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南長沙農村治陋習倡新風:酒席瘦身,人情減負
人民日報長沙6月2日電 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大成橋鎮大成橋村,黨員張杰上個月辦了一場“非典型”農村婚禮——在長沙工作的他提前一天回家,辦酒不過一餐正席,12桌,12個碗,食材皆取自當地,“菜品既可口又不浪費。”大成橋村村支書徐興說。
其實,如果按照當地的老套路,張杰的婚禮提前三天就要開張——除前一天的預備餐,提前來幫忙的各路親朋好友,當然也得好酒好菜招待。幾天下來,流水席過百桌是常態。菜品更不能掉面子,攀比之下,有的酒席甚至端上鮑魚之類的高端菜品,1000元一桌的標準已不稀罕?!稗k一場紅喜事,最低開銷5萬元,高的超10萬元?!毙炫d說。
花費在漲,禮金也在攀升。10年前二三十元的標準,到后來400元也打不住。在長沙農村,擺酒待客的喜事,一度陷入“怪圈”,名目越來越繁、禮金越來越重、酒席越擺越大?!叭瓴晦k酒,全家虧起走?!币痪淝纹ぴ?,道出不堪重負的人情債。一位村主任曾大倒苦水:一年之中,他要參加各種酒席大約70場,送出的禮金不少于2萬元。
禮金漲了,酒席自然不能掉份。長沙城郊某酒店的一位負責人說,當地居民擺酒,一桌菜隨隨便便就是上千元,一頓酒下來,菜基本原封不動,服務員提醒打包,大多數人礙于面子,并不領情。
為治陋習、倡新風,長沙一方面出臺規定,明確黨員辦酒的規矩和紅線,給黨員戴上“緊箍咒”,另一方面通過村民自治和鄉規民約,倡導文明辦酒新風。
大成橋村的紅白理事會,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理事會由村支兩委成員、鄉友名流、小組長、村民代表以及民間藝人組成,大家表決通過了紅白喜事新規,理事會成員帶頭移風易俗,群眾舉辦紅白喜事,則向理事會報告,不搞大操大辦。徐興告訴記者,如今村里辦一起紅白喜事,所擺的酒席平均要少5桌以上,主家的開銷減少到4萬元以下,各家各戶的人情負擔更是下降了五成多。
面子上的事,其實也能引導。在長沙市岳麓區洋湖街道,街道將鄉廚們組織在一起培訓,引導鄉廚們在兼顧利益的同時,提醒辦席者合理設置菜品數量,避免舌尖上的浪費。遇上群眾酒席,當地村或社區還免費提供打包盒,鼓勵大家將剩菜打包。
走訪長沙農村,簡樸之風日漸成為辦酒新時尚,不少村民感嘆:“酒席瘦了身,人情減了負?!保ㄔ}為《湖南長沙農村治陋習倡新風:酒席瘦身,人情減負(讓“光盤”成為習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