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首屆家政專業學生畢業:近200保姆獲得大專文憑
他們大多是上海家政行業的管理人員和一線服務員,經過兩年半的專業學習后,很多人拿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張大學文憑——家政服務大專畢業證書。
6月4日,上海開放大學舉辦首屆家政服務專業畢業典禮。330名學生修滿76學分,通過考核,順利畢業,取得大專文憑。這也是上海高等院校開設的唯一的家政服務專業。
上海開放大學副校長張瑾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鑒于這個專業對學校乃至上海這座城市的重要意義,校方破例在學校層面為一個專業單獨舉辦了畢業典禮。

2014年秋季,上海開放大學總校以及寶山、長寧、虹口、黃浦、閘北、崇明、閔行、浦東、青浦、松江11所分校,同時開學,接收家政專業學生。
首批509名學生報讀了這一專業,據校方統計,其中59.7%的學習者為一線的家政服務人員。
在兩年半的時間里,他們要學習各類課程。既有社會學、心理學、營養學、法律等理論知識,也有保潔、烹飪、中西式面點、家庭插花、孕產婦照護、養老照護等專業技能教育,還有禮儀課等。
張瑾介紹,此前兩年學校在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下開設了家政方向,探索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2014年專業申請獲批后,首次開設家政服務專業。鑒于家政行業人員的工作特性,課堂主要分線上和線下兩部分,既有學校的專業老師,也請了很多業界的大咖來授課。
上海開放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總支書記馮佩蓉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該專業一共設置了76學分課程,每學分120元,修滿畢業所需學費9120元,其中部分學分可以由相應的證書抵扣。
馮佩蓉說,開辦這一專業得到了上海市婦聯的大力支持,婦聯也為學員提供了助學金,校方也有各類優惠措施,安排了獎學金,以幫助學員更好的完成學業。
“我們的學生畢業后從事家政服務工作,平均月薪能到6000多元。”馮佩蓉說。
學員:讀書改變命運
6月4日,首批330名學生完成了規定的教學計劃,獲得了家政服務大專畢業證書,按期畢業率為64.8%。

畢業典禮當天,他們來到上海開放大學位于國順路的校園總部,在紀念墻前一一簽名,留下合影。大學生家政服務員們還現場展示了各種技藝,包括點心制作(中、西點)、日本料理、西餐、熨燙、插花、茶藝。

2005年,許彩榮和丈夫從老家江蘇宿遷來到上海,短短幾年,她在電子廠打過工,干過餐廳服務員,賣過早點,也做過鐘點工。2010年起,她開始在外國人家庭工作。
許彩榮說,自己不僅僅提升了技能水平,還開拓了眼界,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有了提高。“是方方面面的提高,我們還有課程學習國情。”她說,小時候家里窮,交不出80元的學費,自己初中就早早輟學,這次學習經歷彌補了她的人生缺憾。

“雇主非常支持我在這里學習,”許彩榮說,隨著她能力提升,月薪也從三年前的5000元漲到了現在的8000元,“以前可能要自己提出來(漲薪),現在雇主會主動提出。”
“活到老,學到老,”今年61歲的張文芳是首批學員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她起初為自己的年齡感到擔憂,但很快下定了決心,“多付出,記筆記,把課堂錄音下來,反復聽。”
張文芳2010年開始做家政行業,現在手下有1000多名家政服務員。她在畢業典禮現場發言時感慨,自己總是現學現教,把課堂里學到的保潔、烹調、插花等,轉頭就教給自己的員工。
“我推薦了20多位阿姨報名來學習,”張文芳說,“我跟她們說,知識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據校方介紹,截至2017年春季,參加家政大專班學習的總人數已經超過1550人。
“兩年多來,我們的辦學影響已經波及全國,”上海開放大學校長袁雯在畢業典禮致辭時說,外省市多所院校已主動來洽談家政專業的合作,這在以往的專業建設中很少出現。
袁雯還寄語畢業生,要熱愛家政行業。她說,盡管社會上對這一職業仍有一些偏見,“但上海對于家政服務巨大的數量需求與高品質的質量訴求可以抵消任何的不公與偏見。”

“家政專業從無到有,代表了上海女性終身教育工作在參與創新型城市建設,大力發展服務業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徐楓說。她也鼓勵首屆家政服務專業的畢業生,未來繼續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技能。
企業代表、云家政公司CEO薛帥則感慨,服務質量提升緩慢,制約了自己企業的做大做強,但上海開放大學開出首屆家政班,讓他很受鼓舞。他形容這是家政行業的供給側改革,而首屆畢業生則是家政行業的“黃埔一期”。
值得一提的是,馮佩蓉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繼家政服務專業后,學校與上海市民政局合作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也已經獲批,將在今年秋季開始招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