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這家醫院將新增300個停車位,駕駛新手也能輕松入庫

停車庫入口 本文圖均為 上海交通微信公眾號 圖

車輛駛入停車庫
車輛駛入識別區,停進入口,下車關車門,確認停車信息......只需兩分鐘,駕駛“小白”也可以把車停好。
3月7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交通委獲悉,目前,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立體停車庫正進行綜合竣工驗收,通過驗收后,將于近期正式投入運營。屆時,第六人民醫院將新增300個停車位。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智能立體車庫有300個車位,設置了4個出入口,可以滿足4輛車同時進行停車和取車,減少高峰時期車輛的排隊時間。


停好車后,在車庫入口處的顯示屏輸入停車信息,即可完成停車。
相對于傳統停車庫,智能立體停車庫省去了尋找車位和倒車入庫的環節,不僅節省了停車時間,也降低了因駕駛技術不嫻熟造成的事故率,大大提升了停車的周轉率。



車庫內部,通過機器人實現車輛抓取和平移。
這么“聰明”的停車庫是如何工作的?

重量傳感器自動調整停車角度
振華停車技術研發部電氣工程師張文磊揭開了謎底,“六院的立體停車庫屬于平面移動式立體停車庫,車庫通過搬運機器人和升降機配合實現車輛存取,其中,升降機負責車輛垂直方向的運轉,搬運機器人負責車輛在巷道內水平運轉,兩者配合工作實現車輛的自動夾取。然后,再通過自動泊車系統和感應裝置協同合作完成車輛的智能存取。”
張文磊介紹,一個巷道可以停兩輛車,前后車間距30厘米,幾乎每輛車都誤差不超過1厘米。
停車如此“精準”,離不開背后的“神經中樞系統”。

車庫管理系統后臺,泊位利用情況和機器人工作狀態一目了然。
停車庫共安裝了60余個感知單元,構建了停車庫的動態數字體征和神經元感知體系,不僅可以感應車輛位置和重量,實現動態調整和精準停車,而且還可以對搬運機器人和橫移車進行24小時不間斷地“體檢”,以便及時發現和排除故障。
“車庫管理系統通過感知單元測量車輛姿態信息,經過系統計算,機器人會自動對車輛停車角度進行調整,把誤差控制在幾厘米以內。這樣即使駕駛員沒有完全停到準確的位置和角度,經過機器人的調整,車庫里的每輛車都可以停得整整齊齊,分毫不差,這樣也確保了停車的安全性。”振華停車技術研發部電氣工程師張文磊解釋。
除了發達的“神經系統”,車庫的正常運轉也不開“智慧大腦”——車庫管理系統。


只需在取車點輸入車牌號,等待2分鐘,即可完成取車。
在停車庫的運營保障辦公室,停車庫數字體征在電腦屏幕上一目了然。已用泊位,空閑泊位,機器人工作狀態,360度監控.....值班工程師可以隨時掌握車庫運行狀態,第一時間發現故障和問題,確保及時跟進和維修。

目前,除了第六人民醫院,曙光醫院、第一婦幼保健院(浦東院區)、肺科醫院等三甲醫院也在試點智能立體車庫。
上海市道路運輸局表示,至“十四五”期末,預期利用垂直盾構、停車機器人以及其他智能停車新設備或新技術,具備技術先進性并發揮明顯成效的示范性新型智能機械車庫項目數量達到20個;根據上海相關技術標準建設的示范性智慧停車場(庫)和示范性智慧道路停車場數量均達到100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