的選擇這種拍攝方式的,顯而易見,對觀眾而言又一目了然。
比如,多拍遠景、多拍背影是因為用了替身;只有有些名氣的演員才有大特寫鏡頭,大特寫鏡頭反打接大特寫鏡頭,一來是為了滿足演員充分貢獻“顏值”的心理需要,二來也是為了對戲一方用替身……

為了迎合“西魏”這個真實存在過的歷史朝代,電視劇將小說中的諸葛玥變成了宇文玥、李策變成了蕭策,但本質上仍然是奇幻作品。
比如在開篇的人獵場上,西魏貴族公子哥們玩美人與狼的血腥游戲。女主角遭群狼圍攻,先后被咬住胳膊和腿。狼的敏捷度是人的四倍,咬合力是人的八倍,女主角用小拳拳隨意拍打兩下,狼就松口了。這本身就是奇幻場景,何況被群狼攻擊過的女主角還能拉上弱小的小伙伴在沙坡上奔跑……開篇即是如此,后續出現什么觀眾都無需表示震驚。

什么樣的雷國產劇沒踩過?見過世面的中國觀眾理應預料到世家大族的冷面公子哥被年輕演員演成面癱風紀委員,理應預料到年輕演員會將撇嘴微笑當作風流瀟灑的表現,理應預料到一國公主熱愛中老年表情包同款……

《楚喬傳》華麗空洞又無聊,女主角靠秉異天賦達成的各種成就,營造出的熱血與激情以及幼稚的正義感,不過都是主角光環下投射的幻影。
這種社會達爾文主義女英雄的故事不以楚喬始、也不會以楚喬止。一個楚喬陷入爭議泥潭,還有千萬個“干凈”到令人恐懼的大女主IP等著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