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范國強委員建議:建生態廊道,治理高速路沿線土壤重金屬污染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范國強提出建議:營造生態廊道林,治理高速公路沿線土壤污染。
建議指出,高速交通網的快速發展為當地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因高速公路車流量大、流動性好、擴散面廣等因素,汽車尾氣等造成了周邊土壤重金屬污染,從而影響了周邊農作物的質量安全。
建議介紹,高速公路沿線土壤重金屬來源主要為道路交通污染,包括汽油燃燒、尾氣排放、剎車片及輪胎磨損、路基風化等,這些過程會造成含有重金屬微粒的釋放,主要污染或超標的重金屬包括Pb、Zn、Cd、Cr、Cu等,其中Pb、Zn和Cd污染相對較為嚴重。同時,由道路交通引起的地面揚塵中重金屬含量較高,隨著大氣沉降逐漸對高速公路周邊土壤造成影響。重金屬在土壤中受到作物吸收的影響而從作物根部遷移,含Pb的粉塵被作物吸收成為蔬菜中最主要的污染元素。因此,對已受到污染的區域應盡快建立有效的防護措施來阻斷新的污染來源及擴散。
范國強建議,應積極開展高速公路周邊土壤重金屬長期定點動態監測,為高速公路生態廊道建設提供科學數據。其次,開展高速公路沿線生態廊道關鍵技術研究。不同樹種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存在一定差異,因此要營造具有理想防護效益的生態廊道林必須根據林帶走向、局部氣象條件,開展樹種選擇、配置方式、造林密度、林帶寬度及撫育管理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以最大程度減少公路沿線土壤和農作物的污染,同時,緩解林農爭地之矛盾,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第三,以維護糧食生產安全、促進土壤重金屬污染生態修復、保障人類健康為目標,開展生態廊道防護效益和構建關鍵技術配套研究,構建科學、高效的高速公路生態廊道建設模式,實現農田土壤環境生態修復,有效保障人類健康安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